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更新。

大家好,我是答主雨墨。这个答案是我几年前闲暇时间随手一答,却没想到收到了很多正面和积极的反应。从那时起,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对于作曲家的普及的需求是巨大的,但困于自己时间有限,独自一人难以完成系统化的普及。

2020年是困难的一年,被疫情所困,我成立了一支小团队,都是热爱音乐的朋友。于是在贝多芬250年生辰,我们开始正式运营公众号。诸如此类的回答和科普将会系统性的和大家见面。

这个回答是从贝多芬开始的,因此我在此也推广一下我们做的第一期内容: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贝多芬。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宇墨寻音。

mp.weixin.qq.com/s/QRld25Q0MV6t3RvTIo_RBw

泻药。

早上在家休息,看到这个邀请,就权当自己复习功课了,可能稍微有点长,搞个大新闻。

贝多芬是个创世奇才,奏鸣曲(sonata)在他的手里才算发展成了一个展现高难度作曲技巧,演奏技巧的音乐会/教学作品,莫扎特和海顿的奏鸣曲都还没有被严肃对待到贝多芬32奏鸣曲的程度。海顿的奏鸣曲别具一格,成为了贝多芬贯穿一身的借鉴标杆;海顿的奏鸣曲的最高程度还是后期49-52那几首在英国“伦敦”时期接触更大的乐器而作的。莫扎特的最重要钢琴作品在于他的钢琴协奏曲,那是他谋生,并且作为演奏家演奏的最重要工具,而在奏鸣曲里面更多的是小规模的尝试,或者是教学而用,因此从规格来讲,相较于贝多芬,都要小一些。

早期的作品:

贝多芬跟海顿学过作曲,虽然他总是说跟海顿什么都没学到,但是他的初期作品完全展示了海顿的风格和写作方法。与此同时,从最早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就已经展示了贝多芬对这个曲式的严肃和雄心:他把三乐章的奏鸣曲扩展成为四乐章,一个引用交响乐传统的曲式。一乐章呈现基本作曲理念,想法和观点;二乐章是慢乐章,抒情,沉思;三乐章通常是dance;四乐章为结尾,曲式可以是奏鸣曲,可以是回旋曲,甚至可以更多。前期的贝多芬喜欢出set,三首一套:

op2/1 F minorOp.10/1 C minor

op2/2 A MajorOp.10/2 F major

Op2/3 C MajorOp.10/3 D major

op2和10是最重要的前期两套,他们的排列都有规律,第一首都是小调,dramatic(戏剧性好像有点意思不精准),对比大,变化多,情感丰富强烈;第二首通常是温柔一些,谐谑一些,没那么严肃和深沉;第三首则是最长,技巧要求最高,most ambitious work:op2/3 和op 10/3的难度应该是前期作品里最高的,不仅是手上的技巧,也有音乐的深度。尤其是op10/3的二乐章,是第一次贝多芬在那么早的作品里面展现了对死亡的思考,对命运的思考,甚至有一些元素和后期作品遥相呼应。

紧接着就是op 13,大家所熟悉的悲怆了。c minor是贝多芬最喜欢的调性,每到c minor不一定是最大的作品,但一定是特殊的。题外话,op 1/3是一个c minor piano trio,也是贝多芬最早驾驭这个调性的优秀作品。op.13是早期作品里面很特别的一个,而且一改前面4个乐章的传统,成为了一个三乐章的作品,成为经典。因为第一乐章的introduction部分;这个introduction的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真空,从op13直到op81a才又出现。在经历了深沉,struggle的一乐章,二乐章打破了一些音乐学家的“恶意评论”:贝多芬写不出美的旋律。古典时期作品讲究平衡(balance),二乐章则是中间点,实际上在演出的时候具有一定演奏的难度,就是如何让二乐章在一个整体中,在两个如此dramatic的乐章中跳脱出来,却又不完全听起来像一个单独的小曲子。这个乐章是非常贴近内心的(intimate)也是学生接触贝多芬音乐性的绝佳教材。

然后就到了op 14,这一套只有两首规格都不算大的作品,no 1后面是变成了四重奏,并且在四重奏的版本其实演出的效果会更好。添一句,想必是收到了海顿的影响,贝多芬对四重奏的曲式也非常的执着,有很多钢琴作品其实整一个texture就是四重奏的,比如op 109的二乐章,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听起来理所当然的顺畅而演奏起来非常的别扭,尤其后期作品,对于手是不友好的,当然了,贝多芬本人明确表明他根本不在乎是否idiomatic这件事情(尤其对待小提琴的写作上)音乐的诉求是他唯一的创作目的。

Op.22 B-flat Major是一首比较有技巧性的早/中期作品,实际上在作品里贝多芬中期的特性就显露出来:那就是专注于节奏性和motif/motives的发展。节奏性去带动整一首曲子而不是旋律性,而材料大多数由一些细节不停的变化去充实,所以这些作品你印象会很深刻,却是无法哼唱的。越往后面,贝多芬写作的中心慢慢就会从一乐章,转移到后面的乐章(3或者4),奏鸣曲式中的development部分越来越长,并且探索的调性变得复杂,用的技巧更为多变和精湛。

----------------------------我来一发分割线玩玩

op 26-op 28 我自己给的这一段定义为“exploring period”这算是一个从早期到中期转变的一个桥梁,这一段的作品贝多芬是在尝试更重各样的可能性。

Op 26是肖邦最喜欢(可能也是唯一喜欢)的贝多芬奏鸣曲。这是一个奏鸣曲,但是四个乐章没有一个是奏鸣曲式:一乐章是一个变奏曲,二乐章是谐谑曲,三乐章是葬礼进行曲(成为肖邦第二号奏鸣曲的标杆)四乐章是个回旋曲。注意,在这一首奏鸣曲中,舞曲和慢乐章的位置换了,这在之后将会成为一个贝多芬渐渐固定下来的方式。这一首也是色彩多变,内容丰富,并且是由很多截然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是一种创新。

op 27是由两首奏鸣曲组成的一个set,并且都冠上一个别具一格的标题“sonata quasi fantasia”如同幻想曲的奏鸣曲。他在这俩首里对调性,踏板,音色做了大量的尝试,声音效果是与任何一个阶段的作品都不同的,当时op 27/2就是大家熟知的月光,然而到底什么样的演奏才能还原贝多芬当时的演奏方法呢?恐怕谁都不得而知了,这也是学者们争议很大的两首曲子,尤其是月光的一乐章,我最崇拜的钢琴家席夫就指出这一乐章的texture和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中很多前奏曲的风格如出一辙,而那种幻想,浪漫的诠释无非是诗人ludwig rellestab自己个人的理解,冠上月光之名。这里讲一下,所有的标题,悲怆,月光etc,都不是贝多芬加上的,也没有经过贝多芬的授权(暴风雨和告别则不一样)。对于接下来的一首 op28田园也是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左右著名的贝多芬书信, the Heiligenstadt testment,写给他的兄长里提到他差一点就自杀了,而音乐挽救了他. 正是这一时期贝多芬的耳朵出现了问题,并首次写在书信里。而田园这种意境就是贝多芬尝试与世隔绝,选择艺术和音乐作伴来与命运抗争。

----------------------------分割线来了

在经历了尝试阶段后终于贝多芬又来了一发早期的套路。写一个三首套餐。

Op. 31在排列上把原先的第二和第一首的位置互换了:第一首是谐谑,在讥讽技艺不精的意大利交响乐团的乐器从来在吹奏时合不在一起;第二首则是dramatic one,就是暴风雨。暴风雨这个标题是出版商的人在问贝多芬的时候道,你写这首曲子有什么意象,贝多芬答就如同猛烈地暴风雨席卷而来,如此得名,所以这个标题可谓是比较贴近贝多芬本人意愿的了。op 31/3作为结尾一如既往是大规格的曲子。这一阶段贝多芬对一个奏鸣曲到底几个乐章没有一个稳定的答案,一会儿3一会儿4(不三不四?。。。)op31前两首都是三乐章,第三首则是四乐章。然而从这一手之后四个乐章似乎就稳定的变成了只有三个乐章了,直到op101,106再现。

op 49是一个两首的set,规格小,教学作品。也有传闻是贝多芬赶在截稿日期前实在是没什么东西额完成,写了两首比较简易的教学作品交差。。。有待考证。49/2是很多人接触的第一首贝多芬,实际上我本人对这首非常无感,就算是教学作品,还是选择其他的,等到日后哪一天我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完成的演出全部贝多芬32奏鸣曲的时候再来仔细研究研究到底是什么套路。。。

----------------我又来了

中期最大最有名的两手贝多芬奏鸣曲登场。

op 53,waldstein. 这是一首致敬贝多芬的赞助商waldstein公爵的大作品,我在弹这一首之前是非常反感这一首和热情的,因为实在是被弹的太多而且弹烂的太多,每一个比赛都能见到。。。然而弹了之后才发现,我的天,这种被overplay的作品真的是有原因的,伟大。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中期作品的特点,这“旋律”没法唱,但是你印象会很深刻。莫扎特甚至海顿永远都不会拿这样的套路开头,在课上一定会被暴打,然而他就是这么有时效性,马上记住。在这一首中,贝多芬开启了一个特殊的调性关系;三度。他对三度执着起来了,C major不再转调道dominant G,而是到了E major。这是宏观的三度,还有很多微观的三度。二乐章这里有个故事,最早的二乐章很长, 拿到了出版商哪里,出版商的人仔细看了之后对他讲说,你这个二乐章不太work啊,有点长,而且你的三乐章起步就是moderato,也是抒情的,中间部分冗长。贝多芬勃然大怒,娘希匹,你懂个毛线!结果叫了一群朋友来听,大家都有提到这个问题。一改往日硬刚风格,贝多芬居然最后听进去了,就改了二乐章,成为了三乐章的introduction in F major (interesting,1mvt C major to a 4th)。这个最早的二乐章成为了单独的曲子andante favori Woo 57. 我们这里以前一个博士做了一个有意思的项目,就是弹了原始的二乐章在整一首曲子里。。。真的如同出版商和贝多芬的朋友说的一样,很不work,同样一件事情做了两次,所以大家不要作大死,不要干这件事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贝多芬的这两首op 53/57 都是大作品,一乐章三乐章都有coda。waldstein最为特别的是三乐章的coda用了prestissimo的速度标记,这是非常少见的快,除了这一首的coda应该只有109的二乐章,所以我也和所有专业的人一样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有一些贝多芬的曲子到底是什么速度?如果你把一些很激烈的allegro乐章(比如热情的三乐章,告别的三乐章)过快,从宏观角度上再去弹prestissimo的乐章就会无法驾驭,而prestissimo这个标记到底是在暗示速度还是别的,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了。还有就是在waldstein出现了(不是首次)右手要同时trill(颤音)和弹奏旋律音的贝多芬变态技巧,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技巧,并且在后期作品中的非常重要的技巧,频繁出现。之前一次i应该是在同样是C major的第一手钢琴协奏曲中。慢慢练习。

在这两首大作中贝多芬写了一个我挺喜欢的小作品op 54 F major是个两个乐章的小型作品,和这两个大作截然不同,第一乐章是个安逸的小步舞曲,第二乐章是个allegretto。

--------------------割割割

在写完中期大作之后贝多芬在奏鸣曲上就休息了一下。他自己也亲眼见证了这两个作品的成功,所以到op 78中间隔了一针子,写了一些交响乐(田园),小提琴协奏曲之类的。

Op.78对我来讲是后期的开端。这个作品虽小但是非常的有内涵,也是一个有音乐难度的作品。开头再次打了那帮音乐评论的脸,甜到心里的温柔旋律,很难想象这是从贝多芬这个“糙”汉子手里流出来的音乐,这也是很赤果果的爱的流露。F-sharp Major本事就是一个很特别的调性,而这样的特性成为了后期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贝多芬reinvent旋律性。这首曲子也可以看出贝多芬的对位开始增加(counterpoint),这是后期重要的一大特征。

op 79两首是小作品。值得一提是op 79的三乐章的开头的和声,贝多芬稍作修改从G major往下降了两度到E major,这就是我们Op 109的开头了!我贝多芬是不是很机智?稍作修改就能成为一个天一个地,不得不服。

Op. 81a Les adieux, farewell, 告别 一堆不同的翻译。贝多芬对这个法文的标题非常不满,他自己给了德文的标题并且在第一行还写下了次lebewohl。这是个不是很长的重要作品。先解释下为什么是81a,因为出版商搞错了一个弦乐六重奏序号,简单粗暴加了个a,b来区别。这一首离别是写给贝多芬的赞助商和学生 archduke rudolf的,这个人应该是贝多芬最好的朋友了,著名的archduke trio也是写给他的,有很多作品都是写给他。当时正逢法国入侵,archduke要跑路,贝多芬送给他的礼物。注意一下,第一次在谱面上,贝多芬开始逐渐抛弃掉意大利文的指引,而开始使用德文,并且越来越详细。布兰德尔称这个作品是32首奏鸣曲里技巧性最特别,演奏难度最高的作品,我觉得我是赞同的。并不是说hammerklavier比这个简单,而是碰到的问题不一样,这一首在演奏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挑战,由于其多变性质,在短小精悍的材料里,两三个小节一个idea,这一点在三乐章淋漓尽致。巴伦勃依姆讲这一首曲子有一种special filter,这就要慢慢体会了。这也是唯一一个贝多芬programmatic作品,即写这个曲子时完全遵照一定意象的叙事性作品。

一乐章introduction深邃,到了allgero时候左手的意象就是奔跑的马车,第二页右手的双音臭名昭著的难。这个奏鸣曲式的一乐章不长却有一个相当长度的coda,已经像第二个development一样了。这一首在coda上后期作品的深沉,空灵,孤独一览无余。二乐章是一个三乐章的引子,标题是Abwesenheit,即absence;三乐章则是激动的重聚Wiedersehen。

op.90是一个重要的两乐章作品,后期的特点越加明显,尤其是二乐章,贝多芬从来没有写过那么长的旋律线条,甚至已经时schubert的味道,在处理的时候和处理舒伯特非常相似了。这首作品也是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到此之后,贝多芬进入新纪元,也是他人生最后的时代。

------------------------------最倒数第二条分割线

至此,贝多芬完全到了另一种那个境界,称之为sublime period。贝多芬大量复兴巴洛克传统,开始写一些难度很高的赋格,并且重新审视奏鸣曲,浓缩精华,开创新天地。这时候他完全聋了,真正成为了直面命运的勇士,在我心中这样的贝多芬已经脱离了凡人的境界,事实在他在后期的思考确实是超越时代的,对于哲学,他阅读了康德,对于宗教他接触了很多神秘学,甚至印度的婆罗门,虽然他从不是任何一派的教徒但是他阅读了大量的宗教书籍;因为他一个人与世隔绝,生活在自然当中。并且采用了很多自然的意象。总之,这一时期的贝多芬已经回望op2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

op 101-111这五首后期作品都是hammerklavier sonata,只是106被称作为hammerklavier。这个直译其实就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钢琴。在101中第一次出现了low E,以前的琴只到F,贝多芬特意标记了那个E,并非常自豪。Op 101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非常短(这也是后期的一个特点),删除了大量他认为不必要的材料,升华了奏鸣曲式。老实说贝多芬这样开创性的举动没有得到继承是一件遗憾。无论是是舒伯特,布拉姆斯都没有这么做,唯一有这样想法的应该是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彻底打破了乐章的界限,但是对于奏鸣曲的浓缩都不如贝多芬来的彻底。二乐章是一个march,三乐章为引子,四乐章是回到了一乐章的旋律(这也是创举)然后展开了一个赋格。(虽然写的赋格真好,苦了演出的同学们,祝愿大家记忆都solid,演出从来不断,一把辛酸泪)

Op.106是一个怪物。这里就不提太多细节,因为这个最长最难的作品真的可以写出100页的paper来。首先是这个作品可以是个4乐章或是5个乐章,看怎么定义。其次贝多芬对赋格的运用越来越纯熟,把development彻底变成了由赋格的区域。还有引出一个问题,就是装饰音到底从upper neighbor开始还是principle note开始,贝多芬在后期的作品里非常的不统一,需要演奏者们自己得出理性的答案。(109三乐章很清晰提示了on principle note,111则是upper neighbor)。最后讲出一个大家学琴路上的问题,车尔尼练习曲。车尔尼练习曲的目的是单纯的提取贝多芬32奏鸣曲中的技巧部分进行分层分难度,没错,臭名昭著的599,849,299,740都是这个目的。把他全部练完,讲道理可以完成106的所有技巧,然而作为一个长期diss车尔尼的我,觉得这件事只是理论上成功,现实中要完成106,靠车尔尼是没什么卵用的。也建议往后的学琴朋友们放弃车尔尼,肖邦在他的课上暗示车儿尼之类的练习曲和学习这件乐器没有任何关系。

109,110, 111是同时开始的,不再像以往一样用一个op number成为一个set。109是贝多芬对人间的留恋和对爱情的向往(包括101,the immortal beloved),110是沉思,111是对命运的最后反抗。109一乐章是最短的一乐章,henle的版本第一面就是整一个exposition,第二页到第三页的开头就是development,之后第三页就是recap,第四页的哪一点4行(?手头没谱子,是4还是5行)就是coda,包含一个chorale。二乐章是一个quasi scherzo只能说,四重奏的样子,prestissimo的速度,左手旋律la so fa re mi是一个经典series,勋伯格之后引用。三乐章则是一个变奏曲,音乐细节都表明这是致敬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E M-G-sharp Minor-Csharp Minor的调性变化在哥德堡中也有这种关系。第五个变奏也是清晰哥德堡变奏的影子,席夫称之为一个弥撒里的credo。

110是沉思。如果109最后一个乐章结尾不要听,直接接到110的开头A-flat Major,你会发现好像这两个曲子根本就没有分开,是一体的。(当然演出的时候不要作死。。。)110的一乐章充分展示了贝多芬后期非人的一些写作,那些个琶音变种,根本不符合手的规律,而且要在p的强度下完成那么紧凑的连奏是很困难的,最重要的是你到台上,一定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最后提一下赋格,就如同巴洛克作曲家做的一些事情,他用了inversion,第一个赋格接上一段arioso之后把整个赋格旋律颠倒一下,再来一发。听起来真的很酷,很有效,again,苦了演奏的人。

111真最后的挣扎了。这里出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是第32首奏鸣曲,贝多芬是有意让这一首成为最后一首吗?还是巧合?我个人的理解是从111的最后是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贝多芬直到自己的生命即将到了尽头,这就是他最后的呐喊了。C minor,他最喜欢的调性,最为结尾。最后提一下开头,和106一样,不要cheat,不要拿两个手去弹,一个是台上真的看起来太明显了,第二个贝多芬写这些非人的跳跃的时候虽然很反人类,可是他不是自己不知道,他这两个开头很明显就是要演奏者从物理层面就能感受他的音乐的struggle,一旦你很轻松的用两个手完成,你的音乐自然就已经丧失了一定的intensity。

------------------------最后割一刀

没想到bb了那么多,哇哈哈,真是搞了个大新闻,希望对题主有帮助。每一首我都简单的聊了一聊,如果对其中细节的一种还有想法或者有东西要交流,不妨留言私信都可以。

文字太多,多有纰漏,希望多担待。手边没有乐谱和书,可能有错误,如果发现了,请指正。

最后,贝多芬是一个不容遗忘,并且还没有人能超越的伟大作曲家,但愿大家能够多聆听音乐,发现他的哲学和思想。任重而道远。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