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现象我也注意到了,虽然没有专门统计过,但仅凭本人极为感性的听觉经验而言,个人觉得确实如此。

至于原因嘛,我自认为倒也比较好解释,那就是不同乐章所采用的曲式结构所致。像奏鸣曲式或者回旋曲式这种大型曲式,很容易发展成相当大的规模,因此时常采用这种曲式的首尾乐章便在长度上具有天然优势。但是舞曲乐章往往采用的是(复)三部曲式(更早期的舞曲甚至还有二部曲式),个人认为这种曲式在发展音乐内容方面相较于以上大型曲式具有先天“不足”,并不擅长容纳篇幅更长的音乐。(ps:这里的“不足”并不是说这种曲式不够完善,或者用了这种曲式的音乐就不好。当作曲家追求结构简洁、短小精悍的音乐时,用这种曲式当然是合适的。)以下是我的分析:

不妨来对比一下奏鸣曲式和复三部曲式。

奏鸣曲式的结构为: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舞曲乐章最常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为:

||: A :||: B A :|| (Fine.)

||: C :||: D C :|| Da capo al fine.

看似后者比前者更复杂,但其实奏鸣曲式中每一个乐部的复杂程度都可能远超整个复三部曲式。

先说奏鸣曲式,其中呈示部就至少分为主部和副部两个段落(虽然也有单主题奏鸣曲,但至少根据音乐性格和调性对比仍能划分出这两个段落),有时还会在两者之间加入连接部,副部之后还有结束部,这些段落有着非常大的容量,拼合在一起更是一个庞然大物。更不用说展开部并没有明确的结构划分,理论上作曲家可以天马行空地安排这一乐部的内容,不但可以充分发展呈示部的既有素材,也可以适时地引入新的素材,整个奏鸣曲式中里最具发展潜质的乐部莫过于此。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奏鸣曲式的展开部与其说是展开部不如说是一个插部,但到了早期浪漫主义时期便迅速膨胀成一个庞然大物了。以下两首交响曲第一乐章展开部的篇幅长度对比可以充分体现这种现象:

至于再现部,不少内容都是呈示部的重复,当然作曲家为了避免过多的重复引发审美疲劳,有时也会予以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也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看到,奏鸣曲式本身很容易成为一个巨无霸,特别擅长容纳大规模大体量的音乐。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大型曲式也具有相似的特点,比如回旋曲式和变奏曲式,它们甚至都不构成封闭,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曲式,理论上能无限发展下去。虽然古典主义时期以来,作曲家笔下的回旋曲往往不会像巴洛克时期那样ABACADAEA……疯狂循环,但至少每一个字母所对应的段落还是有潜力发展成奏鸣曲式乐部的规模。

相比之下,复三部曲式则显得“小巧”很多。图示中的字母ABCD在古典主义时期不过是一个乐段,像A和C这样具有呈示性质的段落甚至可能只有八小节,包含两个四小节的乐句;B和D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质,但也完全无法和奏鸣曲式展开部那样一个庞大的乐部相提并论,可能也就是比A和C多几个小节或者多一倍而已。下面用一个实例予以说明:

这首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正是一首中规中矩的小步舞曲,以复三部曲式写成,其中图示中ABCD段的小节数分别为8、8、8、12,可以说是非常典型了。

到了古典主义晚期,四乐章套曲中的舞曲乐章逐渐由小步舞曲演变成谐谑曲,速度更快了,但是结构依然没有太大变化,因此相比两端的庞然大物则更显得仓促了。贝多芬早年的一些音乐可以为例,比如:

当然为了解决这种不协调,作曲家也是浑身解数,比如有的曲子里面会让三声中部重复出现,像中年贝多芬和舒曼都这样做过:

靠重复把结构撑大似乎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毕竟会有审美疲劳之嫌。或许只有打破舞曲风格音乐原本对称、平衡、方整的结构,在复三部曲式中彻底摈弃以构建乐段来进行创作的思维,才能让ABCD每一个段落都具有奏鸣曲式乐部的规模吧。到达这一层的作曲家有晚年贝多芬和舒伯特:

在这种情况下,舞曲乐章不再像是快慢乐章之间的“过门”,而有了自己独立而完整的存在。音乐结构被扩充得不再像复三部曲式,甚至所谓“舞曲”的名称也沦为了一个用来摆设的标题,因此才会有后面各种“谐谑曲听起来不谐谑”“幽默曲听起来不幽默”之类的问题。

浪漫主义时期以来,由于结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所以作曲家把某个乐章写得过长或者过短我认为不再是内部结构的原因,而更多应该是基于多乐章套曲整体布局的考虑。

除此之外,奏鸣曲式和复三部曲式还有一点区别,那就是两者虽然都可以在其结构两端添加引子和尾声,但奏鸣曲式使用引子和尾声的频率远高于复三部曲式,也是导致舞曲乐章往往较短的原因之一。

最后再补充一下:虽然问题问的是交响曲,我的回答也都局限在交响曲的范畴进行讨论,但其实诸如奏鸣曲、各种重奏等四乐章套曲中的类似现象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解释。

以上就是本回答的全部内容。作曲四大件中,本人最不擅长的就是曲式了,因此文中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