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5号,创作于1878年,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此生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与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落日、融冰的小河、幽渺暗淡的早春,在列维坦的画中,在屠格涅夫的笔下,俄罗斯丛林田园中的风光郁郁勃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回荡着神秘莫测的天空与大地的交汇之声。而在用灵魂去感受十九世纪俄罗斯自然的广袤和秀美的艺术家中,柴可夫斯基算是一个。他像爱音乐一样热爱大自然,常常在大自然中找到幸福和写作的灵感。心灵敏感、细腻,才更加能深刻体会到音乐的触动,自然的美也需要细腻的心灵才能很好地捕捉与欣赏。柴可夫斯基喜欢自然的一切,不管它是晴空万里,还是阴云密布,他甚至写过一首很美的小诗赞扬铃兰花。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柴可夫斯基在瑞士日内瓦作短期修养时,那里清新温馨的春天气息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在异国他乡完成了这首协奏曲。这首作品运用俄罗斯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充分展现了主题小提琴精彩、完美的演奏技巧,同时还体现出管弦乐的丰富表现,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由于这首乐曲是柴可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可是这首乐曲当初并不受世人欢迎。当时的维也纳乐评家汉斯利克是这么形容《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有那么一阵子这首协奏曲还算是音乐,比例恰当,而且不无才华。但很快地,野蛮占了上风并一致支配乐器直到第一乐章结束。小提琴不再是演奏出来的,它被硬生生地拉扯,被撕裂粉碎,被击打得伤痕累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使我们第一次产生了这样可怕的想法,就是音乐也可能玷污人的耳朵。”柴科夫斯基经过这一次磨历,终生再也没有碰过小提琴协奏曲。在这部作品中,一些不寻常的音调,深刻的戏剧性和感人的抒情诗,虽然一时不为人们所理解,甚至招来一些非议,但它最终还是逐渐地吸引了广大音乐界的注意和欢迎,成为俄罗斯和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古典范作之一。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这首乐曲成为最受欢迎和倍受推崇的作品之一,成为检验小提琴演奏家水准的试金石。

第二乐章:行板,g小调。第二乐章采用三部曲式,相对于第一、第三乐章显得柔和而伤感。它像一首美妙的小型浪漫曲,一篇率真、朴质无华的抒情诗。如果说,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在于柔和、抒情的形象同活跃和时而是英雄性的形象的轮番交替的话,那么,相反地,第二乐章则保持着情绪的统一,整个乐章满是温柔和抑郁,虽然有点伤感,但它始终是非常亲切的。乐章开始时有一小段简朴的乐队引子,接着独奏小提琴(带弱音器)便在乐队的非常透明的伴奏背景上,格外轻柔地奏出乐章的基本主题,它的旋律进行悠缓而情深,一直流入听者的内心深处。行至中段,情绪稍稍有变,音乐变得有些激动而开朗,仿佛欲言又止地宣泄着内心的压抑。这种对比并不强烈,它依然保持原有的抒情气质,也不丧失忧郁的色彩。最后,独奏小提琴静息下来,但是音乐并没有结束,不间断地转入最后的乐章。对于北方人来说,近些年来冬天的记忆和雾霾是密不可分的,纵然流行趋势年年不同,但各式各样的口罩,是冬天大街上可以预料的季节性装扮。每年到这个时候,也是北京这种北方大都市“乡愁”最为浓郁之时,南方人自有故乡的山清水秀可供怀念,对于北方土著来说,也禁不住惦记起歌里唱的、电影里演的远方的蓝天白云和清新空气。不知道北京的疫情還會

萨克斯奏鸣曲第一乐章_g小调奏鸣曲萨克斯_小奏鸣曲萨克斯

笼罩多久,但生活总要继续,也许有了这些美妙的音乐会有一点点不同。不是吗?!部分文字选自《三联爱乐》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