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作品曾经饱受争议,一般人听起来会觉得:这不就是跳舞专用的“蹦擦擦”吗?但历史上哪个伟大的人不是饱受争议的呢?

研究起来,他的作品带有很多历史特色,注入很多个人情感,这要和他的经历结合在一起去感受。

网传弗雷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的西部,但这一消息并没有得到100%的证实。当地的洗礼记录显示这位作曲家是在2月22日出生的,但肖邦的父母说是出生于3月1日。

肖邦6岁时便开始作曲和写诗,并且在8岁时就举办了个人的第一场公开音乐会表演。这并不让人惊讶——他的母亲就是一位钢琴老师,父亲会吹笛子、拉小提琴。

音乐会给人力量,灵感,治愈,考研的时候喜欢上了小提琴的声音和罗威的钢琴随笔。一家优质伏特加制造商借用了作曲家的名号作为通用品质的标志。他们伏特加酒的卓越并非受到市场上其他伏特加品牌的启发,而是从肖邦打破界限的高超技艺中汲取的灵感。

肖邦非常喜欢巴赫,他敦促他的学生每天练习巴赫来锻炼手指,并用数学音乐去锻炼学生的头脑——他是一位深沉的,热爱思考的好老师。

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于1830年,写于第一钢琴协奏曲之前,但是却在第一钢琴协奏曲之后出版,令人困惑不解。

尽管在1831年10月肖邦才抵达巴黎,但是他再未回到波兰故土。他对波兰的思念,让他写出很多至今经常被演奏的动听曲目,可见一斑,他的心一直和波兰联系在一起,他是个善良有责任感,爱国的战士。有一部叫《钢琴家》的电影中,大概能感受到当时钢琴家那种颠沛流离,听肖邦练习曲中的《革命练习曲》能感受到他寄托在其中激荡深沉的情感,在这座城市,他与一群伟大的作曲家包括门德尔松、柏辽兹、李斯特等建立了友谊。

作为在巴黎定居的生存之道,肖邦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人脉关系网,他会给这些人上钢琴课赚钱。有意思的是,肖邦非常不好意思问学生要钱,所以当学生把钱放在壁炉台上时,他都会把视线移开。——根植于内心的谦逊,富有家国大爱的男人。

从巴黎回来的路上,肖邦遇到了他父母朋友的女儿玛利亚。他坠入爱河并想与她结婚,但是婚礼由于肖邦的病情推迟了。他在离开德雷斯顿的那天早上写下了“告别圆舞曲”,两人的关系就此结束。

肖邦的“一分钟”圆舞曲并非是一分钟,只是形容它短小,因为它持续了60秒左右所以称之为“一分钟”圆舞曲。嗯,差不多,138小节的音乐需要一分半到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去演奏,肖邦的出版商便起了个这个绰号。

肖邦由于健康原因被迫推迟了婚期,但健康一直是个持续存在的问题。消息在华沙四处蔓延,人们坚信这位作曲家1835年已经去世了,因为他的身体实在太糟糕了。

1836年,肖邦与一位名叫乔治·桑(George Sand)的小说家相遇后,与她发生了一段漫长而激烈的恋情。她说叫乔治·桑是为了在一个不看好女性作家的社会中引起注意——她的真名是Aurore Dudevant。可见,肖邦的爱与追求是这样的——为了社会和国家,永远饱有热爱,具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当肖邦访问马略卡岛时,他遇到了麻烦——如何才能带上他心爱的钢琴。这架由著名的普莱耶尔公司制造的钢琴被海关扣留了下来,从1838年10月20号到1839年的1月4号。最终乔治·桑同意花费300法郎将这件乐器保释出来。

肖邦绝大部分的音乐都是钢琴曲。他为钢琴写了59首玛祖卡,27首练习曲,27首序曲,21首夜曲和20首华尔兹。

肖邦终其一生写了大约23首波洛涅兹(一种波兰舞蹈)。最著名的代表莫过于《A大调军队波洛涅兹》《降A大调英雄波洛涅兹》。类似大部分的肖邦音乐,绝大部分的波洛涅兹都是钢琴独奏作品,但是《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大波兰舞曲》是一首乐队作品。

肖邦于1849年逝世,很可能由于肺结核的缘故,享年39岁。肖邦安葬在巴黎佩雷拉切士公墓,旁边就是他的朋友——作曲家Cerubini。在他的葬礼上,奏响了莫扎特的安魂曲。(莫扎特一生所创造的音乐一直是乐观积极的,即便是在他穷困潦倒时,听他最后写的安魂曲就好像他能感知到自己的人生即将结束一样)每个伟大作曲家的一生似乎都被一种悲剧色彩笼罩着,他们的一生本来就是一首动人的歌篇。

既然音乐可以使人共情,那么就闭上眼睛,不急于下定义,评判,用心去感受,不像舒曼的自由流派,受当时历史和现实的约束,肖邦的作品偏古典保守,给人很多即兴发挥的空间。

罪犯和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喜欢生活本身的样子。

音乐和微笑可以让生活不止有柴米油盐,沉浸在这个不被打断的过程里,思考,慢慢行走,汲取力量,坐在钢琴面前,从五线谱中、历史背景中、音箱中、还原那时那地的肖邦,试着感受他的视角,好或坏,对或错,都不再重要。

肖邦的钢琴曲_钢琴曲肖邦圆舞曲_钢琴曲肖邦即兴幻想曲

钢琴曲肖邦即兴幻想曲_钢琴曲肖邦圆舞曲_肖邦的钢琴曲

肖邦的钢琴曲_钢琴曲肖邦圆舞曲_钢琴曲肖邦即兴幻想曲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