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画的那么多个麦草垛,明明都画的都是草垛,有些构图还那么相似,为什么还要区分色彩?

笛子茉莉花独奏_好一朵茉莉笛子曲普f调_茉莉花笛子曲

(顺带一提,上面这张给我的感觉就特别C大调)

笛子茉莉花独奏_茉莉花笛子曲_好一朵茉莉笛子曲普f调

好一朵茉莉笛子曲普f调_茉莉花笛子曲_笛子茉莉花独奏

笛子茉莉花独奏_好一朵茉莉笛子曲普f调_茉莉花笛子曲

好一朵茉莉笛子曲普f调_笛子茉莉花独奏_茉莉花笛子曲

好一朵茉莉笛子曲普f调_茉莉花笛子曲_笛子茉莉花独奏

你看同一个场景,类似的构图,调整了光影对比,笔触,色彩,饱和度……却能展现如此不一样的效果。

调式也是一样的:就像不会有人去问,『白天的草垛调色比较容易,为什么还要专门画夕阳西下时的草垛呢?不应该以好画为基准么?』一样,调式对音乐性极其重要。

所以为什么C调也可以弹出一模一样的旋律还要弄成D调呢?

因为,色彩质感不同。

就比如题主问的这三个调,

(对我来说)

C调是橙色

G调是红色 ,而且又亮又厚

F调是紫色 ,还散发着夜晚盛开花香(让我能和味道联系起来的调式不多,F调却非常浓郁)

我个人弹奏的时候,调式还会影响到心脏的律动。

比如bB调会让我的心揪起来,

#F则有一种在草原上行军的感觉……

当然了,根据曲目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我对各个调式的基本印象,基本为此。

我想演奏音乐的人都多少能懂我的意思,

不,应该一般人都会多少有这种感受,

无论是自己唱歌的时候,听别人唱歌的时候,看他人演奏的时候。

——只是大家心中自己营造的世界观不一样罢了。

优秀的作品却能将自己的世界观中的能量传递给听者演奏者……

所以调式是

艺术家创作的世界观的一部分

都是草房子,干嘛要调那种刁钻的颜色?直接用挤出来的颜料不好么?

都是这个旋律,干嘛一定要用指法刁钻影响演奏准确度的E,直接用和弦使得上手劲儿的C不好嘛?

不好,

因为我想感受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冬雪之上。

——————————————————————————

PS:有的人估计会说

答主,你说的这都是玄学。

科学证明,调式自带色彩那都是脑听,都是音乐界的星座学……

NO NO NO

我作为琴童合格为保证,我也好我身边的钢琴小伙伴小提琴小伙伴,都有和我一样的体验:而那个时候我们非常小,根本接触不到系统的乐理知识,外界信息渠道也没像现在这般发达。『调式自带颜色』什么的,无从自己瞎想象,瞎BB,瞎装13:就是大家共有的体验。

只是大家感受到的不同调式的颜色不一定相同。

(我曾经和我小学同学就C调到底是橙色还是绿色吵过架的)

这和科学乐理没有关系,和『莫扎特希望这是蓝色的,你偏要说是白的,这不瞎扯么』也没关系。

这就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共感觉:

不同的调式就是会营造不同的氛围——整体调高了半个音,就是会有不同的氛围。

这个很好理解吧:颜色的变化说白了不也不过是波长的变化而已么?

但那又如何,我仍旧在#FFAEB9中闻到了甜美的果香。

我仍旧在D调上找到了那片郁郁葱葱的草原。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