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描述一件事,你大致能想象得出来,鲁迅、古龙、意识流的乔伊斯、或者钱钟书他们会写成什么样子;韩寒自己承认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是模仿钱钟书《围城》的语言风格,在行文上措辞的使用、比喻技巧等方面,对比下《围城》与《三重门》就能看出来。文风的区别是有一些标志性特点的,音乐上也一样。

影响乐曲风格的,有音阶、节奏、速度、和声、织体等等因素。

你可能看过一个短视频,一个弹钢琴的小伙先演奏了一遍《浏阳河》,再换成小调式演奏,浏阳河的主旋律立马充满了日本风格。其实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改为小调式演奏,也变成了强烈的日本风格。音阶是有非常强的风格区别标志的。如果自然大调只用五声音阶1 2 3 5 6 就是我国的民族调式了,民乐风格就很强烈;而日本的民族调式采用1 3 4 6 7;印度音乐调式的音阶采用1 2 3 4 5 b6 b7,犹太民族调式采用 3 4 #5 6 7 1 2,而爵士蓝调音阶采用 1 2 b3 4 b5 b6 7。在ipad上苹果有个APP,叫GarageBand,里面有个功能就是挑选民族调式后,键盘上没有了黑键,一个八度内的7个音(5个音)就是选定的调式音阶,你随便弹一些旋律,就是满满的民族风格。采用不同风格的音阶,就能让旋律充满某种调性风格。

然后就是节奏了。探戈音乐的节奏非常明显,你在跳探戈的时候,教练会念“慢-快-快-慢”,节奏中大量的节分处理和有规则的节奏循环,就呈现了探戈的舞曲风格。你去看一下华尔兹、波尔卡、摇滚、摇摆、DISCO,都是有特定规律的节奏循环。

速度,这个就不多解释了。

对和声的运用。最最明显的,你去听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和肖邦的钢琴奏鸣曲左右是怎么处理分解和弦的,然后再看看流行钢琴曲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左手分解和弦,你就知道差异在哪里了。在莫扎特、海顿时期,含有增三、减四音程不和谐和弦用得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的审美情趣变化,不和谐和弦的因素使用得越来越多,音乐的色彩也越来越丰富,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估计放到莫扎特时代是要被人骂死的。

织体。织体包含纵向和和声运用与横向的曲调进行。像在巴赫时期是复调音乐的巅峰时期,几乎每个时刻都至少同时有两条旋律在进行,进入到古典主义时期,则主调音乐崭露头角,印象主义通过音乐的细节对比,比如强弱、长短等等,整体营造一种氛围,这也与其他作曲流派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致如此吧。一种风格,在采用的音阶、节奏、速度、和声、织体上面,都会有一些明显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抓住这个特点,很多旋律的都能改编成这种风格。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