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和悠远传统。从先秦时气势恢宏、神秘凝重的《大韶》,到汉代时幽婉深远、回肠荡气的琴乐、吹歌;从盛唐时铺金叠彩、繁富密丽的琵琶,到明、清时鲜活艳亮、清新纯朴的戏曲音乐,无不显示了中国民族音乐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民族音乐形式上的简朴之妙,贵在本真的音色特征、味在曲外的美感特色,对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传承,是我们现代艺术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阮作为民族乐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员,数千年来默默融合着民族乐器中那些极具个性的音色,散发着儒雅温厚之气。近年来,为了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质和培养学生的全面艺术素质,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大力提倡“乐器进课堂”和在青少年当中实施普及器乐教育的工作。在学校的课堂上和少年宫里开展口琴、口风琴、电子琴、电钢琴、手风琴甚至吉它、二胡等教学活动。在学校中组建民乐队和交响乐队也已经屡见不鲜,而阮进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却还闻所未闻。上海市闵行区少年宫就这样做了,而且还组建了一个阵容庞大的少年阮族乐团,并且进入上海最高的艺术殿堂上海大剧院进行演出,令人耳目一新。

邂 逅

前不久,记者在列席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举办的一次全国性会议时,意外地欣赏到了一个少年阮族乐团的精彩演奏。这对记者来说倒真是第一次。这个由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组成的乐团共有几十名成员,受演出场地的局限,到场演出还不是他们乐团的全部演奏员。乐团声部齐全,全部都是阮族乐器。他们演奏的曲目广泛,涵概古今中外,甚至还有流行歌曲。据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杜其宝先生介绍:这个乐团所使用的全部阮族乐器都产自他们厂。乐团所用的特殊声部的乐器.

都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专为他们“量体裁衣”制作的。这个少年阮乐团由闵行区少年宫组办。这次演出使记者第一次有幸集中感受了中国阮族乐器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对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中国传统器乐制作方面的实力展示。他们的演出受到了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林林总总的民族乐器宝库中,闵行区少年宫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已经被冷落了的乐器“阮”?为什么会把这件现在通常只有在民乐队里才可以见得到的乐器单独提出来做成一个“阮族”乐团?当记者把这些问题迫不及待地提给阮乐团的组织者闵行少年宫温文儒雅、思路清晰的叶琴琴主任时,她操着一口典型的南吴软语味的普通话说:“首先是因为我们少年宫想办一个有特色的少年乐团。阮是一件很有文化底蕴又有很丰富音色和表现力的乐器,但目前全国还没有听说有哪里搞起来,所以可能是个冷门。同时,我们也觉得我们有一种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另外是我们和上海民族乐器厂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他们能够在乐器制作方面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使我们在乐器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再有就是我们少年宫有一批很好的师资和民乐培训的基础,有一批在我们这里学习训练多年的民族器乐的学员,他们虽然并不都是学阮的,但是在掌握一种民族乐器的基础上,兼学或转学另一种民族乐器就容易多了。我们组建这个乐团其实是多种积极因素都起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我们出成绩也非常快。现在我们这个乐团经常参加上海地区的各种演出活动,这些演出不仅非常直观的展现了我们古老的民族乐器阮的魅力,也让孩子得到了很好的舞台锻炼,增强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才艺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那次演出结束后,记者还与少年宫其他几位辅导老师进一步交谈,对这个乐团,对于阮族乐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他们的帮助和配合下也就成为我们这期“我们关注”的话题。

缘起

叶琴琴主任是一个非常具有亲和力的领导。短暂的接触就让人感到她对自己的教师团队非常的欣赏与信赖。在介绍采访她的同时,她就把到场乐团的两位主要教师一一介绍给了记者。他们是弹拨乐老师朱晓蓉老师和弦乐老师卢国庆。 在他们的配合下,我们的采访非常的顺利。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是学校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重要得多。音乐的渲染最能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叶琴琴主任说,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7条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精神。教育部2002年33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学校要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期课改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器乐进课堂、进校园是学校艺术教育一种有益的形式,也是我们少年宫应该努力配合进行的工作内容。把阮族乐器作为“乐器进课堂”的教学内容和组建阮族乐团主要是我们少年宫老师对阮族乐器有一种共识。

空白

在我采访几位老师时,他们都情不自禁地向我介绍道:阮,作为我国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代表着中国传统汉民族的乐器,它不仅音色优美,富有诗意,而且还具有一种东方美的韵味。阮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朱晓蓉老师说:“现在许多人对阮比较陌生,并不说明阮本身有什么先天的问题。只是大家对它的接触不多,了解不够。我是搞二胡专业的。通过参与了我们少年宫阮族乐团的组织训练工作以后,我对阮的认识也更清晰、更深入了。其实,阮是一种很易普及的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需要,阮也逐步从单件乐器向系列化发展。在阮乐器的“家族”中,还有很多“成员”,如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低音拉阮等,它们的组合也拓宽了单件阮乐器的音域,具有了丰富表现力。这些特点也为阮族乐器进入校园进入课堂组成单一乐器的乐团提供了可能。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是课外组建学生阮乐队,丰富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方面,阮具有很多优势。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推广还很不够,甚至几乎还是空白。

定向

叶琴琴主任说,不少学校领导在考虑器乐进课堂时,总要寻找一些合适的乐器。演奏技术太难了,学生容易缺乏学习信心;价格太贵了,家长的支持度就会降低;乐器太大太重了,开展活动和携带不方便;声音太单调,又会影响学琴的兴趣和表演效果。选择西洋乐,培训时间,乐器造价都是问题;选择民族乐器,可能会相对好些,还便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接近。我们经过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决定选择民族弹拨乐作为我们的重点。但是在民族弹拨乐中,琵琶、柳琴弦枕易松,不易于学生自如使用,而阮则不易松落。阮进入校园和课堂有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它的演奏技巧相对简单、单音清晰、容易上手、和声简便、价格不贵,学生携带方便。这件乐器还能发挥阮族群体优势以其系列化家族的高、小、中、大、低音拉阮的组合成立阮族乐队,这样的乐队训练和演奏,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鉴赏能力。它的特点比较适合于学校的音乐素质教育。所以,我们把阮作为了“乐器进课堂”的首选乐器。

我们把少年宫的专业老师直接派到各个学校去,宣传阮乐的文化,辅导学生学习阮族乐器的演奏,深入学校开展阮族器乐进入课堂的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实践,在上海市民族乐器一厂、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我们在闵行中学和区少年宫学习民乐的学生中,调集选拔了一部分学生,联合建立了全国第一支学生阮族乐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与培养,他们已经积累了演出曲目,参加了多次不同场合的演出。每次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支学生阮族乐队的诞生与成长,得到了上海音乐界专家和市教委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并受到全国民乐教育同行的关注,一些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据说,国外在让少年儿童学会本民族的乐器方面很重视,也已经做得很好。我国在这方面只是刚刚开始,阮进入校园和课堂,我们闵行尽管暂时走在了全国的前头,但也还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我们觉得这种尝试在推动学校艺术教育促进民族音乐发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发展性、普及性、指导性、前瞻性的意义。

目标

叶琴琴主任说,我们在实施“阮乐器进课堂”和组建闵行少年阮族乐团的过程中,始终注重加强民族文化和民族器乐知识的教育。通过挖掘阮乐器的发展和内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民族文化、民族乐器的发展与了解。在教学活动中,以挖掘阮乐器本身具有的特质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古老的阮乐为丰富今天的校园生活,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服务,及实施全国阮乐器教学的研究积累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想通过在校园内开展阮乐器教学与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近阮,了解阮,喜爱阮,营造校园高雅的民族音乐的艺术氛围。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及综合文化素养。

前提

列宁曾经提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开展民族音乐活动,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当中有一些不仅被保存下来,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和日臻完美。

闵行少年宫已坚持三年在闵行中学指导阮乐进课堂。他们并没有强行把阮乐器推进课堂,而是通过教师示范演奏、专家讲座、阮乐音乐欣赏、指导学生从网上和书籍资料中查阅阮乐器发展的历史等多种技术,带领学生探究阮乐器,追溯音乐的源头,聆听古乐的神韵,了解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的发展演变,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对阮乐器有了一定认识与兴趣的前提下,实施演奏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闵行区少年宫还注意发挥民乐教师的师资优势,在闵行中学领导的支持下在中预班音乐课中开设中阮兴趣课,对组建学生阮乐队的工作常抓不懈,并不断实践加以研究。通过中阮兴趣课和阮乐团的组建、活动,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也提升了校园文化品味,营造了校园浓浓的高雅艺术氛围。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逐渐走近阮,了解阮,喜爱阮,演奏阮,感受阮乐的奇妙,校园内阮乐声声,师生其乐融融。

契机

朱晓蓉老师介绍道:2001年春节,上海民族乐团走出国门,我国第一位毕业于阮专业的青年演奏家刘波以一曲阮独奏《丝路驼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亮相,撩开了在民族乐器中尚属“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阮神秘的面纱。这也为我们在学校普及阮乐器开展、阮乐器教学和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2001年暑期,在上海市民族乐器一厂的支持下和闵行中学领导的重视下,我开始尝试了阮乐器进课堂的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少年宫又和闵行中学联合组建了我国第一支学生阮乐队。这是支由33位清一色女生组成的阮乐队。我们还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新民乐音乐会”上演出,多次在区市舞台亮相,引起民乐界人士的关注,也成为闵行学校音乐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原来对民族乐器一窍不通的学生和家长,因此走近了阮乐器,领略到了它的美妙,品味了民族音乐的另一种魅力。我们的阮乐器进课堂、进校园的教学实践与相关的教学研究也得到了众多民乐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上海民族乐团阮首席杨家佩老师说:“改良后的阮乐器家族,不仅可以在中、小学生中推广,而且在成年人中也会有影响。”上海民乐界的专家和上海市教委、市艺术教育中心的领导观看了我们少年阮乐团的演出后激动地指出:在学校美育教育,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中,闵行区走在了前头。他们所做的阮乐器进课堂的尝试,以及成功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学生阮乐队,都是很有意义的探索。要坚持下去,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叶琴琴主任补充说,阮进入校园确实有其特有的优势。它外形美观,携带方便,价格适中,音色优美,容易上手,简单易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民族乐器,为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打开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提供了方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感到,阮是很受学生欢迎、家长支持、学校认可、音乐界人士推崇的一件乐器。所以,我们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

启蒙

朱老师说,在我们实施阮乐进课堂的教学之初,大多数学生对阮是十分陌生的。能否让学生接受阮, 初期的启蒙教学方法是关键。我们先从预班开始,设中阮兴趣课。让学生们以好奇的心态选择他们认为好玩又新鲜的阮乐课程。 我们还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关于阮的资料,从网上下载有关阮乐器的资料和图片,让同学们一起交流;我们还选择阮优秀演奏家及民族乐队的演出录像,任课的老师在课堂上做现场示范演奏,使学生逐步建立对阮的认知。中阮的音色有些接近人声,我们便让学生随意哼唱一些他们喜爱的歌曲,由老师用阮为他们伴奏,启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营造一定的氛围,使学生融入美妙的音乐之中。乐器在这里不仅是一种教具,还成为了一种美的引导者。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这一阶段教学,我们主要注重的是兴趣性和自主性。

规范

闵行少年宫的教师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时段把围绕基本技能的训练和音乐相关知识的传输,从基本指法、音阶、节奏训练以及调性入手,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训练阶梯。为了规范训练方法,我们还编配一些短小儿歌、民歌,避免枯燥机械的纯技法训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任何乐器,手持拨子就捏得特别紧,按弦时又怕手指疼痛总是虚按,这样就直接影响演奏效果,声音质量。老师便反复作示范,手把手地帮学生寻找手指触弦及手握弹片的感觉。让学生能够自如运用手中弹片进行演奏。我们还注意让学生在娱乐中演练,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这一阶段他们非常注重循序渐进与教学的规范性与实效性。

交流

朱老师说,我们主张让学生在轻松的学琴模式下体验阮的美妙,在弹奏和基础训练的过程中,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一般学生通过几周的课程,便能演奏一些短小的儿歌。我们教师就精心编配一些小型重奏曲目,让学生三五人结合,以阮族系列化的高阮、小阮、中阮等声部进行组合演奏。一般是以高音阮、小阮范奏旋律,中阮支撑节奏声部,大阮弹奏低音部。这种各声部的组合训练,既注重艺术性又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经常让学生分小组互相交流观摩,共同点评,在教学班内举行小小阮乐音乐会活动。把个别表演,小组演奏,师生共同表演相结合,对演奏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得较快的同学帮助暂时后进的同学,老师对有差距的同学给予重点的指导和帮助。运用激励机制,又调动学生奋发向上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阮乐的学习从单一的专业技能培训变为多元的音乐素养提高。这一阶段教学我们更注重艺术性、多样性。

乐队

在阮乐进课堂取得一定教学成果的基础上,闵行少年宫在区教育局和各个学校及家长们的支持下,又适时组建了阮族少年乐团,让喜爱阮乐的学生有机会得到比较正规的乐队训练。这种训练对于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任何一个乐队都有本身音响平衡的问题。好的乐队必然是音响和谐、自然平衡。组建阮乐队就要考虑乐队的编制以及声部音响的融洽。阮族由于是同种类的乐器,在音区、音量、和声配置及演奏方法上更要多加考虑才能很好地塑造和表现音乐形象。

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和乐队中各声部乐器的调整,使学生对大、中、小阮都能随机演奏,在排练中指导老师全部采用了五度、四度、五度定弦方法。如果是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的阮乐队,通常为30人左右可以不用拉阮和低音拉阮。如果是校级阮乐队就有100人左右、区级阮乐队70人左右。

有了编制较齐的阮乐队,还需选择适合阮乐演奏的曲目。闵行少年宫的老师们除了请音乐界人士给他们度身定写一些乐谱,使其发挥阮乐的特点和其群体音响的特色。他们也自己改编一些作品。如他们选择了《大海啊,故乡》这种舒展、抒情的音乐,以齐奏长轮的起伏,描摹海涛声声的效果,让人心中充满向往和憧憬。又如体现活泼少儿形象的《采蘑菇的小姑娘》、《铃儿响叮当》等,还有浓郁地方特点的乐曲《南亚风情》等。随着弹片在琴弦上的流动,优美的旋律从指间飞出,同学们新颖独特的乐曲表演,使学生们在艺术实践中展示出音乐才华,欣赏美、深切体验到创造美、感受美、表现美的乐趣。

开心

初一学生孔小辰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是个热爱艺术的女孩,朗诵表演样样都行,可我就是不会乐器。自从参加了阮乐队,经过老师耐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我已能融入到阮所弹奏的优美音乐旋律中,真开心!”

在乐队排练演出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有了可喜的变化。他们学会了聆听,既学会聆听同伴的演奏,能够分辨出本声部与其它声部的配合关系,达到和谐;又学会互相烘托,首先融入本声部但不突出自己,知道自己应控制的力度,做到音响和谐,自然平衡。分清主次,该大胆表现时倾情表现,该做好陪衬时绝不喧宾夺主。学会互相激励。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单独表现行为与在群体中的表现行为是不一样的。人们在群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激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器乐演奏中这种积极的群体心理会更好地发挥乐队的艺术表现力。

思考

美国音乐家詹姆士穆塞尔曾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

叶琴琴主任认为:音乐使学生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培养了爱国主义思想,锤炼了意志品质,提高了审美情趣,培养了集体主义思想,促进了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增强了教师在民乐教学中教艺育人的自觉性,促进学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了学生探究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阮是一个最有发展潜力、最应当普及的一种民族乐器,将阮带进课堂无疑对弘扬民族音乐起到促进作用。但对这样一门课的教学还需要任课老师认真投入教学之中,研究学生、勇于尝试,以不懈努力寻找科学的课堂器乐教学方法,不断挖掘阮自身的优势。将德育和美育渗透到器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审美能力、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少年宫是我国对青少年进行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是具有培训、指导、活动、服务功能的校外教育机构。但是,近年来有些少年宫只把自己扮演成了一个艺术教育的场地提供者。而上海闵行少年宫则是带着责任、使命及热情,用教研态度进行艺术教学,用服务于学校和家长的心态,走出少年宫深入到学校去辅助、指导艺术教学。记者以为,他们的方向和方法都是应该大大提倡和学习推广的。让更多的学生得益于民族音乐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

(感谢上海市闵行区少年宫朱晓蓉、叶琴琴、刘民荣老师等为本文写作提供素材、与图片资料帮助)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