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台湾流行音乐组合“s.h.e”三个女生娇滴滴的声音唱出了一段非常悦耳的古典音乐旋律,没错,那是著名的莫札特《第40号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的旋律。

流行音乐引用古典音乐的旋律,或者在流行音乐的编曲中加入二胡之类的传统乐器,似乎很能体现流行音乐时尚、创新等“优点”。可是,你发现没有,其实流行音乐却是比较保守和缺乏新意的,琅琅上口的简单旋律和几套不变的节奏,一首歌曲用不着多久就会听腻,多数流行音乐就像是一部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影片,看了几分钟的内容就大概能知道结局了。

而传世的古典音乐,放在作品产生的年代来看,几乎都可以说是创新之作。巴赫宗教作品独特的和声、贝多芬交响乐中激烈的情感斗争主题、斯特拉文斯基芭蕾音乐中极富个性的“不协和”旋律在当时都是极为前卫大胆的。缺乏创新的音乐作品很少能流传下来。古典音乐的乐句、和声是复杂多变的,除了有唱词的歌剧、神剧和一些所谓的“标题音乐”外,大多数作品都没有十分明确的主题,完全依靠各种乐器奏出的独特音场来激发听者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对同一首古典曲目的解读可以有千万种。

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现在听流行音乐的人的确比听古典音乐的人多。

古典音乐离我们并不遥远,除了流行音乐经常借用古典音乐元素外,在集各种时尚元素为一身的手机上,古典音乐的旋律时时被播放出,《1812序曲》、《卡门》、《圣母颂》等都是被经常选择的手机铃声曲目。

也许有那么一个专家说过:欣赏古典音乐是高雅的,能充实我们的生活。这话虽然不错,但是对于那些想听些古典音乐的朋友来说,却是极为愚蠢的宣传。“高雅”、“欣赏”、“充实”之类的词汇加重了听者心理上的负担,让人觉得听古典音乐就象是一件关在房间里苦思冥想的可怜差事。这无疑会让终日奔忙、身心疲惫的现代人对古典音乐产生抵触情绪。

相对于流行音乐,虽然不少古典音乐作品(如马勒的作品),演奏时间很长,强弱快慢都在不停的变化,流畅悦耳的旋律也不一定时时都有,但对于初听古典音乐的朋友来说,这些冗长沉重的作品是根本不需要听的。

而恰恰是不少电台、电视台,在专门介绍古典音乐的时候,放的却是一些不太轻松的作品,忽略了一般听众注重曲子的旋律和播放时间要短的心理需求。如果您作为普通听众把自己所知道的古典音乐曲目说出几首来,相信很多朋友会提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首充满了思考、反省、胜利的作品有着极大的气势,经常出现在不少广播剧、电视片和电影里,反映人物命运的坎坷,其无论是从音乐角度,还是从作品的内涵看,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是古典音乐的入门必备曲目。不过,这个著名曲目也给普通的听者带来了不好的刻板印象:古典音乐仅仅是在个人受难时需要激励一下自己的东西而已。

其实,听古典音乐完全可以不用带着这么多心理负担的。作为一位古典音乐入门者,一开始也不需要懂得什么是快板、行板,什么是交响曲、协奏曲,什么是古典乐派、浪漫乐派之类的专业术语,由“音”而“乐”,不妨先带着一颗快乐的心来聆听一些轻松的曲目,你会很快发觉古典音乐精妙的乐趣。如果这能激发你探索的欲望,那就太棒了!随着你聆听范围的扩大,就象寻找美丽的桃花源,古典音乐的瑰丽世界将会逐一呈献在你眼前。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多是优美、欢快的,特别是他的钢琴协奏曲、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夜曲和上面提到的交响曲等,都是古典音乐入门非常好的选择曲目。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相关的演出和唱片也越来越多,相信随着“莫扎特年”的到来,您定能走近古典音乐,发现它的魅力,感受它独有的纯净、朴素、快乐和美丽。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