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岁末,采访途中接到台湾林谷芳老师发来短信邀文,主题是纪念我们共同的好友——已逝笛家俞逊发先生。

2005年,香港深秋,我与俞逊发先生对谈;而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玉笛声。

两毛钱买来第一支笛子,俞逊发先生开启了与音乐长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他一生挖掘和开创了十七种新的吹奏技巧;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研制口笛,并用口笛吹奏了《苗岭的早晨》,风靡全国;之后,由他创作、改编的《秋湖月夜》、《琅琊神韵》、《妆台秋思》、《汇流》等乐曲,极具人文高度。

1993年,德国的唱片公司请俞逊发先生录制一张主题为《太极》的唱片,要求即兴演奏。怎么用笛子来演绎《太极》?而且是即兴演奏。录音师说:“我在录音室边上等着,您说什么时候可以了,我们就开始录音。”

俞逊发先生端着一杯咖啡,站在窗边,望着窗外漫天飘舞的鹅毛大雪。当时夜色已深,路灯下面已没有人迹。他看得出神,感觉自己仿佛走了过去,与漫天雪花融为一体。他回过头来,跟录音师说:“可以录了。”这张唱片后来获得了1994年德国的金唱片奖。

2005年,我与他的对谈,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访谈

在访谈尾声,他吹奏了一首他最爱的《琅琊神韵》。吹到一半,我已泪流满面,他也吹不下去了……我隐约感觉到俞老师是用尽他全身最后气力在吹奏生命的绝响。那一霎,我们四目相投、泣不成声。俞老师这才告诉我:他已身患肝癌末期,演出结束之后,他明天马上就要回上海做手术,但能否下得了手术台,谁也不敢保证。他原计划“以从艺五十周年音乐会”作为句点,从此淡出艺坛,专心从事音乐研究及教育工作。可造物弄人。

正因为感觉时间不多了,他才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手术的间隙,坚持到港参加“南北大师喜相逢”音乐会。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访谈结束,我紧紧地握着俞老师的手说:“您千万要保重,我一定会去上海看望您的。”可没想到,这一别竟不复再见。

八年过去,我仍时常感怀。每每听到俞先生的唱片,都觉得再好的录音都抵不过那次现场的即兴演奏。

林谷芳老师曾有诗云:“本许横吹穿黄岳,忍将神韵断琅琊;秋湖孤光自兹去,一笛千古有谁接?”每当他的《妆台秋思》响起,我总会情不自禁忆起俞逊发老师一袭青衫、静心吹奏的身影。遥问玉笛何处落,一笛千古有谁接?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