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毕加索的一副画作,在他去世以后,拍出了6.6个亿元的高价。这位从十五岁就开始以卖画为生的画家,一生穷困潦倒,等到其离世后,画作的价值却身价倍增。毕加索的遭遇或许是许多艺术家的一个代表。

艺术家在世人的眼中,大多是有些许的不同的。也或许是这些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们,有句话叫做:“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大多被世人膜拜的艺术家们都是被生活的沉默欺压过的天才,他们以艺术的方式对生命进行了反抗,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爆发后的著作。

二胡二泉映月_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胡_二泉映月二胡视唱

身怀绝技、年少成名,阿炳身世离奇

作为我国古典音乐中,表现悲情、凄惨场景必备的一个乐器--二胡,代表作有激情四射的《赛马》,也有凄凉无比的《二泉映月》。作为近代以来,以二胡而闻名于世的音乐家,瞎子阿炳,相信接触过音乐的朋友绝对听说过。

无数人被这个瞎子凄凉婉转的二胡声所折服。老话说得好,相由心生,音乐家的琴声也是他们对这个世界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能够将一湖水中映月如此平静安稳的画面,用琴声将整个场景渲染得哀怨凄婉,让人真的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那么瞎子阿炳到底经历了什么坎坷,能够让一个人的心境如此哀怨?

二胡二泉映月_二泉映月二胡视唱_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胡

时间回溯到1893年的无锡市,正值社会动荡,思想文化冲突四起的年代。在无锡市一个叫雷尊殿的道观中,有一位叫华清和的当家道士。在我国的道教文化中,有的修道士是可以结婚生子的,但是必须是正常的婚丧嫁娶。

这位当家道士还是没有守住自己的心,与在道观中帮佣的一个寡妇两人情投意合地看对了眼。在那个时候,寡妇再嫁是要被人说闲话的,两人只能偷偷地生活,生下来私生子--华彦钧,小名唤作:阿炳。

阿炳的母亲秦嫂,带着刚出生的孩子离开道观,在无锡城中艰难为生。但是街坊四邻的闲话还是将这个寡妇压垮了,在阿炳四岁的时候,母亲秦氏选择了投井自尽。年仅四岁的阿炳,被父亲华清和送到了乡下的同族婶母家寄养。

二胡二泉映月_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胡_二泉映月二胡视唱

可惜后来婶母也出于各种原因无力抚养阿炳了,在阿炳七岁那年,被父亲华清和接到了道观。此时的小阿炳,并不知道这个让自己唤作师傅的道士,其实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此时的小阿炳成为了一名道士,跟随父亲学习了各种的民族乐器,有鼓、笛、二胡、琵琶等一系列乐器,同时在私塾读了几年书的阿炳,已经展现出他过人的音乐才能,以及他的聪明才智。

到他12岁时,阿炳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多种乐器,并且能够为道观内诵经、奏乐、拜忏等需要音乐的场景,进行演奏了。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胡_二泉映月二胡视唱_二胡二泉映月

在经历了几年的锻炼,18岁的阿炳,已经成为无锡市区内,整个道观界闻名的演奏乐手,被人们称作:“天才天师”。此时的华彦钧的名字成为了整个无锡城道教界又一个新启的新星。

他长相俊美,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再加上那一手的好琴技,整个无锡城的道教界对这位年轻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为了练习琴技,年少的阿炳,即使被琴弦勒出血痕,磨出厚厚的茧,也没有任何怨言。甚至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手部更有力量,吹奏笛子腕力能够保持,在练习笛子的时候,在笛子的尾部挂着秤砣来练习。

二泉映月二胡视唱_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胡_二胡二泉映月

信念崩塌,阿炳自甘堕落,吸毒染病

在这个年轻人正如日中天的时候,21岁的华彦钧发现他的“恩师”华清和染上了肺痨,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在他的“师父”华清和去世前,将他的身世告诉了这位年轻人。曾经的信念随着父亲的离世也在一瞬间崩塌。

21岁的华彦钧,在人生最得意的年华,遭受了人生最无常的变故。他敬重多年的师父其实是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不是因为生病去世,而是因为流言蜚语让母亲无力忍受心中的负担,而选择丢下他一个人投井自尽的。

世人的眼光加上身世的真相,让21岁的华彦钧一下子从人人称赞的“小天师”,成为了违反教义而生的“孽种”。

二胡二泉映月_二泉映月二胡视唱_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胡

父亲华清和离世,将雷尊殿交给了华彦钧。但此时,无法释怀的年轻华彦钧,结交到了曾经的一些朋友。而这些朋友在鸦片战争的大环境下,开始吸食鸦片。

抑郁无法自拔的华彦钧,为了将自己麻痹,开始留恋花街柳巷,也跟着这些曾经的朋友开始吸食鸦片。鸦片麻醉了华彦钧被人生无常而戏弄的心伤,也彻底麻醉了他的人生。

寻求自我麻痹的阿炳,将道观里的钱拿出来逛妓院,抽大烟。原本还能维持的道观很快被连累地变得一穷二白。道观里的其他道士见阿炳如此自甘堕落,只能将阿炳赶出了雷尊殿。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胡_二泉映月二胡视唱_二胡二泉映月

因为吸食鸦片,阿炳的嗓子坏了,身体也坏了,整个人都瘦得脱了人像,根本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因为曾经留恋花街柳巷,阿炳还染上了梅毒。

在鸦片与梅毒的共同作用下,阿炳失去了往日的英俊,成为了双目失明的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为了能够生计,阿炳因此只能够靠在街头卖艺来过生活。

回头是岸,可惜代价惨痛,但终成一代名家

生活的现实将曾经堕落的阿炳唤醒。1929年,在族人的安排下江阴的一位农村寡妇彩娣被派来照顾他。此时的阿炳终于自我反省,重新走上了人生的正道。

二泉映月二胡视唱_二胡二泉映月_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胡

世道的发展,让阿炳重新拿起他的乐器们,开始在茶馆、街头,说唱评论时事,靠着这种街头卖艺,瞎子阿炳的名号逐渐形成。

1933年,阿炳与寡妇催娣结婚,他依旧靠着自己那一手琴技与自己那张嘴来养活家人。后来无锡沦陷,日军进驻无锡城,阿炳带着催娣回到了老家避难。不久后,应昆曲班仙霓社的邀请,担任琴师为剧班演奏三弦。

但是他对于时事、对于在街边说唱的兴趣并没有放弃。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阿炳重新回到了无锡城,他每日早上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轶事,下午在崇安寺的茶馆门前进行弹唱,晚上就在街边拉奏二胡。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胡_二胡二泉映月_二泉映月二胡视唱

在街边演奏的阿炳,被路过的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们听到了,正好他们手上刚回来新的设备,于是将这些她们惊为天人的演奏给录了下来。

这其中就有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以及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等。后来因为录音设备的耗材使用完了,这几位老师阿炳约定来年再来和他约着录曲子。

可惜的是,阿炳终究是因为早年自己对自己身体的糟践,在那个冬天离开了人世,没有能够继续赴与那几位老师的约。57岁的阿炳病逝,长眠于无锡西郊璨山脚下的“一和山房”的道士墓中。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