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优秀的中国职工,不怕风雨雷电去劳动,我们是光荣的中华职工,不怕艰难险阻去劳动。”近日,由石棉县总工会职工张蓉生作词、该县文化馆职工张艺凡作曲的《中国职工之歌》成功入选《中国优秀歌曲百首专辑》。

在歌曲入选的同时,这对父女文艺工作者进入了更多观众的视野,在他们作品的创作背后又有怎样的音乐故事?

父女合作

谱写新时代中国职工之歌

“歌曲应该反应时代的主题。”谈到《中国职工之歌》的创作原因,张蓉生说,创作于1947年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工人的精神面貌。21世纪以来,工人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环境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却没有一首与之相关的歌曲。所以,张蓉生决定为当代的工人阶级创作歌曲,展示他们的智慧与勤劳。2012年,张蓉生开始了《中国职工之歌》的歌词创作。

张蓉生今年56岁,工作30余年,对工人阶级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悟;同时他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自学了口琴、小提琴、小号、萨克斯等多种乐器。在创作歌词的过程中,不管在哪里、干什么,只要脑海中有了创作灵感,他便立刻掏出纸笔将它们记录下来。

然而,好的歌词还需要被反复推敲。歌词草稿完成后,张蓉生把它交给了乐理学专业毕业的女儿张艺凡谱曲。张艺凡读着歌词,双手不由自主地在书桌上打起了节拍。

“我们配上进行曲的调子试一试。”张艺凡说,看到老爸写的歌词,她瞬间就有了灵感。

“歌词要朴实一点,以小见大。”“旋律要激昂,彰显出中国职工的力量。”从开始创作到送审的一年间,张蓉生、张艺凡父女反复琢磨,有时间就讨论,最终决定《中国职工之歌》为进行曲风,采用人声四声部合唱。

从凑合的组合

到亲密无间的合作

“我们的合作,是从迫不得已开始的。”张蓉生说道,在创作《中国职工之歌》之前,父女已经有了多次合作。

2007年张艺凡大学毕业,自己完成了毕业作品曲调创作。为了使歌曲完美,张艺凡四处找音乐人填词。

然而事与愿违,经多方寻找,却没有合适的音乐人愿意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作词。情急之下,张艺凡不情愿地让父亲帮忙填词。不曾想,父亲所作的歌词正符合张艺凡的心意。

在2009年全国首届村歌大赛中,父女合作创作了《祝福歌》。凭借此歌,张蓉生获优秀作词奖、优秀村歌奖;张艺凡则获得了十佳作曲奖、优秀村歌奖。他们共同合作的歌曲《爱的呼唤,让我们在一起》、《黄果柑妹》、《棉城大舞台》、《真我风采》、《石棉好人》等分别在中央电视台7套、省、市县电视台展播并获奖。

据介绍,《祝福歌》是依托石棉县木雅藏族的音乐元素,收集整理后,创作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石棉好人》创作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表达了对石棉援建者的感恩;《好人啊,好人》是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向救援雅安的人们表达感激之情的歌曲。

“作为音乐人,要为时代而作,为时代而歌。”张艺凡表示,父女二人不仅要创作出好听的歌曲,更要挖掘出家乡的“文艺宝藏”,呐喊出时代的“正能量”。

有了这样的共识,父女二人的创作更多地着力于石棉的发展,家乡的感人事件。

“我们还将继续合作,尽自己的努力为石棉、为雅安创作好歌曲。”父女二人表示,现在只是创作合作的开始,在未来的路上他们还将继续努力挖掘身边题材,创作雅安好歌曲。

记者 杨瑞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