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听赏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不出示标题,为下节课做铺垫)。

第2节课

一、欣赏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

1、音画同步:在音乐声中出示作品的标题和香港的夜景图像,提示同学去想象音乐的意境。

2、简介作品:交响曲《1997 天地人》是中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创作的,1997年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全曲共分天、地、人三个乐章,庄严壮丽的古代编钟声;天使般纯洁的童声;大提琴低缓的吟唱;交响乐队热情的合奏;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作品淋漓酣畅的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亿万炎黄子孙的豪迈心情,同时表达了中华儿女经历了百年沧桑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

二、复听作品

1、将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当中编钟、童声合唱、大提琴独奏及乐队合奏出现的顺序在图中标示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普天同庆的场面。

2、乐曲的高潮处由弱渐强,多次出现下列节奏型:X X X X X0 , 请同学随音乐的力度变化击这一节奏型。

三、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出示课件歌单,请同学随录音一起演唱。

四、分析《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两首歌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曲目 相同不同

东方之珠 音乐创作手法 曲式结构、风格 音乐与高潮处理法 歌词表达方式 表达的情感

前部分情绪平静、旋律流畅;都采用切分节奏及三拍长音。后部分为音乐的高潮,都用了大跳音程和弱起拍的表现手法。 抒情、细腻而深沉的歌曲;都是二段体结构。 A:三连音的应用。

B:连续上行几个乐音的应用,形成乐段色彩的变化。 含蓄、富有诗意 表达炎黄子孙对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鼓浪屿之波 A:由高到底,连续四组“递音”下行。B:音程大跳,加强歌曲的动力,形成歌曲的新鲜感。 倾诉、直白 思念台湾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

五、教师演唱

一首自己谱曲的歌曲《消失的爱》,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台湾,孤独、病残、年逾古稀的台湾老人,歌词表现了老人对年轻时代在大陆的一位姑娘的思念之情:台湾和大陆千古一脉,是祖国母亲的一个孩子,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离状态,海峡两岸的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

感受:

这节课是《七子之歌》的第一课时,作者注重了信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课文背景的资料,实际就是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为准确体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在悠扬、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音乐声中,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

《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两首,另外五首首分别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子”指的是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预习显得尤为重要。诗歌内容时代久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

在了解“七子”含义时,我展示了几组母子情深的图片,用来调动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的去理解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的心情。不由的产生与当时澳门民众一样的悲愤之情,一样的伤心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使文中的事和物活化,这样的朗读才会“有声有色”,这样的朗读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作者生生流动着的感情。

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读通顺诗歌的基础上,她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在诗歌的内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解与疑惑。她紧紧把握好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了心中有数,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称为“妈港”?掳去肉体是什么意思?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如生词的意思,我灵活处理, 让学生互相解决,从而牢牢把握课文的中心。

我的祖家是歌乡

一、教材说明

《我的祖家是歌乡》是高山族民歌,属舞歌类的“欢乐舞曲”,歌曲为c羽调式,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演唱高山族民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

2、通过观看、演唱、律动、舞蹈等艺术活动,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特色,并对与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3、通过让学生欣赏、体验、演唱、舞蹈、参与音乐实践,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歌词。

三、教学重点:是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四、教学难点 :是歌曲情绪的把握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营造课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为自然地导入新课作好铺垫)

师播放高山族民歌《高山青》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首曲子的曲名?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这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哪里?

生:曲名《高山青》,是高山族民歌,高山族主要聚居在台湾。

师: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x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x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台湾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

二、了解高山族知识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学生自主性学习来了解高山族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在此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高山族?(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的高山族知识)

生: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的阿里山地区,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

高山族人们会用叶子吹奏出不同曲调,叫叶琴。

高山族是一能歌善舞的民族,有他们特有的杵舞和手拉舞。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去感受一下高山族

师播放多媒体(地理位置、服饰、舞蹈)

师:高山族人非常善于用歌舞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一般是触景生情,即兴演唱,那么看了高山族美丽的图片,我们同学能不能用歌声来表现一下呢?

(出示谱曲)用歌曲中的第二乐句做为发声练习,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本。

师范唱,生跟琴声轻声地唱一遍谱,然后用“啦”模唱从F到D,注意后的4拍半,可以用手划拍演唱。

三、学习歌曲(本环节使学生能投入演唱,并用一种欢快的情绪演唱,以表达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高山族的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师播放歌曲,请同学完整地欣赏歌曲。

师:请同学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生: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的。

1、师弹琴学生跟唱曲谱

2、解决歌曲难点:出示旋律

完整地演唱第二遍。

3、填词

师: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请说一说歌词中要表现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 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再一次解决难点

师演唱两种填词,一种正确,一种错误,请学生听辨,错的错在哪里?然后演唱正确的。

师:歌曲我们学会了,那么怎样才能使曲子唱得更好听呢?请同学们再来欣赏范唱,听听看他和我们的演唱有何不同?比如说在力度上、速度上等等。

生:速度稍快,这样听起来活泼一些。用中强的力度演唱。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演唱一遍。

师:除了强弱、速度我们能不能从演唱形式上来改变一下呢?

生:可以对唱,第一乐句1、2组演唱,第二乐句3、4组演唱,后一乐句大家一起唱。

生:也可以男女声对唱,也可以是师生对唱

师:根据同学的建议,我们来对唱一下。

四、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

(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作一些能力的拓展。通过从易到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合唱的能力。并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肯定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师:同学们演唱得非常好。前面我们在了解高山族的时候,讲到高山族人们在演唱时经常跳杵舞为其伴奏,我们没有木杵,怎么办?我们是否可以用我们自身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呢?(拍手)

出示节奏XO XO

(1) 集体练习一遍。

(2) 个别小节练习:第一乐句的节奏与第二乐句的节奏几乎相同,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多了一小节的X O。第三乐句开始部分与第一乐句相反是O X,结束部分有一个半拍的休止,单独练习。

(3) 完整的打一遍节奏。

(4) 师弹奏乐谱,学生跟旋律打节奏。

(5) 请同学们边唱边打节奏。

师:现在老师把曲子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

出示乐谱

师:发生什么变化?

生:多了两个乐句。

师:请3、4组的同学唱一下增加的两个乐句。

师:好,我们按照现在的谱子接唱一下,1、2组同学唱原谱,3、4组同学唱增加的部分。

师:感觉如何?

生:很简单

师:老师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改成二声部合唱。出示乐谱

师:请1、2组唱高声部,3、4组唱低部

师: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生:音乐丰富了,有和声的效果。

师:在合唱的基础上加上节奏练习

(第一段由低声部的同学打节奏,高声部的同学跳基本舞步,第二段交换)

五、还知道哪些有关高山族的民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阿里山的姑娘〉〉〈〈采槟榔〉〉〈〈橄榄树〉〉《我爱我的台湾》

·结束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台湾及台湾高山族民歌的特色,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不错,老师忠心谢谢你们的合作,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高山族也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共同祝愿海峡两岸同胞早日团员。

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青春友谊圆舞曲》,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2、了解圆舞曲风格,三拍子指挥图示和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

识。

3、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发展

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习并掌握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请你感受一下这段视频描绘什么场面?背景音乐奏出了什么样的情绪?你能听出它是几拍子的吗?

生:1、节日、喜庆、大型隆重的场面…… 2、欢快、热情洋溢、欢歌起舞……

3、三拍子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看到的是国庆60周年晚会上的焰火表演,美丽的烟花伴随着《节日圆舞曲》的欢快的旋律在空中飞舞着,跳着优美的华尔兹,在与人们共同庆祝这建国60周年的重大的日子。当我们看到这场面,听到这音乐,心情会怎样?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生:心情很激动……想用舞蹈、唱歌的方式来表达

师:不光我们有这种想法,就连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60周年晚会上也按耐不住这喜悦的心情,也随着青年人们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上欢歌曼舞,一同欢庆这盛大节日,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的同时,请你感受一下国家领导人与广大群众在这首歌曲旋律中欢歌曼舞,这举国欢腾的歌舞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听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生:唱出了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人们希望祖国和谐发展,繁荣昌盛的衷心祝福。三拍子。

师: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青年友谊圆舞曲》

二、授新:

1、简介圆舞曲:

师:与焰火表演的《节日圆舞曲》相比较,这两首歌曲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三拍子;旋律悠扬、优美、流畅、节奏感强、有要跳舞的冲动……

师:这种风格的歌曲就叫“圆舞曲”又叫“华尔兹”,它的速度可慢可快,节奏感很强。

通过圆舞曲的典型节奏进行强弱关系的介绍、指挥图示的介绍、基本舞步的练习。

2、作品介绍

师:这首歌曲是江山作词,天戈作曲。创作于1955年,当时国泰民安,群众安居乐业,人民情绪很安康,这首歌曲是为参加波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会创作的。歌曲三段歌词是按照友谊、和平、团结写的。当时提倡团结青年人,提倡和平反对战争。作者当时20多岁,对世界和平,世界青年强调友谊的气氛很理解。当时世界青年联欢会是向世界征曲的,国内也有几首应征,《青》入围。

3、学唱歌曲

⑴范唱:在老师范唱同时,请学生们给老师用四三拍的指挥图示打节奏

⑵自然大调音阶(基础大调音阶):看乐谱总结规律

1、没有升降记号

2、音符间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3、用科尔文手势练唱音阶

⑶分析乐句:引导学生找出歌曲共6个乐句

⑷视唱曲谱:“找一找”1、请找出哪些小节的后两拍的音符有同音重复?并标出它们的唱名。

2、与学生合作视唱曲谱,学生唱同音重复部分,老师唱其他部分

⑸分析曲谱:1、前两句与后两句同音重复的乐句旋律行进的方式以大跳、小跳

为主,形成一条跌宕起伏的旋律线

2、中间两句请同学把音符连上会发现是一条波浪线,旋律行进方

式以波浪为主,与前后乐句形成对比。

3、视唱3、4乐句,体会波浪起伏的感觉

4、感受歌曲结束音在主音do上的效果

4、模唱:用“啦”模唱。指导模唱时的正确演唱姿势和发声方法

5、填词演唱: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第一段歌词1遍。

6、分析歌词:学生朗读三段歌词。分析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回答“和平”“友谊”“团结”。

7、填词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创造与实践

举行“音乐盛典”活动。评出两项音乐大奖:具魅力演唱组合、佳词曲作者

“具魅力组合”:1自由组合练唱(3分钟练习)

2各组比赛,老师和其余没有参与演唱的学生做评委

“佳词曲作者”:1用《青》旋律,给歌曲填词。主题自拟。

2用《青》第一段歌词,给歌曲填曲。符合圆舞曲风格。

四、舞动青春

形式:围成两队圆圈,手拉手进行舞蹈。

音乐:播放建国60周年国家领导人与广大群众一共同舞的视频,让学生一同来感受与国家领导人共舞的心情

五、小结

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共创我们这和平、美好、富饶的家园吧!

美妙的人声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歌曲,感受不同人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过程目标:在认真地聆听、感悟、交流与讨论中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声分类的基本原则,能独立辨别独唱、齐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

能够全神贯注地聆听音乐,用心感受各种人声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能够独立辨别独唱、齐唱、重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的歌声是自然自然、丰富、有特色和值得赞美的,人声具有无可比拟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人声的魅力!

1.播放歌曲《吉祥三宝》。板书课题:美妙的人声

这首歌曲里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的人声呢?

(引导学生根据性别和年龄为人声进行简单的分类)

板书:(印证后板书)

童声(清脆、甜美)

人声男声(深沉、浑厚)

女声(柔美、抒情)

2、这几种人声听起来各有什么特点呢?(甜美、粗放、温柔等等)

我们一起来印证一下。

二、聆听与鉴赏

1、欣赏童声无伴奏合唱《回声》、童声合唱《闲聊波尔卡》片段

板书:

声部:单声部多声部

每个声部的人数:单人多人

童声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清脆、甜美)

请大家从上面两个要素总结:什么是合唱?

学生交流得出概念:歌曲为多声部,并且每个声部由多人演唱的演唱形式叫做合唱。

2、欣赏男低音独唱《跳蚤之歌》

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讽刺歌曲,幽默诙谐)

男低音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深沉、浑厚、粗放)

从黑板上的两个要素总结:什么是独唱?

(单声部单人演唱的形式)

3、欣赏女高音独唱《大地飞歌》

女高音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柔美、抒情、明亮)

4、欣赏重唱《清晨,我们踏上小道》

这首歌曲有几个声部?(两个。)

每个声部是一个人在演唱还是多个人在演唱?(一个人。)

得出概念:歌曲为多声部,并且每个声部由一个人来演唱的形式叫做重唱。

5、现在让我们来一起演唱一首歌曲《雪绒花》

播放歌曲《雪绒花》,师生自由跟唱。

像这样多人一起演唱一个同样的声部,这种演唱形式叫做齐唱。

三、感受与判断

现在请同学们听录音来判断这几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检验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吧!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齐唱)

2.洪湖水,浪打浪(重唱)

3.我的祖国(合唱)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说说这节课你都有那些收获呢?

(今天我们感受了各种人声音色的不同,还了解了四种常见的歌曲演唱形式。)

声乐的海洋是浩瀚的,还有更多种类的人声和演唱形式我们没有了解,请同学们在课下继续收集吧!

二泉映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二泉映月》,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主要特点,知道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体验乐曲的悲凉、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 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通过欣赏,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古代音乐、民族器乐曲、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乐曲。 (出示二胡图片,认识二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二胡的民族乐曲,请讨论后例举中国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导入课题——《二泉映月》。

二、背景介绍

华彦钧 (小名阿炳):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与我国伟人毛泽东同年出生)。 阿炳是中国历第一个灌录个人专辑录音带和唱片的民间艺人。

《二泉映月》中“二泉”指什么?

“二泉”原本指无锡蕙山二泉亭附近的泉水,当地群众称为“天下第二泉”。乐曲名称为后人根据此境命名。

器乐《二泉映月》

1.《二泉映月》的演奏乐器及形式是什么?

2.它所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背景简介:

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

学唱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

1.表露出的无限的感慨——为什么我会这样瞎、穷?

2.从平静转为激昂。表现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的生活意志。

3.请同学模仿引子中叹气的声音演唱好引子部分。

4.在教师带领下演唱主题部分,注意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三、介绍乐器---二胡

二胡又名南胡,构造分琴筒、琴杆、轸子、千斤、弓等,张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弓夹在两弦中,琴筒上蒙蟒皮。音域为d1-d3(a3)。音色柔和优美。本世界初,刘天华先生写了《良宵》等十首二胡独奏曲和一套二胡练习曲,提高了二胡的性能,使之成为独奏乐器。(具体由课件展示)

4、 作品欣赏

1、播放《二泉映月》片断,感受乐曲哀婉、凄凉的情绪。

师: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四、学习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

(1)感受主题音乐,并唱一唱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乐曲的主题音乐

生:随着音乐用“嗯”轻轻地哼唱

(2)播放音乐主题2

a、听到这里同学们感受到这位盲艺人内心怎样的痛苦呢?(学生各抒己见)

b、这位街头流浪的音乐家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孤独地用他心爱的乐器倾诉心中的坎坷、痛苦、不平,音乐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感人的音调(出示音乐主题——哼唱体验)

c、这一主题不断变化、发展,音乐层层推进,产生了为愤慨的、激动人心的高潮,让我们继续欣赏,当你听到高潮时可举手或用合适的神情、动作表示出来(放至高潮处)

d、此时此刻,你们心中有何震撼?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e、命运对他如此不公,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倔强刚毅的阿炳终于发出了激愤的呐喊(出示高潮音乐,一起唱唱、议议)

f、这是他对命运的挣扎和反抗,是他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愤怒,是他积淀已久内心情感的全部发泄(播放高潮及过渡句)

然而苦难生活也磨练了阿炳倔强刚毅的个性:不向命运低头,勇于向黑暗现实挑战。

g、乐曲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然而音乐中还有一个更为深情、细腻的尾声,让我们一起倾听主题的后重现(播放尾声音乐)意犹未尽的尾声给了我们怎样的遐想?

五、拓展延伸

师:出示刘天华、闵惠芬的图片和有关资料

1.了解江苏二胡演奏家——刘天华

2.欣赏有关的二胡曲目——《光明行》、《空山鸟语》片断音乐

师:《二泉映月》以凄苦哀怨的音调,叙述了阿炳一生颠沛流离的悲苦遭遇。一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接着作者的感情由沉思到感慨以至怒号那血泪的控诉,使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请同学用铅笔在音乐的伴奏下为阿炳或二泉映月画一幅画。并讲解你的作画意图。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族乐曲《二泉映月》,通过欣赏不仅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体会了乐曲的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及二胡的演奏效果,还有作者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课后同学们多搜集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更深的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