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难得看到有人还忧心这种问题,朕深感欣慰(跑题了),虽然我有一些调查和研究,但是毕竟样本量比较小,所以一切都是“推测“········大家不要为难我这种比较水的人······

民乐发展了这么多年,从人民基础来看,还是很广大的。但是随着文化的多元化,民乐这个总是“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艺术形式似乎遇到了很多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老一辈的人几乎或多或少的听过民乐的主流乐器的比较有名独奏(主要是笛子,琵琶,二胡等),比如我老妈居然听过《牧民新歌》和《扬鞭催马运粮忙》。但是到我们这一代情况似乎就非常不乐观了,不止一次有人问我“啥是民乐?”"小号是民乐吗?",也不止一次的有人把古琴认成古筝,琵琶柳琴傻傻分不清楚blabla·····身为一个民乐人的我就很忧心这种问题。于是也做了不少调查和努力。

人们到底喜不喜欢民乐。我想就这个问题而言,就跟人为什么喜欢音乐一样,如季先生所说,真正的好文章应该触动人心弦的文章。我想推及到音乐方面也是一样。只要音乐触动了你的心弦,你就会觉得她很美。

好似高中的时候听《深秋叙》老是没耐心把这么长的曲子听完,觉得这个曲子简直就是又臭又长,一点都不好听。但是大学经历的东西多了,再听《深秋叙》就会觉得百味陈杂。大A调笛子声音低沉,婉转不绝,确实很让人思绪纷纷。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牡丹亭》组曲,以前我是怎么也没耐心把它听完,开玩笑,30多分钟,作死啊。后来读了《牡丹亭》以后,着实被里面缠绵的爱情故事给感动了,听音乐时总想起那些美丽的词句,音乐也就当真”似舞蒙花,如云漏月“般悠扬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民乐欣赏是需要一定生活经历和文化功底的。而且不幸的还不止这一点,民乐的很多曲子就算表现情趣也婉转的非常过分,比如著名的《高山》《流水》音乐描述了巍巍高山和汤汤流水,借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鬼才有时间先听懂高山巍峨,在参悟青史书卷了解到这是多么的高洁······于是本着这么麻烦啊,那算了吧的想法无情的把民乐留在了那一角的旮旯里。更加不幸的是,民乐非常多曲子都是这样的,随手就举出一大片《梅花三弄》《潇湘水云》《独弦操》《天鹅》。

还有些曲子倒不是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而是告诉你自然有多么多么美,自己的心灵如何让如何澄澈,那简直是”妙处难与君说“啊。比如《鸥鹭忘机》《烛影摇红》《空山鸟语》之类的,既然你难与君说,那我也没时间领悟了,拜拜了您啊····民乐又被留在了那一角的旮旯里,

当然这并不是曲子本来有问题,学习民乐的人反而很喜欢这些内涵深邃的曲目,曲意的深邃,狂放,欢乐,都是人们心灵栖息的家园。然而非经过者,难以觉察到作曲家细腻的内心。只是现在的曲子越来越不适应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了,恰好的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们需要一些轻音乐来当做心灵的栖息地。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班得瑞的《月光水岸》之类的曲目满上遍野都是了。所以,民乐也需要”轻量化“,以前动辄5,6分钟,结构完整的曲目是不适合当今很多人来入门的,需要一些短小而清凉的曲目。有幸的是,既然我都知道了这一点,那专业学民乐的人肯定更是注意到了,从民族乐器演奏现代曲目到一些比较唯美的民乐小品现在越来越多,比如竹笛的两册《流行雨》简直是经典,又比如《乱红》《绿野仙踪》等曲目的出现更是大大促进了人们了解民乐,学习民乐的热情,当然还有女子十二乐坊等民乐组合的出现。这就是现在所提倡的”新民乐“了。

不知道那谁说过:”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亮一把火“,我想新民乐就是起到了火种的作用,他帮助那些不知道民乐的人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鸟语花香的绚烂世界。那么民乐不就发展了吗。

当然,这跟大师的宣传也有作用。许多民乐大师都埋头于”传统民乐“(姑且这么叫吧),其实不光民乐大师,有些学民乐的也觉得民乐只要自己高山流水就好了,但是闫肃在《说唱脸谱》里面写得好:”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我觉得这并不是大师的问题,因为他们始终代表的是艺术的最高造诣,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师的探索,追求,一门艺术才有积淀,才能被运用。当然要是这些人能宣传民乐,那无疑是很大的助力,他们音乐素养深厚,生源多,一定大有可为。不过也有幸运的地方,那就是我们这个年纪的民乐人开始渐渐进入成熟阶段了,他们一定会给我们民乐事业注入新的活力的,代表就是宋欣鑫和夏金瓯改编”植物大战僵尸“的《葵霍》,不仅贴近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艺术造诣也很高。

还有就是多在流行音乐中用民乐的元素,比如京剧唱腔(《寒江雪》《北京一夜》),民族乐器(中国风的歌曲),也是一个非常有帮助民乐发展的事,可喜的事,确实有很多人都在这么做。包括”墨明棋妙“等中国风团队的出现,华音网站的出现,包括十二五计划中的”文化的大繁荣“,无疑会促使民乐的普及。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喜欢民乐吧。

个人愚见,大家看着玩玩就行。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