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赏析 作者华彦钧以“二泉映月” 为乐曲命名, 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 泉清月冷的意境, 听毕全曲, 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江苏无锡惠山泉, 世称“天下第二泉” 。 作者华彦钧以“二泉映月” 为乐曲命名, 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 泉清月冷的意境, 听毕全曲, 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 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 随后在徵、 角音上稍作停留, 以宫音作结, 呈微波形的旋律线, 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 1) 。 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 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 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 打破了前面的沉静, 开始昂扬起来, 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 2) 。 进入第三句时, 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 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 情绪更为激动。 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 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 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 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 随着音乐的陈述、 引伸和展开, 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 其变奏手法, 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 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 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 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 而是为了深化主题, 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 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 从 pp 至 ff。 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 用弓轻重有变, 忽强忽弱, 音乐时起时伏, 扣人心弦。 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n) 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 的代表作。 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 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 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 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 深夜回归小巷之际, 常拉此曲, 凄切哀怨, 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 时的情景: “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 对门的公园, 被碎石乱玉, 堆得面目全非。 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 在惨淡的灯光下, 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 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 背上背着一把琵琶, 二胡挂在左肩, 咿咿呜呜地拉着, 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 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 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 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 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 , 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 , 后来在杨荫浏...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