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八号探秘人

编辑|八号探秘人

前言

我的祖国》是一首富有爱国主义情感的曲子。

它源自一首声乐作品,后来由著名作曲家蒋泓教授改编为钢琴曲。

这首曲子以朴素而真诚的旋律,生动地描绘了抗美援朝战士们对祖国的深厚热爱。

而正是由于演奏技巧和踏板的正确运用,才使得钢琴曲《我的祖国》中的曲式与和声达到了创新。

可演奏者应该如何表达这些情感变化呢?

声乐改编与钢琴曲分析

要知道,不同形式改编的声乐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离不开乐曲内部的结构美。

所谓结构就是指乐曲的调式、曲式、和声等等在乐曲内的运用以及它所发挥的作用。

而蒋泓改编的钢琴曲《我的祖国》不仅保留了原有歌曲的特色,他还在这基础上运用了变奏的形式,使得乐曲旋律更为丰富。

先说《我的祖国》的原曲,它是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全曲调性统一为F宫调式,4/4拍。

除此之外,它的形式还是采用我国民歌特有的起承转合的手法。歌曲共分为AB两个乐段,A段先是由女高音引出,旋律婉转、优美,B段采用合唱的形式,旋律磅礴、激昂,这样的手法让AB两段在旋律的走向上有着鲜明的对比。

主歌部分的(1-9小节)A段为2 2 2 3的非方整性乐段。乐段由abcd四个小乐句构成,先是由女高音速度稍慢的领唱主歌部分,旋律优美,歌声细腻亲切。这会让旋律层层递进、形式更是环环相扣。

不过在写作形式上,作曲家采用的是“鱼咬尾”,即前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作为下一乐句的第一个音使用。这样会使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再加上乐段在结束时的F宫调式与开头形成的首尾呼应,让主歌段的旋律既有联系又富有变化。

B段是以合唱形式演唱的副歌部分(10-18小节),是由2 2 2 2四个乐句组成的方整性乐段。副歌部分与主歌部分有着明显的对比,尤其是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旋律和形式,展现出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壮志豪情。

乐段的一房子结束在C徵上,然后歌曲继续反复演唱,直至经过三次的反复把旋律推向尾声;在二房子的结尾部分是以主调的主和弦为收拢性终止全曲。

蒋泓改编的《我的祖国》是一首变奏曲式钢琴曲。作曲家可以新创主题、多个主题交替出现来贯穿音乐的始终。当然他可以只有一个主题,之后在保持主题的基础上加以自由发挥的不同形式变化。

显然本曲属于第二种。

全曲只有一个主题,在主题的框架上添加了许多装饰的变化、调式和声的变化以及音型的变化等等而展开的一系列变奏。

曲子的一开始是引子部分,引子以散板的形式展开,作者开门见山地用五个琶音和弦作为动机,接下来的一连串十六分音符随着左右手相互交错在高低音区来回转换,使听众们沉醉其中。

a作为主题延续了引子部分琶音的形式,在旋律上没有使用过多的装饰而是安静简洁的阐述主题。

作为伴奏出现的b部分,其左手是分解和弦的形式,而右手则是极具民族风格的主旋律,自由细腻、温柔且深沉地描绘了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本曲的第一次变奏,作曲家采用了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常用的写作手法“合头”,就是把主题旋律放在左手,以八度的形式阐述主题,使其显得更饱满。

至于主题旋律,却隐藏在看似是十六分音符伴奏的右手上,而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曲子的元素更加丰富。

同样在第二变奏也运用了“合头”的手法。右手大量的使用和弦琶音巩固主题,细腻深情具有感染力;左手的一次次十六分音符向水流一样跑动,把曲子推向高潮,让曲子更加具有张力。

等到了华彩部分,作者便使用了大量的加厚低音、柱式和弦以及三连音,这样就像是进行曲一样把曲子推到了顶峰,让织体更有张力。

尾声又是以散板的形式出现。首尾呼应,柱式三连音和弦的层层递进,使音响效果更加宏伟震撼。

声乐与钢琴改编比较

我国改编曲取材广泛,大部分的调式调性都会采用五声音阶或者五声加偏音的七声音阶。

而作为西方的乐器,钢琴能流传到中国至今甚至还被发扬光大,离不开我国作曲家的“中西合璧”,即在传承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的同时把西方的写作手法融入其中。

蒋泓教授改编的《我的祖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全曲以C宫调式开始,以主调五个柱式和弦琶音表明动机,紧接着后面出现主调的分解和弦,直至将C宫调式延续到主题。

从主题开始,旋律上不仅保持着我国民族的音乐形式,写作手法上也可以看到许多西方的内容,不过在和声走向上还是以C宫调式的五声音阶为主,至于第6、8小节中右手出现了B和升F两个偏音,让和声内容更为丰富。

在变奏一开始将C宫调式转到F宫调式。而F宫调式都是以左手的五声音阶进行,用八度的方式加深主题的印象;但右手同样是以F宫调式为主要框架,在主干上加了许多装饰以及偏音将主题隐藏其中。

在乐曲的第二次变奏中又进行了一次转调,是采用合头的方式在降B宫调式加偏音上进行的。右手以主和弦、左手以主音共同开始,主题一次次转调推动曲子的发展。

在华彩和尾声依然保持在降B调上,运用大量的三和弦及转位来推进旋律的发展,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运用二度和七度导致音程的不和谐。而三和弦的使用在音响效果上气势更磅礴,听觉上效果更饱满,从而把全曲推向了高潮。

本首钢琴作品虽然改编自声乐作品,但是在作品的旋律上和原曲一样感人至深,体现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但是两首作品又存在许多的不同。

首先是调式上的差异。原声乐作品全曲都是F宫调式,调式统一;而钢琴作品是以C宫调式为主调,在第一变奏时转到F宫调式,第二变奏时转到降B宫调式,并以降B宫调式结束全曲。

其次在曲式分析方面。原曲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主歌细腻婉转,副歌气势磅礴;钢琴作品则是一首变奏曲,以多次对主题加花似的变奏推进音乐的发展。

最后是和声的运用。钢琴作品的华彩和尾声部分,作者在原声乐作品副歌旋律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的柱式和弦与三连音使旋律线条更加饱满,力度记号为“ff”“cresc.”的反复出现,使作品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钢琴演奏技巧与指导

首先在曲子刚开始时,作者给出了“节奏稍微自由”的演奏标记,而引子部分是由散板的形式展开。

在弹奏几个琶音时,手腕要放轻松、指腹发力,小臂带动手腕跟随指腹轻柔摆动。除此之外,左手的琶音也要弹奏清晰;而双手一起弹奏时更要注意左右手的节奏,从左至右弹奏,双手层次分明,声音细腻且清晰。

之后出现的连续十六分音符左右手互相交替,在练习时需要慢练。指尖发力的同时注意左右手的连贯性跑动,过程中不要出现缝隙。在练习时可以尝试慢练高抬指和前后附点的演奏方式使声音均匀连贯。

而在第一次出现主题时,旋律声部是在右手。这里的旋律线条是优美的、如歌的,因此要注意右手的触键问题,避免声音尖锐强硬没有美感。

简而言之,就是要用指腹弹奏轻柔落键,同时注意右手上方的每个连线;左手还是以琶音为主,轻柔均匀、避免每个琶音最上方用大拇指弹的音过于响亮。当然左手的音量要跟随右手的旋律走向做出变化,突显右手旋律。

但即便是到了分为四个乐句的第二主题乐段,所有的旋律依然在右手。弹奏这里时不要过强,声音安静且清晰。

至于左手的连续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声音要弹得连贯且均匀,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但在17小节处又出现的左右手琶音,弹奏时需要做一个渐强,把声音顶到一个最高点,与前面形成对比。

直到变奏Ⅰ,旋律才主要放在了左手上。以八度形式出现的左手,加厚低音会使旋律线条更加饱满。演奏时手指要用力、触键要深,但手腕不要僵硬,这样的音响效果浓厚且深沉。

而右手的织体看似是伴奏,但实际上却隐藏了旋律线。在弹奏时右手手指不要抬高、指腹贴键弹奏,才能让声音清晰连贯。等到双手一起弹奏时,再让两条旋律线一强一弱形成对比。

变奏Ⅱ的开始标注了Largo译为广板,弹奏时的速度不宜过快。右手的琶音作为旋律声部,左手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右手突出旋律线条、左手跑动清晰均匀。

本曲的华彩和尾声部分用了大量的三连音柱式和弦,三连音层层递进把音乐带到高潮。演奏时要用大臂带有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三连音要弹得紧凑结实,由弱到强,体现出音乐的张力。

在尾声部分,避免手指手腕的疲劳,在这里可以贴键弹奏。即手指不要太高、手腕保持平稳,让声音集中从而使旋律流畅。

踏板运用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作为钢琴中重要的一部分,踏板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而合理的使用踏板既可以润色琴声、使旋律更流畅,同时也能够提高乐曲的整体表现力。

然而在实际钢琴演奏中,踏板的使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过尽管它再没有明确规定,但也不可理所当然地乱用。弹奏时要结合乐曲的旋律线条、强弱等等音乐记号来做出相应的踏板调整。

在钢琴曲《我的祖国》中,蒋泓教授已经很明确的将踏板记号标记在乐谱中。而虽说本曲只用到了延音踏板,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也切记不即时换踏板会声音浑浊不清。

由于本首作品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乐曲,旋律线条很明显,有大量的连音线标记,故而在弹奏中要避免换踏板过慢。所以在连线与乐句之间,要注意踏板的使用,避免乐句旋律浑浊。只有踏板与双手紧密配合,才能保持旋律线条的清晰与稳定,从而让作品富有歌唱性。

但就算是运用踏板能“锦上添花”地帮助演奏者使琴声更优美,但演奏者也不能过度依赖踏板,在日常练习中还是要提高手指的弹奏技能。

钢琴曲《我的祖国》以朴素真诚的旋律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抗美援朝的战士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乐曲的主题一次又一次的以不同的形式编排,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些川流不息的江水、沁人心脾的稻花香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

蒋泓教授的改编沿用了原曲的主要表现手法。故而即便是改编曲,但也没有丢失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质,甚至还表达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尤其是乐曲中大量琶音的使用,让音乐更加优美。

再加上华彩部分的柱式和弦以三连音形式层层堆叠,使音乐显得更有张力,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表达了战士们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

结语

毫无疑问,《我的祖国》的钢琴改编是一项精彩的艺术创作。

只因它成功地保留了原声乐的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而作曲家蒋泓在曲式与和声方面的创新发展,更是为这首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

显而易见,巧妙地运用变奏形式,可以让音乐更为丰富和深刻。

除此之外,钢琴演奏中的技巧和情感传达的完美结合亦是极其重要的。

毕竟倘若能做到如此境界,定然能够使观众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和情感。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