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内容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歌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音乐

学段:初中

年级

七年级上

相关

领域

演唱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一、设计理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熟悉,但是,演唱准确性不够,乐谱中一些符点、三连音、休止符等节奏类型直接影响到国歌演唱情绪情感的表达。准确的演唱更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在教学环节中多采用探询、对比和体验的方式进行,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体验演唱,感知音乐作品的内涵。

(二)理论依据

1.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2.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3.感知音乐的结构,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能够体验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描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三十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由于歌曲的创作背景就决定了它的调性为大调式,高亢、激昂、明亮。

歌曲为2/4拍子,G大调。结构严谨,是多乐句的一部曲式结构,歌曲以DOMISOU大三和旋为主要支柱和弦,节奏中多用三连音、符点以及休止符来体现歌曲铿锵有力。这些音乐要素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磨灭,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的精神。

(二)学生情况分析

农村地区小学未经历系统的音乐知识训练、孩子音乐基础知识薄弱,音乐分析赏析能力以及音乐感觉较弱。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对比探究——通过音乐要素有与没有的对比,来体现音乐要素与表达音乐情感之间的联系。

参与体验——学生通过亲身歌唱、聆听作品老师范唱,体验作品的情感。

(四)技术准备

1.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相关资料,了解国歌的创作风格及背景。

2.分析作品乐谱,弹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寻找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有关视频影像资料

4.制作教学课件、教案。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中华人民共国国歌》和了解聂耳,能够让自己充满爱国热情,并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交流、互动等环节,多方位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魅力,能用歌声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初步掌握三连音等乐曲中的特殊节奏型,并且能唱准和感受其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准确的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各个音乐要素,音乐术语符号准确的表达。

2.有感情的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五、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好。

一、导入:

通过爱国歌曲的提问引入国歌。

老师问:你们所知道并了解的爱国爱党歌曲有哪些?

学生答: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爱我中华。

教师总结并通过讲述国歌给自己带来的情感来引出国歌。

老师问:那在什么场合下才会奏国歌?

学生答:每周一升国旗时、开亚运会、奥运会得奖时。

教师做出总结从而引出对比问题,那什么情况下不准演唱(奏)国歌?

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国歌,希望可以用这一类型歌曲来引出学生对于爱国歌曲的思路,并通过演奏场合的提问来感受国歌的庄严性、严肃性。

二、新课教授:

(一)播放PPT,介绍国歌的创作背景,请同学们记住三个时间,诞生于1935,,1949年代国歌,1982年正式定为国歌。讲述关于代国歌的小故事来让学生了解国歌的背景。

设计意图:真正想演唱好一首歌曲,必须要先从了解歌曲背景入手,才能更好的理解,演唱歌曲。

(二)播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候演奏国歌的场景,学生观看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当时情景再现,激动人心的场面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

(三)介绍词作家:田汉以及曲作家聂耳。播放《风云儿女》电影演唱国歌时候的片段,来引出田汉的介绍,播放PPT,讲述曲作家聂耳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词曲作家的介绍,能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

三、国歌演唱教授

(一)初唱歌曲,播放伴奏,由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挥,并作出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遍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演唱的不足,引出下面国歌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

(二)通过进行曲风格四二拍的节奏强弱概念引出弱起小节的讲解,并用钢琴示范以及教师亲自演唱,学生感受并练习,唱出弱起小节的强弱力度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弱起小节的讲解,让学生体会直接以弱起进入站上主音的做强的支撑感。

(三)三连音的讲解,把节奏的分解来让学生找出三连音演奏方式,教师做示范,学生一起来打拍子,准确的掌握三连音的演唱。并讲解三连音实际演奏的方式。

设计意图:三连音作为国歌非常重要的节奏类型,通过三连音节奏型的讲解来体会三连音在国歌里面的推动性。

(四)教师介绍渐强渐弱记号,并通过乐谱中的记号演奏以及演唱,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在歌曲中起到使音乐丰富性的作用。

(五)重强音符号的讲述,标记出曲谱中包含重强音符号的地方,感受一下重强音标记在这些地方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歌曲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力度记号的讲解,演唱,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在这些符号演唱时给歌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重强音符号能够更加感受到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危机的情况以及人们保卫祖国的决心。

(六)请同学来回答八分休止符的含义,通过有休止符与没有休止符演唱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区别,回答问题。突出休止符干净力量感。

(七)八分符点节奏型的讲解,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感受八分符点在歌曲里面起到的作用。讲解八分符点的作用,使歌曲更有动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演奏的方式,使学生感觉到音乐要素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

(八)加入歌词:找同学起来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播放名家朗诵歌词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并模仿朗诵。学生一起有感情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歌词以及视频欣赏,让学生以自己更熟悉朗诵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绪,以及保卫祖国的决心,从而为后面的歌曲演唱进行铺垫。

(九)演唱国歌:教师弹钢琴伴奏,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授进行总结评价,学生思考并重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完整演唱歌曲,检验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十)总结:教师对国歌的演唱以及音乐基础知识学习进行总结,并对国歌的意义进行升华。

设计意图:对国歌意义的升华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歌曲情绪的表达,更好地去演唱以及欣赏国歌。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包括对歌唱状态、情感表达、肢体动作、聆听状态、听后总结等内容进行评价。

(二)评价量规

1.能够比较准确并充满感情地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旋律。

2.能够主动说出作品中各音乐要素的变化(旋律走向、力度、速度、调式等)与音乐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

七、本设计教学特点

比较——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注意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有很多地方是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深厚的热情之情,但作为初一学生,他们音乐基础知识较弱,音乐赏析能力较弱。因此,我将比较方式引入学生通过演唱探询音乐要素对音乐情感的表现环节。运用“比较”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的兴趣,又能轻松掌握音乐知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演唱,而且变换着不同方法,他们演唱的兴趣增加了很多。

在教学中,我对音乐基础要素的练习占了很大比重,音乐这些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准确的演唱歌曲以及感情饱满的表达歌曲。通过情景创设,对比欣赏、等手段,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歌曲训练有机的融合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演唱聆听中感受,在感受中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在理解中边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要素与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

八、教学反思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