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写下本课目标——

主题:学习如何调音+ 附加题:《小星星》练习曲

然后告诉大家——首先会进行集中讲解,以“四弦”调音的方法为例。讲解完后,每个同学将自学其他琴弦的调音方法(10分钟)。

同时,加入任务规则——自学时间到后,会进行分组,每组的各个组员,分别负责不同的琴弦,来上台为大家讲解“如何调音”。

在集中讲解环节,大家花了3分钟时间学习“如何使用调音器”。首先是开关机、电池安装;然后是模式的切换,以及每根弦对应的标准音字母;再次是弹拨琴弦,如何通过看指针、颜色的变化,判定弦音的高低。最后尝试转动每根弦对应的旋钮,自己进行调试,使得指针指在中间,调音器屏幕呈现绿色。

到了分组自学环节,我用事先制作的新色卡(分为黄、绿2种色彩的彩纸,与白底硬板纸黏贴而成)来让学生们抽选分组。分完组后,每组各个组员分别“认领”不同的琴弦来调音,设定练习时间为10分钟。

计时刚开始,大家立刻热火朝天地学习起来,场面颇为壮观。对于先前几次课,由于技术含量较低,同学们可以选择小组排练式学习,或者独自练习完后统一排练。但对于这节课而言,上手时他们根本无法互相帮助,因为每个人都心存疑问,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

但我既然公布了本课目标、设置了互助规则,那么就意味着,他们不得不争相在掌握调音技能的基础上,尽快教会组里其他学习速度稍慢的同学,以期完成小组任务。就像《赋能: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一书所说:“有时候,一个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为他们自己和团体谋求最大利益,则这个团体就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这也激励他们,自学过程中频频积极提问:“老师,琴弦太松了怎么办?”“老师,这个字母对不对,你帮忙看下!”“老师,怎么调也调不好,是不是有问题?”“老师,为什么指针会反弹回来,需要不停地调?”……我逐一解答。并穿插了集中讲授的时间,比如针对之前未讲解到的,普遍性的问题,重新讲解。

其实,善于探究式提问,远比渴求标准答案重要得多。我所看中的,就是在自学探究的情形下,每个学生在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产生及时、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即:将学习内化为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得到的结论,记忆尤为深刻。尽管于我而言,似乎忙得团团转,但是心里喜滋滋——因为大家都学到了,自己希望学到的东西,而不是被强迫灌输。当然,我也会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来鼓励大家一起想办法,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教授。本节课主题调音,较为特殊。

在这个时候,我认为强调纪律,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彼此的鼓励、帮助,才能让热情高涨,才能为课堂注入最大活力。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效率会非常高。

而我,也一刻不停地处在教学“心流”之中,丝毫觉察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是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教练、一名陪伴者,正与孩子们并肩作战。我们激烈地讨论、学习。

只有让学生们认识到,你是在全然忘我地,想去帮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会处理问题时,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你、愿意配合你,而不会觉得是在为别人而学习,草率了事。他们很明白一个道理:唯有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只管不停地提出质疑、不停地自我探索,真正想要迅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当然,规矩是肯定有的,没有任何边界的纵容,和过分约束一样,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比如,我在帮助解决一名学生提出的问题时,遇到其他同学继续发问,我会严肃地说:“请记住,老师在解决其他同学问题时候,请保持倾听,不要试图提问,这样会打断我们的讨论过程!”

再比如,有时学生会告诉我一些零碎琐事,或者小打小闹。比如:“老师,他抢了我的笔!”“老师,我的袋子不见了!”“老师你知道吗?我昨天在家发现了……”对此类问题,通常我都会使个眼色,笑而不语。然后轻轻拍拍学生的脑袋,或者做些搞怪的表情,说些幽默、轻松的话语,他们便欢快地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如果学生们想要逃避任课老师的课堂,心生厌恶、恐惧,是可以显而易见的。

还有,在聆听小组弹奏、观摩组员现场解说的时候,有学生会窃窃私语,自顾自弹奏发出声音。我会说:“请认真聆听表演,保持安静,这是对他人展示成果的尊重。如果不能完成本课目标任务,那么我们的课程会继续进行下去,你们不希望延时下课吧?”“当然不想啦!”

对孩子们来说,我这个老师,时而像一位慈爱的父亲(有3次听私教课学生口误喊我“爸爸”),时而仿佛成为他们的玩伴;时而也作为一名值得信赖,彼此敬重的教练。

弹唱尤克里里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它注重营造内在活力释放的课堂氛围,不可能完全安静下来,所以我的品牌课程取名叫“疯狂尤克里里”。谓之“疯狂”,是因为我曾发现,如果孩子们刻板地、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喊出的节拍一起练、一起弹的话,不仅起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整个课堂气氛也会弄得死气沉沉、压抑无比。

实际上,尤克里里作为一种简单、易上手的乐器,适合融入大量的自学探究元素、加入自主发挥的空间。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们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信。不宜建立过分强调纪律的课堂壁垒,那样学生们在平时的常规课,比如语文、数学、外语课结束后,就可以通过弹尤克里里,来释放更多好动的能量,在生成音乐细胞的同时,感受生活的快乐甜蜜。

同时,孩子们天性好动,是需要宣泄能量的。当我们看到舞台上乐队的精彩表演,尤其是吉他手疯狂摇摆的强烈节奏感,我们根本不会诧异,也不会批评这种做法会破坏音乐会的气氛。对于课堂也一样,弹唱需要激情。我用目标、规则、反馈、自愿参与的机制来帮助孩子们树立边界意识,并任由自主发挥,进而学会技能、宣泄情感、提升综合素养。

有时,望着一个个,仿佛小猴儿似的机灵、活泼、动力十足的孩子,我的内心充满职业自豪感——这就是孩子本应该有的样子。而且看得出来,这是学成后、掌握知识点后的喜悦心情,属于孩子们喜欢的表达方式,是将内在压抑情绪、能量释放的外在表现。

他们在掌握知识点后,开始互相教授组里的其他成员。在遇到其他组来提问时,也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会,全然一副小老师范儿。

我一直推崇“赋能”的课堂组织形式。尤其是对于像音乐、舞蹈、体育等动静结合的课程。什么是赋能?就是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各个小组的力量,互相形成默契的配合,每个人都是可以施教。旨在形成韧性的组织结构,来应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这并不指缺少纪律,松散的集体。而是兼顾效率和效果,并且以效果为重的新型课堂组织形式。因为如果一味的强调按部就班听讲,那么如何解决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跟上进度的问题?如何解决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好学不饱,同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教为学帮助到他人,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再者,如何解决老师在课堂中没有提到,但学生心存质疑的问题和情形?如何解决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但被老师忽略讲解到的情况呢?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认知,明白学习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激发、培养自学能力,避免习惯性依赖这种被动灌输的填鸭模式?

应当秉持“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理念。因为面对种种错综复杂、顺应情境而变的,由知识点衍生而来的开放式问题,唯有通过小组互助、自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被发现并得到解决。

赋能课堂通过告知课堂目标、建立规则、提供及时反馈,以极具弹性的特点,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潜能,发挥集体共同学习的力量。更有效地降低每个学生因思考角度、处事方法、既往经验不同,而付出的高昂机会成本。

有的老师追求课堂掌控感,也就是习惯于指挥那种,符合控制式架构的课堂组织。而在考量实际产出效果时,往往不尽如人意(并非单纯通过书面测试来考评,学生的深入理解、应用实践能力堪忧)。实际上,课堂是由一群,有着不同个性、志趣各不相同、学习曲线各异的学生,通过简单运作规则组成的复杂群体,这个群体通过学习、共处来得以进化,增强应对各种学习情境的适应性。课堂绝对不能成为类似牢狱般的情形。

传统课堂和赋能课堂相比,前者就像大量工人组成的流水线作业,后者仿佛是能够契合敏捷的海豹突击队成员组成的小Team。前者在执行事先计划好的流程时,显得十分有效,但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互信;而后者的长处,在于调整适应能力更强,信息透明,能灵活变通地面对、处理可能接触到的任何信息——如何加以运用?如何链接其他知识点,形成网状知识框架?如何解决具体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为未来而学。

时代迭代变迁,生存环境由复杂,变为错综复杂。信息浪潮一波接一波,应接不暇。所以唯有不断升级思维通道、调整思维模式、学会筛选整合信息、学会如何高效学习,才能提高生存韧性,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原则。

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不知道如何高效学习,不知道如何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只知道在竞争中赢过别人,那么如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难道学习只有在校内封闭进行,出了校门,考试完后,就不需要再读书、深造了吗?难道学习的意义仅仅在于完成测试和升学吗?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团队荣誉感?

我们的传统学校,在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互信的文化;提升思维、提高认知水平的方面,教育力度明显不够,强调一味按部就班地灌输、重复做题、变相测试。可以看到,增加各种门类的可选兴趣课,是个好起点,但不是撬动教育变革的唯一杠杆。

回到这节课上,调音是一门技术活,要想在一节课(1小时)时间内完全掌握,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般是比较困难的。我的用意,是让学生们的思维不受课堂的局限,在基本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点后,产生回家继续研究、继续摸索的兴趣。

所以采用适时逐一辅导,穿插集中讲授的方法,才能让提问及时得到回应,学生们才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上课到现在,经过观察,我发现大多同学似乎都想得到特殊优待,都想赢得老师的关注。他们使出各种不同办法,用尽浑身解数来让自己获得关注。只要究其初衷是正向的,比如为了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我们就应当予以鼓励。况且,学生之间的融洽相处,课堂表现活跃,是认可、支持老师的表现,让我也拥有付出后的满足感。

我认为,课堂任务要有一定的、合适的挑战度,目的是让学生们在付诸相当的努力后,才能取得成果(学会知识点、完成目标),得到反馈(比如接受鼓掌、抽取勋章)他们才会有学成后的喜悦,进而产生更大兴趣。回家后不需要任何监督,来完成更多自学、选学内容。

所以,在随后的课堂展示环节,黄、绿两队用骰子决定出场次序后,我告知每一个组员在2分钟的既定时间内,完成分享讲解,并且提供了展示方法,以供选择——可以组员一起同台互相鼓励,逐个讲解;也可以组内决定谁优先上台;或者用其他方法。

刚开始,抽到先上台的黄队组员们,面面相觑,表示还没有准备就绪,对讲解不够自信。慢慢的,在我的不断鼓动、大家的掌声中,小顾同学自告奋勇的第一个上台讲解。后续同学们,也陆续上台进行分享展示。大家准时完成了第一次境界分享的任务,在各自的课堂藏宝图上,盖了第4枚小红旗印章。

这种以教为学的方法,很好地调动起大家好为人师的天性。教授讲解的过程,就是帮助自己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为了能够让小白也能听懂自己的讲解,所以每个学生在现场准备的时候,不仅要能自己顺利完成推导过程,也要弄清楚具体每一步讲解的依据是什么,以期做到不遗漏任何步骤,对语言的组织逻辑也进行考量。因此无意中增进了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回家作业,我称其为“课后练习”(因为它不是通过强制的手段,逼迫学生完成。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激励下学习后的产出。)是由基础练习+附加练习构成。

本节课的一般练习,是讲解如何调音的过程;附加练习,是弹奏《小星星》歌曲。在课堂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后,我发现在随后上传的作业视频中,无论是讲解调音,还是根据自愿选择弹奏的歌曲,完成质量都非常高。而且,这些歌曲都超过了老师给定的范围,属于自主练习,我大为赞赏。

这离不开家长们花时间帮助制作视频,配合负责的态度;也反映了孩子们因兴趣而生的,积极主动自学的意识。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