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懂琴,跟着琴童酒窝一起练琴的亲子共学妈妈。

酒窝是4岁整开始学琴的。教材是小汤3本+大汤2本,车尔尼599,849,299,740,中间还要练哈农和其他课外的曲子

上课的流程是:(主课)

基本练习:从单个手指,到音程,和弦,再到哈农。每次大概15分钟左右。上节课内容新课内容

(在上主课时,基本练习和新课内容中会带一点乐理知识,但主要的乐理,视唱练耳都是在专门的综合课上学习的。)

目前酒窝5岁半学到大汤第二本,学完就进入车尔尼阶段了。我也是学到大汤2,只不过稍微比他练的前一点,提前把后面的《卡门》选段弹会了。

不得不说,亲子共学的优点还是很多的。

亲子共学有很多优点,家庭练琴氛围好,但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时间,精力来陪学。带着这一年多的陪练,陪学经历,也加上老师的建议,给家有琴童的妈妈几条陪练建议。

做好练琴计划

一说到练琴,很多家长就直接上1个小时,2个小时,这样的时间要求了吧?我在开始的时候也犯了这个错误,要求酒窝练琴一定要1个小时。

其实不然。

练琴的计划要以内容和质量为标准,而不是时间。如果内容完整,且质量高,就算只练了15分钟,也是完美的完成了练琴计划。

特别是在启蒙初期。酒窝的第一本钢琴教材,简易汤姆森1(俗称:小汤1),里面有首经典的《玛丽有个小羔羊》。整首曲子只用了3个音,3个手指弹奏,2行,这样的小曲子不用一分钟就弹完了。就算加上60的节拍器,也用不到2分钟。再加上老师要求断奏时的手型,触键方式,一次练15-20分钟足以。

二胡谱母亲简谱_二胡谱曲母亲_母亲二胡谱

小汤1练习曲

到了后期,曲子更长了,更难了,学的内容更多了,就要根据练琴的进度调整计划,延长练琴时间,或者采取分阶段完成的方法。

比如酒窝在小汤3时要考核8首曲子。刚开始一天不能保证8首曲子都完美的弹奏,毫无重点的重复是没有效果的。我就先挑出小问题的曲子着重练习,完成后,再抠其他曲子的细节,最后再8首一起练,达到8首都完美的效果。

再说基本练习。这个是我们每天练的最痛苦的部分,枯燥,很容易敷衍。也被很多不走专业的家长们容易忽略的部分。但我的观点是,既然学琴了,无论走不走专业,都得按专业的来学,才能真正学到钢琴的技能和知识。

酒窝刚开始就不喜欢单手指练习,老师要求每天每个手指20次,后来老师改成每个手指10次以后就好多了。后来又不喜欢弹哈农,老师有点儿激将的告诉他:“哈农弹的好的小朋友才是真的弹得好哦。”慢慢的,终于能每天坚持了。

这是我们初期的练琴计划表:

二胡谱母亲简谱_二胡谱曲母亲_母亲二胡谱

练的时候还要保证质量。这里需要家长花一点时间和精力。

跟着一起上课的家长,记住老师的要求,可以记在本子上。我们是老师写课堂笔记,自己回家跟着笔记自己练。有些细节要求是标在谱子上的,都需要在练习的时候提醒孩子。

2. 还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每天练习录制成视频,把最好的一段发给老师,让她们来点评纠错。第二天再根据老师的评价来重点练习。不用担心会麻烦老师,她们也希望能把孩子教好。而且在家练好,回课也轻松,教学效果和进度都快。

另外一个是关于练琴开始的时间,需要提前跟小朋友沟通好。比如每天8点,9点开始,都要说好,然后严格执行。时间快到的时候,可以分次提醒,让他们心里有数,不至于无缘无故的打断他们正在进行的事情。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是不想练琴,只是想做完手上的事情。

所以,练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按计划把学过的内容,高质量的完成。在做计划的时候,参考上课笔记,学了什么练什么,哪里不好重点练哪里。

适当的奖励

在我上面贴出来的练琴计划可以看到是有小贴纸的,没错,那是我给酒窝的练琴奖励。

根据每天的练琴项目,完成拿到贴纸,没完成扣贴纸,积满20个可兑换一个奖品。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奖品清单,是跟酒窝一起列出来的。

大家不要觉得小朋友会依赖奖励。适当的奖励是让小朋友明白坚持的意义。可以拿到奖品,同时,在过程中,他们也感受到了持续的练习给他们的自信心和内心的满足。

其实,我家现在已经没有这张计划表了。因为酒窝已经知道每天必须练琴,内容就是上课的内容,练琴习惯已经养成。

奖励还是有的,只是不再以每天是否练琴为标准,而是以一个学习阶段为节点。

比如:小汤阶段的考核,完成且合格,奖励了一个乐高车;

大汤1学完奖励了乐高树屋;

自己想学的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学完也是要奖励的;

接下来大汤2学完又有考核,酒窝已经提前锁定了乐高speed系列的车了。

更多维度“欣赏”音乐,营造音乐的氛围

这里的欣赏打了引号,因为这个时候的小朋友还谈不上真正的欣赏,但是可以让他们更多的听,接触不同的音乐,特别是习惯听古典音乐。

钢琴只是一个乐器,用来承载音乐;钢琴也只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形式,而音乐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是无限的。我们虽然是学琴,但是根本是学会如何理解音乐,表达音乐。所以,我觉得在学琴的同时,一定要打开小朋友音乐的耳朵,去感知不同的音乐,不同的表达。

在这个部分,我分了几个维度跟酒窝一起“欣赏”。

教材曲目

既然是学习,教材是肯定逃不掉的。除了要能弹,还要弹好。

教材里的小曲子大多都来自经典曲目,或简化,或节选。但是一两行的节选,而且很多都把伴奏去掉了,很难感受音乐。这时,我就会找完整的曲子来和他一起听,找找我们弹的是那个部分,感受曲子真正带来的感觉。

另外,在学习的曲目,我也在网上搜一些其他小朋友弹奏的视频和他一起看。一是让他知道很多小朋友都在跟他一样学习这些书。二是看下其他小朋友练习的状态。弹得好的,让他说一说为什么弹的好,手型,音符,节奏,强弱?有问题的,是哪里的问题。也算是在复习上课的内容。

2. 古典音乐的熏听

这个对学音乐的小朋友非常重要,一定要培养他们愿意听,到喜欢听。因为他们学音乐的整条路上都需要学习。

我们通常是当背景音乐来听,玩游戏的时候,轻轻的播放,或者睡前当摇篮曲了。

这里是我给酒窝挑选的一部分古典音乐的清单,大部分的音乐软件都能直接播放。

二胡谱母亲简谱_母亲二胡谱_二胡谱曲母亲

不拘是钢琴,还是弦乐,还是交响乐,而要让他们去感知,去有所喜好。酒窝最喜欢的是这首小夜曲《Serenada (Andante Cantabile from string Quatet No.17 in F Major》,弦乐四重奏,优美又活泼。

3.钢琴演奏表演视频

弹琴的人一定要会表演,特别是在学琴的路上,表演可以让孩子们不断的增强信心。

这是不是又给害羞的小朋友一个锻炼机会了呢?(做为有个害羞的小男孩妈妈,我就是这样安慰我自己的,哈哈~)

小朋友的演奏视频,钢琴演奏家的视频,我都会跟他一起看。

演奏视频让他更了解表演是怎样的,而小朋友的演奏也可以让他看到可以达到的程度。我觉得,小朋友都是天生喜欢优秀的。不然,怎么会老师激一激就会努力表现呢?

专业钢琴演奏家的视频,则是更高层次的表现音乐。同一首曲子,不同的表演家,不同的乐器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他们从更多感官来感受音乐的表现力,带给他们的感受。也许他们只会回答一句“好听”,“不好听”,都是他们自我感受和音乐反馈的体现。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下。

陪练的目的是让小朋友学会自己安排练琴的内容,判断练琴的效果。学什么练什么,哪里不会练哪里,不要忽略基本功。

学琴不是一项孤立的学习,学的是音乐的表现,而音乐是博大而广阔的。多为小朋友创造音乐的氛围,多听,多感受。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