爆竹一声除旧岁,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_二胡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

《春节组曲》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乐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

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作者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题,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二胡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

秧歌简介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

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曲谱喜洋洋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

《春节序曲》作为《春节组曲》的序曲,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将西方的一种趋势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中是一种精妙的构思。

引子

从一个引子开始,以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组成了序曲的引子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C大调),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中部主题

中部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F大调),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再现部。

重复部分

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乐曲都充满了浓厚的过年气氛,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央视的认可,成为历届春节联欢晚会的背景音乐。

二胡曲谱喜洋洋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

李焕之(1919-2000)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1919年出生于香港。1936年春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萧友梅,学习和声学。1938年8月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结业后又继续在高级班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延安到张家口,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上,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曲谱喜洋洋

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曲谱喜洋洋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

二胡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

喜洋洋》是刘明源先生创造于1958年,可以说是风行全国,深受听众的遍及欢迎,被认为是刘明源创造的曲目中最成功的著作之一。

全曲共分三段,是ABA结构。A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作者以两支笛子声部的重叠、顿音和加花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原曲轻捷生动的特色,并增加了热烈的气氛。B的主题依据另一首山西民歌《碾糕面》改编,作者坚持了原曲舒展的特色,将上下两句开展成起承转合的四句;以笛子、二胡与板胡以及各种技巧来修饰旋律,木鱼的洪亮节奏烘托曲调,高兴的歌声犹闻在耳。第三段完好重复了A的旋律。

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_二胡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

刘明源,天津市人。6岁起随父学习板胡和京胡,11岁参与天津“百灵乐团”、“闽粤会馆”等乐社,曾学习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1947—1952年在天津成功、皇宫、永安、惠中等歌舞团及评剧团任乐队队员。1952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音乐科任演奏员。1957年参与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民间乐器比赛金质奖章。

因为刘明源先生的特别奉献,被誉为“继刘天华、阿炳之后的又一位我国民乐的一代宗师”。刘明源在胡琴演奏的进程中,因为长期与各种不同的戏剧和当地音乐风格的乐队配合,培养了他日后在各种唱腔与风格形状上精致细腻的体现。刘明源是我国最优异的民族器乐演奏家之一,在我国和国际乐坛中,享有“我国弓弦乐之圣手”的称赞。

二胡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

二胡曲谱喜洋洋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

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_二胡曲谱喜洋洋

板胡,拉弦乐器的一种,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多种名称,如秦胡、胡呼、梆子胡、大弦等。音色高昂、坚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是北方戏曲、说唱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可用于合奏和独奏。

板胡的品种较多,除用于独奏和乐队合奏的板胡外,还有各地方剧种用的板胡,它们在琴筒的大小、琴杆的粗细、弦轴的长短和琴弦的使用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板胡据各地方音乐特点的不同,在使用上有琴筒大小之分,如陕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略大;河北、东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较小。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曲谱喜洋洋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

吕文成是一位对广东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音乐家。他擅长演奏高胡,又善作曲,《步步高》是他的代表作。创作中,他大胆采用新的表现手法,依情谱声,开门见山地迸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调。乐曲中多采用乐汇的重复以积蓄力量,向新的层次跃进。旋律升降有序,音浪叠起叠落,音乐富有动力。

吕文成一生创作发表的广东音乐作品已有一百多首,其中《平湖秋月》、《步步高》、《醒狮》、《蝶恋花》、《青梅竹马》、《蕉石鸣琴》等广为流传。其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传统的广东音乐风格,又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优点,曲调优美流畅,节奏生动活泼,闻之令人耳目一新。

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曲谱喜洋洋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

二胡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

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_二胡曲谱喜洋洋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胡的产生,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也同广东地区的粤剧有密切联系,曾作为粤剧伴奏的主奏乐器,因此,高胡也常被称为“粤胡”。

"广东音乐"是流行在中国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当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音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二胡曲谱喜洋洋_喜洋洋二胡谱_二胡独奏曲谱喜洋洋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