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是以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形式。

工尺谱最晚于晚唐五代已产生。其音高符号,属于首调唱名法(当然也有用固定唱名法),如“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等等。它的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以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

工尺谱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一般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节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来记写,一般是1/4的节奏,有实板与腰板两种形式:实板是指与乐音同时打下的板,胺板则是在乐音发出前或后打下的板;一板一眼就是一个板与一个眼合成2/4的节拍;一板三眼就是一个板和三个眼合成的4/4节拍;加赠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昆曲的南曲中才有,大致相当于4/2节拍。

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出现一种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弦索十三套》。

工尺谱的传说

古时人学唱歌或器乐,没有谱子,靠的是口传心授,一句一句的跟着学,这很费时间。工尺谱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记曲方法,它的发明却有这么一个传说。

唐代,江苏有个裁缝名叫梁正康,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他的弟子中,学音乐的比学裁缝的还要多。可教音乐比教裁缝可就要辛苦得多,一句一句地口授累得梁正康叫苦不迭。唉,要是能象裁逢一样有图可循就好了。

梁正康有一学裁缝的徒弟名唤张生甫,勤奋好学,天天坚持背诵“量尺”口诀:“上尺、中长、合、四叶”,这时,梁师傅多半在练习吹笛。日子一长,张生甫不知不觉的把口诀合着师傅的音乐唱起来了。唱了几日,梁师傅猛然大悟,这不是可用来记谱吗?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师徒两人一起反复琢磨,以笛子为校准器,得出“上尺中长合四叶”七个音名,从此,这种“工尺谱”就在民间渐渐传开了。

梁正康创造工尺谱仅是一个传说,但在敦煌千佛洞藏有工尺谱,说明这种记曲方法早已存在。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