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艺术特征;演奏特点

一、《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陕北地区荒漠浩瀚、沟壑蜿蜒,与漫天飞舞的黄沙一起形成出了当地特有悲壮与苍凉的风景,那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活环境也孕育出了陕北人民粗犷豪迈的性格,陕北民歌更是以它悠长明亮的曲调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把当地的地域性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陕北民歌特点鲜明,保留着完整的民间传统,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地区最广为流传的山歌又为“信天游”,其调子高亢奔放、质朴深沉,唱起来极有穿透力。“信天游”既唱出了陕北人民的性格与生活,也讲出了当地的民俗与故事,从本文所述的这首陕北民歌改编曲中就可领略到“信天游”的艺术之美,作品以开放并包容的姿态,既保留了本土文化,又融合了外来音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改编自民歌《三十里铺》,它是根据绥德县三十里铺的一个真实故事所写的叙事歌,故事中讲的是农村姑娘凤英勇敢冲破封建束缚,与同村的青年双喜自由恋爱,后因双喜要参加八路军踏上前线,凤英在他离开当天站在崖畔依依不舍地送行。此景被目睹者写成了一首深情流露的爱情歌曲,后来被大家传唱下去并传到了解放区,就此成了一段爱情佳话。《三十里铺》被传唱推广成为经典,不仅是因为它曲调优美动听、朗朗上口,更是因为它具有浓厚的陕北风格,弘扬了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三十里铺》原是一首比较长的叙事歌,经过修订改正删繁就简后形成了能让人记忆深刻的版本。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曲又经过二度创作和中央歌舞团的排演,先后在北京和全国其他地区进行了巡回演出,在改编加工后拥有了丰富配器的多声部交响曲《三十里铺》,此时已具备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效果。

现今在民族题材类的钢琴改编曲越来越盛行之际,通过钢琴来演奏中国的地方音乐,表现不同的艺术之美,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碰撞与融合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新主题。在我国经过了多年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后,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却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再现传统文化的自觉。在我国千年传承的传统文化体系中,钢琴音乐也同样在这里吸取着富足的养分,并在发展中形成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周广仁先生就引用了这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歌曲,创作出了这首家喻户晓的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作品中她通过对民族唱腔和民族器乐的模仿,来充分展现了陕北唱腔具有穿透力的这一特点,和古筝滑奏的灵巧柔和之音效。通过巧妙的编排,使民歌悠然自得的风格很自然地融入到这首曲子之中,同时还借助了歌曲自身的故事,赋予了作品新的音乐内容。

这首钢琴曲是具有故事发展性的变奏曲,作曲家在保留原曲浓郁民族特色的同时,还通过改变伴奏织体和节奏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将其扩充展开后,钢琴改编曲的表现力就与原民歌有了很大的不同,周先生使用了二声部复调的创作技巧让音乐织体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还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

《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不仅叙述了主人公的故事发展,还描写了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它呼应了人物勇于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性格,反映出了中国人民奋力反抗的主题思想,是一首十分具有革命意义的钢琴变奏曲。周先生运用了多重变奏手段,再现了中国人民面对欺压时的顽强反抗,升华了原民歌的思想,改编后的钢琴曲具有十分深刻的故事性与教育性,使得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还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这首钢琴曲完美地把山歌体的独特音调和灵活自由的变奏形式相结合,再利用钢琴音域宽广的特点表现出了浓厚的陕北唱腔和深刻的故事内涵,因此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传统民族音乐和西方器乐的结合现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它可使民族音乐变得更为生动丰富、更加包罗万象。随着中西方音乐文化不断的融合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魅力已广泛传播至全世界,这也使我们激发出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了更多更好的经典音乐作品。

二、《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的艺术特征

在音乐思维中调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民歌、民乐多以五声调式作为音乐构成的旋法,而陕北民歌多以徽调式为主。本曲运用了信天游山歌体中最常用到的宫调式和徵调式,这两个调式的旋律往往起伏比较大,因此也成了这首跌宕婉转故事性音乐作品的基础,同时也把陕北老百姓那种豪迈和质朴的性情切实的表现了出来。

作品中的主题旋律一直围绕着“do re so”这三个主干音,以此衬托出热情耿直的音乐性格,在音程进行的过程当中时而会转为角调式予以收拢之感,这种先扬后抑的格局使得音乐更富有动力,同时还美化了乐思。乐句的结尾始终还是会回归到宫调和徵调,从而体现了陕北民歌中舒展高远的特点,同时也给人以开阔宽广之感。

改编为钢琴曲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调十分丰富,但在不停转调变化中又从来不失统一性,其风格韵味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和突出,作品中曲调的发展也是首尾呼应,结构清晰又平衡。而这首曲子的节奏为凸显陕北地区山歌和方言的韵律从而使用了三拍子,以四个或两个小节为一个乐句,匀称规整地持续进行。在本曲的变奏部分节奏较为自由和多样化,旋律时而徐缓悠长、时而欢快跳跃,而音乐中使用的切分音两边弱中间强的这一特点,恰好体现了陕北地区的语言音调习惯。

经改编后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与原先的山歌在曲式结构和思想层面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全曲共分为一个主题和八个变奏,根据标题就可以知道作品的故事发展和情感变化,其中内容又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苦难的岁月”,此段描述了旧社会的民不聊生,情绪沉重哀愁。

第二部分:“斗争”,表现了人民坚定必胜的信念,音乐表达刚劲有力。

第三部分:“解放区的天”,是描写解放胜利后欢天喜地、热烈庆祝的场面,并传达出人们迈向美好未来的喜悦心情。

(一)第一部分“苦难的岁月”

从曲式上来看,乐曲的结构是以a+a1+b+a2 的形式,主题节奏为3/8 拍,速度为Moderato。第一部分包括了主题和变奏一、变奏二,这三个乐段的旋律曲线、节奏与和声的运用都基本一致,保留了原民歌的韵味,一上来就能听出是陕北地区的信天游曲调,钢琴改编版只是把原歌曲的切分改成了八分音符,以更加能表现暗淡凄凉的节奏效果来展开。故事开头交代了旧社会的黑暗时期人们过着暗无天日、食不果腹的日子,这也对应了原民歌中主人公的故事发生。在主题旋律中出现的减三和弦与小三和弦是为了映衬出悲凉惨淡之感,增添了主题苦难的色彩,最后一个乐句突出了情绪的变化,起到了递进的效果。变奏一的内容主要突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不满,和对剥削阶级的抵抗心理,这里音乐的情绪开始涌动,相较主题旋律多了些起伏。左手伴奏部分运用了分解和弦来突出情绪上的变化,伴随着右手的旋律线条一起发展展开。弹奏该变奏时应注意右手旋律一定要弹奏清晰,并保持歌唱的连贯性,感情也要从深沉走向高亢。变奏二的主旋律从右手交替到左手,虽然调性和节拍与主题一致,但是低音旋律使得主题的形象更加深刻也更加饱满。右手的十六分分解和弦伴奏音型更加凸显了果敢的形象,而每一拍上面的重音也衬托出了紧张的音效,暗喻人们从抵抗转变为反抗,革命的希望之火正在燃烧。

(二)第二部分“斗争”

变奏三的节拍变得更加紧凑,由3/8 拍变为了6/8拍,音效上也更有紧促收拢之感,速度Piu mosso 意为需要激动和加快。此段音乐的织体运用了有力的柱式和弦,需要用断奏的方式由弱到强的开合进行,这大大加强了音效上的拓展感与拉扯感,从而表现出了人民愤怒的情绪开始爆发,民众的抗战斗争开始打响,所以该变奏要弹奏得更加有冲击力,更加的坚定果敢。变奏四的旋律和速度与变奏三基本一致,只是在节奏上运用了附点,以此来增强音乐的性格和张力。这里由刚开始歌唱性的大乐句变为半连奏的奏法,用这种方式弹奏出的音效更能凸显出民众战斗的热情在高涨,随着矛盾越来越尖锐,斗争也越来越针锋相对,这个乐段在听觉效果上会更加立体,栩栩如生地表现地表现出了人民奋起反抗的激烈场面。变奏五的节拍由之前的三拍子变为2/4 拍,是以两个八分音符为一组形成的小落滚,并一直运用了弱起拍子。该乐段利用了小动机将主题旋律展开,在更加宽广的音域中将音乐的情绪刻画得更为沉稳有力。弹奏该乐段时要注意大臂的放松,要用气息来帮助连贯隐藏旋律的完整性,在旋律不断向前的推进中表现出了党和人民同舟共济,为了解放全中国而不懈地努力。段尾十六分音符的华彩需要弹奏得一气呵成,并且均匀流畅又有起伏,巧妙地过渡到作品的下一个部分。

(三)第三部分“解放区的天”

变奏六又回到了原民歌的旋律,继续运用2/4 拍的节奏,这一乐段从前面的C 大调升高五度变为G 大调,并大量使用了大三和弦分解与大切分的节奏,这里的音效十分具有歌唱性和舒展性,同时还突出了豁然嘹亮的音色。弹奏该乐段时,节奏需要适当的拉宽并加强气息感,与前面反抗斗争的部分形成对比,还要注意谱子上的大连线,控制好乐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此段的曲调宽广明亮,表现出了解放区人民取得胜利后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变奏七运用了十六分音符不断变化的快速跑动,如笛子般颗粒干净的音效把欢快愉悦的气氛渲染得渲染得十分到位,这里的音程不断同向又反向的进行,让音乐充满了活力与趣味。整段内容的副旋律与主题旋律相互呼应,线条流畅均匀且错落有致,这个乐段描绘出了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场景,并赞扬歌颂了党的伟大与美德。变奏八对应开头又回归到了主调旋律,节拍也回到3/8 拍,这里仍然运用了最初的八分音符,但左右手都从单音变为了八度音,这使得音效更加的饱满和辉煌。该段需要使用大量的踏板,来帮助音响效果更为丰富厚实,随着乐句的模进和向上转调,音乐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越来越坚定有力,就像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不断地把全曲推向最高潮,这里预示着解放军奋勇前进全面解放了全中国,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到了这里,整首曲子的故事线由痛苦到反抗再到胜利完整地串联地串联了起来,音乐内容更大格局地反映地反映出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不屈意志和必胜决心,本曲也成了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代表之一。

三、《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的演奏特点

陕北民歌的特点就是有声有色、生动形象,它是极富地域特色之美的民族民间艺术,旋律歌唱起来自然流畅、悦耳动听,加上歌中的故事内容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而这首自民歌改编而来的钢琴作品不仅描写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更是包含了深厚博大的民族情感。

要将这种丰富的感情表现出来,首先要了解作品的故事背景和音乐意境,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住作品风格和提高演奏认识。

其次要把谱面上的术语要求准确理解并做好,这样才能在演奏中更好的展现出音乐中的细节,从而在练习中提高效率和演奏质量。

而且为了更好演奏出这首钢琴改编曲的地域与民族之美,那么对音色的处理与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是塑造民族风格及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

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积累,还要有丰富扎实的手指触键技能,在钢琴上弹奏适合的音色并通过其变化来体现独特的韵味,是我们必须探索的方向。

《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是典型的中国北方民族音乐,它高亢嘹亮富有歌唱性的音调明显区别于南方地区纤巧细腻的音乐风格,所以在弹奏此作品时需要把握住准确的风格特点,同时注意演奏技巧的学习和掌握。

这首曲子一开始的主题旋律就表现了民歌音乐的直畅自由,而且陕北地区的民风豪放,在歌唱时一般都是以真声为主,这样的唱法听起来感情更加强烈真挚,所以在钢琴演奏中为了表现出这种音效,我们的手指触键一定要保持深厚,并在音乐起伏中需把握住强弱的分寸,旋律的线条要明快悠长。

曲子开头的主题旋律需要双手弹奏得深沉,在第二乐句重复第一乐句时要注意对比,它就像第一乐句的回音一样,要弹奏的相对轻柔。变奏一的内容有苦难中的人民黯然神伤,也有对新生活的期望,虽然音乐的基调与主题基本一致,但为了凸显情绪的波动弹奏要更加流动一些,速度上可以比主题旋律部分略快。

在左手出现保留音时,要注意将连线内所有左手的根音连贯并形成低声部线条,这需要左手的小指具有独立性。

变奏二的主旋律从右手转变为左手,这时的音乐情绪与之前相同,但为了表现出生活的沉重与压迫,左手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达到更加自如地控制歌唱旋律,这里触键一定要深沉厚重。右手高音的重音记号对刻画压迫者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弹奏时要配合好左手的旋律进行,触键时指腹需要缓慢地放下,手腕动作也要配合好气息的流动。该段为了表达困苦的岁月,所以音乐效果应是滞重冗长的,要把主题中叹息悲愤的情绪表达出来,音色要保持暗淡不能太过明亮,在适当的地方可以拉长气息,让辛酸无奈的情绪得以宣泄。

变奏三的音效变得冲动起来,这里可采用双手直上直下的断奏弹法,触键要果断音色要饱满,音乐一次次地由弱到强展现出了斗争坚定有力的姿态,这段的踏板也需要配合好时机,帮助音效达到更佳的渲染力。

变奏四与变奏三的表达和触键方式相同,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附点节奏,整段的切分音让音乐更有向前推进的立体感,使得“斗争”更加激烈。这两个变奏的密集节奏变化所产生的起伏效果与作品的第一部分形成了对比,构成了不同的情绪表达,演奏时要把握好这个转折,控制好弹奏时的节奏与呼吸,表现好音乐在故事中的发展与推动。

变奏五打破了三拍子的和声进行,改为2/4 拍小动机的双音不断扩张音域,这里运用了小落滚的节奏型不停地将旋律开合拉扯,强弱起伏幅度较大,特别是在弹奏双手向两端展开时,声音充满了力量与自信。这段的踏板要注意踩的深浅与轻重,来更好地帮助音色保持稳定,并将音乐推向第一个小高潮。随着音乐来到最后一句的华彩,这个连接与过渡象征着人们即将迎来光明,所以此句要演奏得明亮饱满,十六分音符要跑动的均匀流畅。

变奏六又回到了原民歌的曲调,在重新回到舒缓的旋律后不仅要展现出歌唱性,声效还要更加宽广开阔。这段的伴奏部分是以琶音为主,拉宽了整个音乐的气息,右手主旋律要弹奏得清晰嘹亮,来突出民歌歌唱时鲜明的音调,要使听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民众抗战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和解放区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

变奏七的速度加快,十六分音符快速跑动给人一种欢腾雀跃的感觉,演奏时要注意触键的颗粒性,拍点要均匀流畅,声效要干净清澈,双手在平行上移时要把握好速度与渐强,将音乐巧妙地引入最后一个变奏的高潮。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乐段中同向与反向音型不停地交替,使音乐充满了的张力,所以弹奏此处时要做好乐句的起伏与拉伸。最后一段变奏八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力度要达到最强,触键要坚定扎实,运用手臂的带动完成大句子的呼吸与保持好该气势。这里使用的八度音型使音乐更具层次感和渲染力,在每小节第一拍的弹奏中要注重突出重音,触键动作要果断有力,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由慢渐快,以此来烘托胜利的气氛,营造出辉煌的听觉盛宴。

音乐结尾部分的连续模进借助长踏板来展现出了更宏大的音响效果,也预示着新中国新时代的到来。

作为民歌音乐改编的钢琴曲,周广仁先生不仅将原民歌中的旋律和题材进行了移植,保留了它原有的曲调,同时还从传统音乐中探索出更深层的气质和神韵,予以二度创造。在原有山歌体素材上加入西方的演奏表现技法,这充分使中国民族音乐在钢琴演奏中得到了发展与升华,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陕北特色的高原风景和民俗风情。这首钢琴作品虽然比较简单质朴,但却以声情真挚的情感撞击着每一位演奏者和听众的心灵,正因为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土壤,音乐艺术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更加深入对传统民族文化、音乐的学习,并将之发扬光大,在此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来了解我国丰富博大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断为弘扬这种传统音乐文化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吕媛.陕北民歌《脚夫调》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分析[J].音乐创作,2018,(11).

[2] 张娜.试析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文化背景与创作特征[J].榆林学院学报,2021,(01).

[3] 张智斌.陕北民歌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其调式特点——陕北民歌探究之一[J].西北大学学报,2005,(06).

[4] 张璇.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认同[J].音乐创作,2018,(11).

[5] 赵书一.陕北民歌的艺术风格初探[D].沈阳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翟东宁(1981-),女,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