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个话题很有意义:

1, 对不同的调有不同的感知,这件事情是存在的,不是"玄学"。

2, 这种感知有可能还存在一些共性。

3,这样的研究可能会为音乐创作提供更广阔的思路,产生更优秀的作品。

现象:

一,很多人对于不同的调都有不同的感受。

如,

在我编的这首曲子里,我用降e小调(朦胧)来表达回忆,用e小调(清透)来表达回到了当年的真实感,最后一句转到1=B(秋天的,中年的)来表达现在已经都不年轻了,对结局有一丝期待。

对于本题目,我的感觉是:

A大调是“激”

C大调是“洁”

D大调是“明”

F大调是“普”

G大调是“丽”

(产生这个感觉的前提是我生活在现代,听现代流行音乐长大,最常听到的是十二平均律。)

除我以外,也有其他人对于“不同的调有不同的感受”。

例1,在一些音乐作品中,作曲家会使用不同的调来表现同一主题或同一系列。例如下面这首:

分享 贺西格 的歌曲《嘎达梅林》xiami.com/song/1770861374 (分享自@虾米音乐)

音高的相对关系始终不变,绝对高度变化了:第1段主音在G, 第2段升到C,第3段升到F, 调越来越高,情绪也越来越高涨。如果不同的调给人带来的氛围感受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那么这样移调的表达就没有意义了。

例2,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一个人说话情绪激动的时候,他的音调也会不自觉的变高,似乎这样更能表达出说话者的情绪。如果是很熟悉的人,他一开始可能一言不发,但是只要他的音调起的比一般正常说话的音调高,听的人也能感觉到异样。

例3, 比如在下面这个回答中,一位有绝对音感的同学描述了他对于音高变化的感受:

“现在乐队大多调442 原先我一直调440的 好难受毕竟我真的听了那么多年440 But确实高一点会更亮一点”

zhihu.com/question/26845652/answer/66255612

例4, 即使没有绝对音感,也有人能够对于不同的调有不同的感知。比如耶鲁大学的公开课有一个系列叫做《聆听音乐》,其中有一节课,有一个学生是乐团指挥,他没有绝对音感,但是却能够准确的听辨出绝对音高,而且是在没有标准音的参考的情况下。

他的方法是:把当前听到的这个音和他熟悉的某一首有相同主音的音乐作品联想在一起,根据音乐作品命名中的“**调”,来判断当前声音的绝对音高。

那么,在没有绝对音感的情况下,他是如何能够准确的回忆起一首作品的整体音高呢?显然他不是通过记忆频率得来的。排除了这种物理层面的记忆,那么只能是对调的感觉的记忆了。也就是说,他对于不同的调是有不同的感觉的。而且他的感觉非常精确,半个音的误差也没有。

例5, 我自己也是相对音感,我无法单独的听一个频率就说出它的准确音高。但是我能准确回忆出一些熟悉的曲子的绝对音高。比如我要唱一个E,我就先在脑子里想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组和弦,挑出第三个音,就是E。我顺着回忆直接唱,唱出来的就是E. 听其它的音高,我就要通过这个E来对比了。

这个回忆的方法是:连同音色、和声、强弱等各个因素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回忆的。一旦唤起记忆,里面的音高就不会有误差。这就好比,让你记忆一个红色的帽子,只要你不是红绿色盲,你也绝不会把它记成绿色一样。

人与人的敏感程度不同。可能一些人能感知到的,另外一些人感知不到。一些比较大的差异能感知到,而一些比较细微的差异没有那么敏感。无论如何,只要有人能够感知到,咱们不妨保留一份好奇。多听听他人的声音,就有可能知道更多真相。

二,对于不同调的感知可能存在共性。

关于这点,我参考了其他朋友的回答,其中

@虎皮纱 的回答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调性色彩还和西方人信仰的基督教有关系。在巴洛克时期他们真的搞出过这么一套调性色彩情绪理论。所以那时候的创作也带给后人很多影响。

D大调大部分表现庄严、荣耀。

A大调比较母性,圣母玛利亚的感觉。

F大调比较清新,青春。

bE大调富丽堂皇。

C大调就是比较单纯明亮吧。

f小调有象征死亡的意义。”

在知友 @鸭鸭 的回答中,我发现我们在有一些声音/色彩通感上,有相似的感觉。

比较明显是我们对于D大调主和弦的感觉一致。有一些是色彩倾向一致,但明度饱和度不同,比如A,a。

不太一样的是只出一个单音我是没有色彩感觉的,一定要有了两三个声音,才会有色彩出现。

由此看来,共性确实存在,那么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性?这些都很值得研究。

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有一点粗浅的看法。

---

成因分析:

1,生理的共性。人们对于一些固有的频率存在一些共同的感觉。比如现代钢琴A3~A4的这一段频率,和一般大部分女性的说话声音在同一段,音色也比较像,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声音。相比较钢琴A1~A2这一段,就要感觉轻盈些。

例如汤普森钢琴教材里有一首《青蛙大合唱》,用不同的音区来表现各种大小青蛙,就很形象生动。

2,文化共性。同一时期同一文化下的人群也会对某段特定的频率产生特定的感觉。比如我国每年9月18日拉响的警报声,总是会让我们联想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如果一个声音的频率段与之相同,那么音色越与之接近,就越容易激发我国人对于那段历史的相关联想。

3,语义特点。由于C调的适应性较强,常被大量运用于各种音乐中,经常都能听到,因此C调渐渐成为了一种隐秘的标杆,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这个基础上使用其它调,就会不自觉的与C调对比,产生不一样的氛围感。

在西方音乐中,这个氛围感来自于主和弦与C主音大小调的对比;在中国音乐中,则来自当前宫音与C宫的对比。

补充说明:古文今义,关于“误读”。

在其他回答中,有知友提到:由于古今律制标准不一样,同一首作品在古代和今天演奏出来的音高是不同的,但是今人的氛围感觉与古人是一致的,所以移调不影响氛围感知。

我认为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1,古人与今人对同一个作品是否感觉完全一致,存疑。古今感知不同的这一部分评价很难被流传下来。也就是说,即使当今移调已经部分改变了古时氛围,今人也不一定知道。

2,古今律制虽略有调整,但各音频率的比例关系大体不变,由这种比例关系带来的听觉美感大致相同。古今氛围感受中相同的这部分评价,容易流传下来。

例1,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在创作当时,A标准音的频率可能不是现在的440,但是和声各音级之间的频率比例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例如 I 级频率 :V 级频率的比例大致是1:1.5不变,以此类推。

由此,基于和声比例而产生的关于月光的意象和情绪,古今解读大致相同,这个解读就被流传下来了。

但是由于标准音高不同,文化语境不同,古时还有一些与今日不同的释义,由于无法被今人理解,也就不再流传了。

移调或许确实已经改变了一些氛围感觉,只是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

例2,咱们中国的古人写唐诗,用的是当时的古音,后来语音改变了,但是平仄归档,声韵归类,大体上还是遵循了一定的规律在变化。今人虽然已经完全无法用古音读唐诗了,也仍然能用今音读出押韵的美感,也能站在今人的角度解读出古诗在当下的意味。

3,虽然古今感知不尽相同,但并不是与古人创作初衷完全一致才叫“正确”。也许对于古代律制来讲我们现在确实移调了,但是移调以后的作品仍然在当下产生了意义,引起了共鸣,这又有什么的错呢?

例如我们现在用“囧”字,往往是用它的表情含义“窘迫”,“尴尬”。而古人在创造它时,本意是想表达闪闪发光。虽然古今意义差了千万里,也并不影响现代人用它现在的含义来准确传达自己的意图。

古人基于他当时的环境下创作出艺术作品,他有他的创作意图;今人基于当前的环境下解读这个作品,我们也有我们的理解。即使我们解读出的作品,并不能100%的还原他们的创作意图和时代感受,这也并不影响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欣赏作品,解读出它在当下的意义。

所以,就算是他创作的时候,他们那个时代的频率标准与我们现在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或许这种偏差会导致感觉可能不同,那又怎么样呢?感觉不同,不代表感觉不存在。

---

研究方法:

解决了上面这个问题,可以看到,如果要探讨共性,前提就是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同一律制标准下探讨。因此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在当前。

具体的方法,可能也是题主正在做的,就是收集不同的人对于这些不同的调的感觉,慢慢的去总结当前的人的一些感觉共性。或许也可以帮助现在的作曲家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这也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意义。我希望有这种感觉的你,可以勇敢的把你的感觉说出来。我们每一个人贡献一点小小的力量,也许就会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

它不是什么玄学,不要害怕喷子。有些人武断否定一个他不了解的领域,这并不能证明他强大,只能凸显他自大。没有营养的言论,终究会被历史淘汰。实实在在的为人们做点事情,才是人生的意义。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