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胆试试来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喜欢吉他、吉他中最喜欢古典吉他,可以说就是巴里奥斯让我真正喜欢上古典吉他了。所以虽然其他作曲家pdf、MP3欣赏了不少,但唯独买了巴里奥斯的作品全集,基本听遍以后,选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继续听、继续听、直到最后有许多曲目我感觉自己似乎那种喜爱就不会厌倦。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总之我想以一个巴里奥斯吉他音乐的年轻业余爱好者来扯一扯~

先说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我觉得他的作品风格覆盖比较全面:民族、浪漫、巴洛克样样俱全。既有下里巴人(至少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吉他音乐是很有益的)、亦有阳春白雪(马上想到《祈求上帝之爱(最后的颤音)》)。当然练习曲也是很棒的(音乐会1、2)。

再说他对吉他指板、音色的开发:非常充分。(看谱最直观)技巧、和声丰富、指法给力(不知道怎么形容,可以想见巴里奥斯应该是个超大手!)

综上二者,他对古典吉他、古典吉他音乐的贡献是巨大的。

而且我觉得巴里奥斯有相当多的好听的作品。(好听这个概念很主观,以下的对比都很主观,所以我没有放在上面的黑体字中。可能这是我目前理解的好听,或许年岁增长口味会变,而且这种好听会成为练琴、深入欣赏音乐的动力,所以我觉得好听很重要。)

以下标准可能会让我觉得好听(单独一条我不一定会喜欢,如果占有多条,那我肯定超喜欢!):

1)旋律优美。这是最直接的感受,第一遍听就被吸引的往往是因为这个,但如果只是旋律出彩,这同样也最容易让我疲倦。

2)和弦丰富。这种感受虽没有旋律那么直接,但仔细听后会觉得,没有它,旋律的光芒要黯淡许多,可以说喜爱吉他的很大原因在于它便携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和弦,它的共鸣箱产生的旋律和和弦的组合效果远胜过一般的小型乐器。

3)富有层次。如果经过上述两条还活在我的常听乐单中,那么这一条可以说是最后才感觉到的。我对“层次”的理解是

· 既有纵向(不同声部)。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爱的罗曼斯》是有一定难度的,原因就在于三声部右手处理的不同,很微妙也恰是古典吉他的魅力所在。

· 又有横向(音乐有前奏、主题、间奏、变奏等)。可以从这个角度对比一下《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和《森林之梦》。

以下两点纯属扯淡!

4)时常适中。虽然这一条感觉不那么重要,但有的时候又觉得很重要。我觉得《大教堂》、《森林之梦》7分钟已经是我常听曲目中比较长的了,而除了《泰雷加《泪》的变奏曲》超过10分钟,基本巴里奥斯的作品在6分钟以下,大都在3~5分钟。适当的长度我觉得不会让人疲劳(可能这也是我喜欢吉他的原因吧),而且我觉得所有吉他作品中,“小品”数量比较多,也是主流的欣赏曲类,吉他不知道是否在乐器界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吉他主要不就是小品嘛”。

5)切合标题。巴里奥斯的作品基本都是标题音乐,少数的非标题音乐(什么Op. x, No. x; 某大/小调体裁名)也是在朋友兼出版商帕格拉(Martin Borda y Pagola)的劝说下才改名的,但我觉得音乐听的时候、每个人感觉不一样,自然听者就会有主观感受,所以撇开感情的音乐的确是纯粹的音乐,而巴里奥斯啊?你说是吧!(多浪漫啊!)怎么可能撇开感情!所以说他的曲目打动我,音乐的感觉与标题的完美结合不可忽视。

下面我想就上面几点具体聊聊我眼中的巴里奥斯的曲目。

1)Tua Imagem(你的面影)、El Sueno de la Munequita(洋娃娃的梦)是典型让我觉得一开始好听,但感觉比较单调,以至最后不想再听的两首曲目。

2)《森林之梦》我很想说说,但我估计我说不好哈!这是一首长达7分钟的轮指为主的曲目,但我并不觉得它让我有厌倦的感觉。(最后单独来说它)

3)《祈求上帝之爱(最后的颤音)》、《Vals Op.8 No.3》、《Vals Op.8 No.4》、《Vals de Primavera》(春天圆舞曲),《c小调前奏曲》是让我觉得越听越好听的几首曲目,现在还扯不出来。。。。。

4)《花样的朱莉亚》(Julia Florida)、《告白》(Confesión)、《在你的心旁》(Junto a tu Corazón)、是我觉得浪漫气息有点小爆炸的三首。不愿多说,唯一想说的就是中间一首,我特喜欢曲目中用3、4弦弹的旋律,既不是1、2弦的轻盈,也不是5、6弦的凝重;而是3、4弦恰到好处的深情。因为相比《帕格尼尼24》、《野蜂飞舞》那样的急板,我觉得中慢板更有助于听者来欣赏古典吉他音色之美(我觉得这是古典吉他的最大魅力)。

5)《圣诞颂歌》(Villancico de Navidad)感觉若不是中间的变调可能我也会像1)那2首一样,总体还比较喜欢。

6)《飞旋的乐章》(Canción de la Hilandera)、《沉思》(Contemplación)也是轮指曲、但感觉没有《森林之梦》的惊艳、华美与幽静;也没有《最后的颤音》那样的深沉,总觉得有点一点一般?

上面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曲目,还有许多就不列举了。但感触最深的还是《森林之梦》。如果说《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让我领略到轮指的魅力,那么《森林之梦》就是那首直接捅破窗户纸,让我真正进入古典吉他世界的曲目。或许以后我也会厌倦,但它让我有一种真正一下子喜欢上的感觉,即便它不是古典吉他界公认最棒的曲目(如果有的话)。

下面开始最后的扯淡。

关于我眼中的《森林之梦》

首先,它一上来的前奏很优美,上来的反复在最后一小节上有一个变化:第一次是以12品泛音的G(I)和弦、第二个是以C4的B(离调哈~)和弦结尾,这让接下来的Em(V)和弦非常自然,前奏在一小串拨奏中结束,可以说这一小串拨奏既在音色上丰富了曲目,也让人觉得点到即止恰到好处,不知道算不算准备“梦境”哈(强行关联一波标题)

接下来两个分解和弦进入主题。主题的轮指和其他轮指曲目一样,三声部行进,前面基本都是主和弦和属七和弦交替,这我倒觉得没什么亮点,不过从第二次重复的变化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而61小节这种三声部齐上行更给我一种升腾的感觉,然后回到主和弦,这种感觉,就是听起来非常舒服。

吉他曲爱的罗曼斯_吉他独奏罗曼斯_罗曼斯吉他谱

接下来通过一连串地低音在属七和弦戛然而止,然后最令我心动的这么2分半钟终于来了。(间奏~回原调)

D7和弦戛然而止之后是间奏。第一个音符是空灵的泛音,在此刻与之前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静谧、幽美的意境。接下来这一段高把位的中音旋律我很喜欢,我觉得巴里奥斯厉害的地方之一就在于他在这里用3弦来表现间奏的旋律,而把伴奏放到了高音,既丰富了全曲的音色,让3弦也有当主角的机会,之前一直机关枪一样的1、2弦做了配角。3弦比1、2弦的音色更厚实、却不像5、6弦那样过于深沉,我觉得用来表现安静的间奏恰到好处、既丰富曲目音色、也切合主题。

间奏同样是重复一次,在第二次中寻求变化,下面是连续的分解和弦推到了一个最高音17品A,然后一串三十二分音符在D7和弦收尾。

然后自然地转到g小调,小调自然色彩黯淡。小调部分的轮指旋律是全曲轮指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但不知道如何形容,或许我更喜欢小调的黯淡吧。

再次回到主和弦时,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感觉曲目起起伏伏、一波三折终于回到了原调、也预示着全曲进入尾声。其实最后几小节都是主和弦,但旋律是一直轮指上行的,我觉得这比单纯单音主和弦上行,有一种慢慢收尾、结束,好像梦逐渐醒来一样(强行关联主题)。

纵观全曲,音色丰富(充分开发了吉他的指板的弦),旋律优美而富于变化,层次鲜明。我最喜欢间奏和变调部分。我觉得主体部分的轮指虽然不那么出彩,但没有它,就衬托不出间奏和变调的高明。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就是——惊艳。

最后我想说,塞戈维亚对巴里奥斯并不友好,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巴里奥斯在去世后数十年内无人问津,直到威廉斯等大师向世人展现了巴里奥斯的魅力。我想,总管古典吉他演奏、古典吉他作曲、古典吉他乐器技巧的开发、世界亏欠巴里奥斯这位大师太多,演奏、欣赏巴里奥斯恐怕是我们今天古典吉他爱好者能做的一点微小的工作吧!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年轻的业余爱好者的一点点想法,也想听到更多专业的见解与客观的评价!

初次长回答,语无伦次请见谅!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