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这个标题是不是过于引战了。。

回到正题。首先,好不好听是主观比例很高的感受,任何人都有不太爱听的乐器

而不得不说,觉得唢呐比较吵的人是比较多,说明他的确有这个特性,那么我们试着分析一下人对“吵”的认知,以及这个特性的产生缘由。

吵是什么?某种意义上,只要主观不愿意听到的声音,都可以认为是吵,但我们现在并不需要讨论这个,我们要讨论的是能客观引起“吵”这一感受的音色。我们可以从声音的波形出发。当然,想要完全理解,需要大量的前置知识,如果感兴趣,可以搜“泛音列”概念,可以学到不少东西。这里直接讨论表层现象,人耳听起来最纯净的音色波形是正弦波,他的音色像没有任何气流噪音,更为饱满的笛声,而偏向锯齿波、方波或其他看起来更尖锐的波形则听起来音色会逐渐饱满、丰富,以至于杂乱,最后反而听起来扁而吵。实际上,人对音色的厚薄亮暗等特性比较主观,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并且他也并非根据特性产生通向线性变化,有时候,很可能是U型反转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波形越是尖锐,利用傅里叶分解,可以看到构成它的谐波就越多,包含越来越多的高频,对于人耳来说,就是越来越吵。往细了说,波形不仅有尖锐与否的特性,还有各种奇形怪状,对应的是泛音列的结构和强度分布,不同组合各有不同的效果,细说又是万字论文,现在只讨论波形非常接近三角波的唢呐音色,三角波的特性就是谐波极为丰富且强度高,听起来要素过多,不是单纯的尖,而是杂。

而唢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音色,首先是由于其双簧片发音结构导致的,同一起源的双簧管亦是如此,其特点就是哨片振动频谱丰富,尤其是双簧片耦合了更细的管体,带来更多高频内容,因此听起来声音非常燥。但是,通过调整乐器的内径、哨片材质、形状、长度和厚度,都可以一定程度改变其音色,再加上吹奏者利用嘴唇接触哨片的控制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泛音,是可以让音色相对圆润的。感兴趣的话,搜索早期肖姆管到双簧管演变的演奏效果,就会发现通过设计如何让音色逐渐改变。而唢呐和肖姆正是由源中东的共同祖先,苏尔纳(唢呐就是当年的音译)发展而来。早期传向西方的苏尔纳和唢呐音色比较像,同样明亮且吵闹,因为其传播优势,非常适用于民间、野外。不可否认的是,民间其实很多人喜欢这样吵闹的音色。不说唢呐,锣鼓他不吵闹吗?二胡相对提琴,竹笛相对长笛,也同样音色更燥一些,但就是有很多人更喜欢。而后来随着西方的分支逐渐室内乐、宫廷化,自然开始探索让音色变得更为柔和的方式,而唢呐并没有这方面需求,所以基本还是保持原样。其中,唢呐和双簧管的区别包括:哨片更粗短、更厚、更软、吹时含的更深、管体锥度更大,往往音更高等,这些都是能引起主观听起来更吵一些的特性,反之,则更圆润。

至于发明之初的用途,基本无法考据,但大多数乐器最早期都和狩猎、祭祀有关,如果从这个角度考量,实际上和现代乐器特点关联较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哪怕当初就是用来学鸭子叫用的,现代他仍然是一个受不少人喜爱,正儿八经的乐器。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