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青岛共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这两个名录,分别是胡峄阳传说和鸳鸯螳螂拳。加上已经入选的崂山民间故事、柳腔、崂山道教音乐、孙膑拳等项目,青岛共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青岛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1、鸳鸯螳螂拳

鸳鸯螳螂拳是由战国时期的白猿所创,至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鸳鸯螳螂拳以阴阳结合、内外双修为哲学底蕴,以左右对称拳法为标志,如同鸳鸯成双入对、形影相随一般,故冠以“鸳鸯”之名。合于“螳螂”者,不在象形,而重在取其迅猛手法精妙多变之意。

鸳鸯螳螂拳动作古朴浑厚,技法丰富,结构严谨,衔接巧妙,无任何虚招,讲究一招一式皆克敌制胜,技击性很强。习练以五行内功为根本,以内气周身运行为目的,以内气为源,腰背力量为基础,内外结合;套路中每组招式左右手组合练习,克服了一般拳术中只注重右手单面而左手较弱的缺点,通过左右双修,实战中左右手绵延相继,开合有续,灵活多变,令对手难以判断,攻其不备,占据优势。

2、胡峄阳传说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是青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他就是即墨县流亭人(今城阳流亭)胡峄阳。他精通周易,料事如神;饱读诗书,留下数部著作,因他结合天文地理、人间万象研究《易经》,推测天道人事多有灵验,在世时已被民众视为“活神仙”,产生了许多有关胡峄阳的神奇传说。

3、崂山民间故事

崂山民间故事,主要指流传于青岛市崂山区(原崂山县)及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市部分地区的民间传说故事,俗称“拉呱儿”,是崂山人民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是青岛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蒲松龄以崂山耐冬、牡丹和崂山道士为题材写成的短片小说《香玉》和《崂山道士》就是受当地民间传说故事的影响而创作的。自1980年3月至1992年5月,原崂山县(区)的文化部门,组织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民间文学采风活动,共搜集到17个门类(神话、风物、人物等)5000余个民间传说故事,先后编印出版了《崂山民间故事全集》等21个崂山民间故事专集,许多民间故事在国内三十余家报刊选载,其中根据《崂山道士》改编的动画片享誉国内外。崂山民间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名篇,如《崂山的传说》、《石老人的故事》、《枣核儿》等等。人们通过这些故事来赞美崂山人的智慧和力量,褒扬崂山人的勤劳善良,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4、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道教音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崂山道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神仙方士琴瑟吟谣、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及地方戏曲等多种音乐素材而成。崂山道教属于全真道派,全真道音乐的传承,历来严谨、规范,通行于全真道内的音乐以“全真正韵”亦即教内通称的“十方韵”为范本,各宫观均准规严行,经韵的承传,全凭上师密传,口传心授,故其音乐型态上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崂山道教音乐以全真正韵为主体,以“十方南韵”、“崂山韵”、应风乐和古琴乐为特色。崂山道乐按取材创编分为:功课经韵、应风乐及琴曲。

崂山道乐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涌现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金代孙不二的孙谱;元代谢丽、谢安的谢谱;清代和民国年间兴盛一时并一直流传至今的中国北方古琴崂山派的琴曲;清初养艳姬、蔺婉玉的《离恨天》、《六问青天》、《青羊》。在乐器方面,除用钟、磬、鼓等法器(打击乐器)外,一般以管子、笛子、笙、箫为主,并加入了弹拨乐和拉弦乐器,兼顾了南韵、北韵的不同风格及吟唱、器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研究鉴赏价值。

5、胶东大鼓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因系盲人始创并演唱流传,初名“盲人调”。主要伴奏乐器用书鼓、三弦,故称为“大鼓”。胶东大鼓按照地域可分“北路”、“东路”、“南路”三派,以梁前光为代表的属“北路”。北路演唱特点是唱腔高亢挺拔,迂回婉转,善于用唱腔的变化来表现各种人物。胶东大鼓属于板式变化体,分上两句、一般上句落5、下句落1唱词为七字句或加三字头的十字句,较为规整。胶东大鼓主要演唱板式有:鼓套、起腔、二板、平腔、落腔、悲腔、快板,归纳起来,分为大套和小套两种。胶东大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和唱来交代故事、描绘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胶东大鼓的钢板,称“天地板”。其形制、板由两片不同形状钢片制作成。一片为半月形,叫天板,使用时在上;一片呈长方形,叫地板,使用时在下。小圆鼓形扁而圆、牛皮绷面、漆为黑色,鼓边直径21厘米,高8厘米。胶东大鼓的书目较为丰富,有《紫金镯》、《红灯记》等近百部。

6、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避关东,沿途乞讨卖场,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胶州秧歌演员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膏药客6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和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胶州秧歌是广场艺术,都在村落的空地演出。每到一地的习俗为

1、迎秧歌,当地人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秧歌班狂舞进村。

2、拜庙,秧歌班到当地的庙前“跑场”,班主焚香烧纸,表示对当地神灵的敬重。

3、拜爷,秧歌队到大户人家门前表演,由膏药客即兴念颂词,以求得好的收入。

4、演出,先演小调秧歌,后演小戏秧歌,中间穿插膏药客的即兴发挥和民歌小调演唱。

5、领赏,由当地人把赏金用红纸包好,放在摞起的桌子上,秧歌队派一名武功最好的演员翻跟头上桌、领赏、谢赏后翻跟头落地,这是演出的最高潮。胶州秧歌群众基础夯实,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

7、柳腔

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她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演唱形式比较简单,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而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柳”字代替“溜”字,成为“柳腔”。

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她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柳腔的唱腔从音乐风格上,分有悲调(亦称“悲宫”或“悲工”)、花调、生调、反调及借鉴其他剧种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基本唱腔,被称为“母曲”。柳腔以演出剧情曲折的唱工戏为主,包括悲剧、喜剧、闹剧等,其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柳腔采用民乐伴奏。柳腔剧目相当丰富,共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和“八大记”为代表。

8、茂腔

茂腔源于"肘鼓子"。清乾隆年间,肘鼓子流传于青岛地区胶州、胶南等地,民间艺人以本地肘鼓为本,揉进当地的方言俚语,民间小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清咸丰年间,“本肘鼓”又与苏北的“海冒调”结合,形成了新的唱腔,称为“冒肘鼓”,亦称“茂肘鼓”。之后,又吸取其他戏曲的曲调特点,形成了原板、大悲调等板腔体系。1900年以后,“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

茂腔的声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结构,分为两个调式,分为B微调式和B宫调式,一般作正调、反调,男女同调不同腔。板式由原板、大悠板等,另有少量曲牌。茂腔的伴奏乐器为中国民族乐器,主弦乐器为京胡、京二胡、月琴。打击乐器有板鼓、锣、钹、小锣等,伴奏反调唱腔时加堂鼓和碰铃。茂腔的传统剧目有120余个,包括《西京》、《绣鞋记》等名剧。茂腔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唱腔、念白皆为方言口语,茂腔中表现婚嫁、庙会、礼节等情节时,完全以当地民间风俗为依据,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观众所喜爱。

9、周戈庄上网节

周戈庄上网节发源于周戈庄村,除辐射至田横镇周边的黄龙庄、羊山后等18个沿海渔业村庄外,邻近的王村镇、丰城镇等即墨东部沿海地区均有上网祭海的习俗。

明清时期,因渔业生产能力极为低下,捕捞生产过程中海难频繁发生,渔民们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只能祈求海神的保佑,便逐渐形成了对海神的崇信和祭海民俗文化。最初的祭海主要是渔民一户一船的零散进行,没有固定日期,因“谷雨百鱼上岸”,渔民多在这期间选一吉日祭海。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周戈庄村为主的祭海活动逐渐恢复,日期固定在每年的公历3月18日。田横祭海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前期筹备工作和举行仪式两个阶段。筹备工作主要有选三牲、蒸面馍、写太平疏、写对联、装饰龙王庙等,仪式部分主要包括摆供、祭奠、唱戏等。目前,周戈庄上网节已发展成为全国渔文化特点最浓郁、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

10、孙膑拳

孙膑拳是后人假托孙膑之名所编创,是流传于山东的主要古老拳种。孙膑拳创始于何时,至今各说不一,但由杨明斋先生流传至今无异议。

孙膑拳传统套路有基本功法、单手练、大架、中架、小架、捶谱、六十手、对练和孙膑拐。孙膑拳运用孙膑兵法“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采取打架统一方法,风格独特,击技性强,重实用。孙膑拳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系统,蹲走跛行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尤其强调静坐行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孙膑拳的内容丰富,风格独特,防身健体,老少皆宜。在长期演练中,孙膑吸取了武林各门派的击技特点,使其更臻于实用,具有行拳出手顺达流畅,手足并进力达四梢,攻防显著,迅捷勇猛,不仅能击敌防身,更能健身养生,且易学易练。

11、螳螂拳

螳螂拳据传为明末清初胶东人王朗所创。相传王朗祖师察螳螂捕蝉之动静,取其神态,赋其阴阳,刚柔、虚实之理,施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之法,演古传十八家手法于一体而创螳螂拳法。

螳螂拳虽属“象形拳”类,但从总体来讲是“重意”不“重形”。螳螂拳气势要求紧快即眼快、手快、身快。演练一招三变,气势逼人而又变化莫测,处处表现出刚柔相济、长短互用,勇猛泼辣,机智灵活,变化多端的风格。螳螂拳动作刁敏,弹突有力,短中寓长,长短并用,刚中含柔,柔里有刚。练法讲究松肩、垂肘、活腕、抖臂、拧腰、坐髋、扣膝。技法上突出“五快”,即手快、眼快、步快、身快、式快。

螳螂拳特点突出,风格别致,内容丰富,健身和防卫作用显著。其拳术讲究长短兼备,刚柔一体,勇猛快速,内外合一,象形取意,结构巧妙,灵活多变。

12、秃尾巴老李传说

秃尾巴老李传说在即墨及山东各地、黑龙江和陕西等地广为流传。在即墨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为:据传北宋初年,龙山下有一李姓之妻王氏生一小黑龙,因闪失削去尾巴,小黑龙痛极,一爪抓出山顶的龙池,后飞去黑龙江战胜行灾作恶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把这条扬善除恶、行云布雨的黑龙称为“秃尾巴老李”,极为尊崇。宋代,人们在龙山传说中的“天井”旁建了龙王庙,供奉秃尾巴老李塑像。

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是秃尾巴老李的诞辰,当地举行盛大庙会。庙会期间属夏天雨季,龙山附近经常下雨,传说和自热现象融合,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形成官方主持、民间参与的大规模祭龙祈雨活动。明清以来盛行的“取龙牌”祈雨则演化成了许多民间传说,如慈禧太后出迎十三里接龙牌,亲书“泽周壮武”匾额等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现存明清以来地方官员为求雨所刻的金、银、铜质求雨龙牌63面,史料数量之多,为国内仅有。

13、徐福传说

徐福传说在黄岛、胶南广泛流传。徐福,秦代方士,传说2200多年前为寻找三神山和长生不老药,率领一支载着两千童男童女及五谷、百工的庞大船队,出海东渡,一去未归。至今仍然遗留徐福殿、徐福石屋、徐福水井等遗迹和众多的传说。

日本的《神皇正统记》等书中也有关于徐福的记载。徐福率数千人到达日本,把中国先进的耕种方式、百工技术与习俗文化等带到了那里,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徐福本人被神化了,在当地享受着世代香火,日本和歌山县新宫町附近迄今还有徐福古墓、古祠和徐福碑文。

徐福传说是一次大规模海洋文化事件,也是一次大规模文化传播。徐福传说架起了中日韩以及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记录并发展了中国和日本以至东亚各国的许多神话传说,形成了东亚徐福文化圈,具有重要的区域文化意义。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