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一曲清丽优美的民歌《茉莉花》,唱红了大江南北。

民歌《茉莉花》曲名“鲜花调”,明清时传唱于江浙一带。军旅作曲家何仿采集六合的民歌整理而成《茉莉花》,后被大众熟知,成为经典之作。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精神传到苏皖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淮南区党委向全区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文艺大众化”,意思是要向人民大众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学习民间艺术。

同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开展宣传工作。当时14岁的何仿是剧团一位年轻的文艺战士,除演戏外,他走访当地民间艺人,向他们学唱民歌、学习“跑旱船”,来丰富剧团的演出节目,使其更接地气、更富有战斗力感染力。

一天,何仿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位民间艺人,不仅吹拉弹唱是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在一间茅屋里,何仿找到了那位艺人,艺人热情接待了这位新四军小战士,并问何仿有没有听过《鲜花调》。何仿摇了摇头。艺人说,这歌在道光年间就有人唱,很好听。说着他便拉着琴,高唱起来:“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何仿顿时被婉转悠扬、优美动听的民歌旋律迷住了,当场就请艺人教他唱,还一句句地记下了曲谱和歌词,临走时,按照艺人教他的方法准确地唱了出来。

《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毕竟来自于民间,创作上不免有些粗拙。何仿觉得如果对《鲜花调》作一些改编,会更好。考虑再三,他将原词中茉莉花等三种鲜花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字改成了“我”字,还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形成了既具有鲜明民族旋律特色,又包含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

1957年,已是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修改后的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茉莉花》体现了何仿在学习民间艺术、搜集加工整理民歌方面的突出成就。

“茉莉花香”飘出国门是在1959年,《茉莉花》在维也纳歌剧院唱响。在这之前,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旋律上又进一步丰富,歌词更加朗朗上口,在维也纳演出得到高度赞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已然成为“中国名片”。后来,耄耋之年的何仿在接受采访时说:“《茉莉花》不是我个人的。对于南京来说,它是六合人民的;对于江苏来说,它是南京人民的;对于全国来说,它是江苏人民的;对于世界来说,它是中国人民的……”

茉莉花洁白、质朴、纯粹,多像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胸怀。(作者:韩文)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