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演员江珊唱过一首《梦里水乡》,歌里唱出淡淡的忧伤弥漫在朦胧的水面,梦里回到了水乡,听歌看景,眼前浮现出小桥流水人家,让我心中不由涌动起“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恬静,那乌篷船、青石板、老樟树,应是江南的旧模样。

念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的又二十年我来到了江南,终于在暖暖的夏日午后,触摸到了那扇古老的窗。那是在乌镇的老街上,街旁有斑驳的门板,慵懒的花猫,让我心生恍惚,是否会从街角走来一个“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没有什么姑娘,只有河岸边敲洗衣裳的大娘。街边支起了一张张八仙桌,豆腐摊忙碌起来了。摊前一群孩子在追逐,在嬉闹,在大声朗读:“人之初,鼻涕拖,油炒饭,拌萝卜……”。

秦淮河缓缓流淌,双龙戏珠的照壁灯火辉煌,耳边依稀传来:“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瞻园里,堂阔宇深呀,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那是苏州评弹演绎的《秦淮景》,哝哝软语中我想到了《金陵十三钗》里群美手持琵琶大步走出的画面。无论是秦淮的繁华,还是金陵的古韵,都在这琵琶声中缓缓变成了一幅画卷。

“乌衣巷口夕阳斜”我在乌衣巷口久久驻足,看着熙熙攘攘的往来人群、读着陈列的碑文,怎么也找不到刘禹锡诗里的感觉,王谢两家的辉煌早已落幕,也没看到堂前的燕子飞来,我不禁吟出:“繁华落尽一场空,青山依旧笑春风。曲终弦断人散尽,浮生若梦在其中”。

漫步七里山塘,河水逶迤,古桥众多,戏台、雕花楼,所见建筑飞檐翘角,斗拱卷棚。偶见一民宅,白头发的老爷爷临窗而坐,手举茶杯,悠闲自在。窗下流水潺潺,树影婆娑,很有古人“举杯邀明月”的意境。招手叫停一辆“摩的”,师傅用苏州话问我去哪里?我回复后他愣了一下,马上转为普通话说:“我把你当成了本地人,你长得好像哟!”我不太知道长得像本地人是什么标准,心里却窃喜,北方大妞混成南方小妹,却是让我心生欢喜。

网上说鼋头渚的樱花是极好看的。可惜我来时,早已落尽。一片碧波浩瀚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登高望远,天水相连,宁静致远。我不禁要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来。正是夏季,荷花池里的花已大开,取名“藕花深处”的匾额悬于方亭上,正应了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之意。这里处处小品处处诗意,名人赞美之言俯首可拾。

乘船荡波于西溪湿地,明清时期的庄园转头可见,树木繁茂、鸟兽齐聚;空气湿润、水光氤氲,是闹中取静的好去处,自古就被许多帝王相称为“世外桃源”。比起西湖的人海,这里更加清静。

夫子庙、中山陵、拙政园、狮子林,外滩十里洋场,这一路走来,心潮澎湃,曾看过不少关于姑苏、金陵的书籍,从“春申君黄歇”到“钱镠王”,从“西施”到“董小宛”,多少名人志士把一生留在了这里,就像杜牧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与楼台不同的是,数风流人物均淹没在历史中。

走过这些风景,原来心中的疑问:乾隆为什么要七下江南?我大概了解到一些。我为什么对江南也有执念呢?因为是老公的祖籍,我出于好奇。再有就是诗句,古人用那么多绚丽的词语来赞美,我想要亲眼看看。看“绿杨阴里白沙堤”,看“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仅此而已!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