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睿雄的母亲也被许多书友所熟知,她是大庆市作协副主席刘莉,她介绍说,周睿雄是9岁开始学琴的,她觉得孩子小时候都喜欢玩,学什么都不愿意坚持。所以不管学什么,还是看家长的引导,也看家长的恒心与毅力。从周睿雄学萨克斯的第一天开始,她好像就认定了这是此后必须坚持的事,每周要留出一天时间陪儿子学琴,雷打不动。也许是她的坚定影响到了周睿雄,儿子也从未动摇过,即使是遇到瓶颈时。她觉得让孩子学一门艺术,家里最重要的是氛围,因为强行让孩子学,效果也不会很好。她从小就喜欢音乐,但出生在“会战年代”,小时候没有这个条件。她怀孕的时候就听音乐,不知道是不是胎教的原因,周睿雄学起来非常快。2005年,刘莉曾写过一篇《家有琴童》的文章,里面写到:漫长的学琴之路,之所以没有感到过丝毫的痛苦,是因为把陪着儿子练琴当作了她的一个营生,说得严重点是她的精神支柱。至于儿子能不能够成为演奏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他一起走过的这些日子使母亲充实而快乐……每晚七点,家里如约响起琴声,母亲会把擦地这样的力气活留到这个时候干……如果琴声结束了,母亲还没有干完,她就会央求儿子再吹一遍,要是先干完,就会拎着抹布冲到他面前当他的指挥……结束时把抹布抛向空中嘴中大喊一声“好”,然后又扮演观众热烈地鼓掌(在电视里看到国家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在上课时就像这样)。这时周睿雄虽然嘴上说母亲有病,但他心里还是十分受用的,他会延长练琴时间,如果是星期日,他还会把伴奏带找出来,一首接一首地吹,他可以连续吹上几个小时,开一场家庭音乐会。母亲偎依在沙发里,微闭双眼成为一个真正的享受者……“她个人有个理念,就是孩子学艺术,不仅是让孩子学会一首曲子,或者掌握多难的艺术技巧。其实学艺术的过程,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多年风里来、雨里去的练习,可以磨练孩子的恒心和毅力,还能使他在团结合作等方面有综合性的提高。艺术课与语数外是同等重要的。艺术是种表达方式,孩子多一种表达方式,长大后内心就多一个宣泄的出口。”刘莉说,审美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