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弹着玩儿那随便怎么弹:你可以把很多与一首曲子不相关的东西注入你的演奏之中,比如浪漫主义的情愫,制音器踏板带来的朦胧,弹性速度带来的自由感,等等。

如果真想弹好,那首先要搞明白“每个音为什么在那里”,音和音之间有哪些关系:比如构成了什么和弦,一些相聚较远的音形成了什么旋律线条,低音的走向是什么,和弦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解决关系是什么,哪些和弦需要强调,音和音之间的度数关系(这在巴洛克音乐里很重要),等等。然后,你就很自然地知道应该如何演奏了:虽然表现方式不一定是“本真的”,但最起码是“成立的”。我们要强调一个和弦,是因为它本身的属性,如果搞反了,那就像在宴会上觉得山珍海味都一般,就白开水喝起来很清甜一样:这就白瞎了那一桌菜(很多初学者的演奏就有这种感觉:不理解也不喜欢不协和和弦,遇到就糊弄过去然后美美地享受协和和弦)。在功能性的骨架之上,色彩之类的细节处理这种可以很私人化的东西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如果想追求本真演奏,那首先要破除一种常见的谬论:如果让巴赫本人来弹现代钢琴,他也会使用强弱,所以我们就随便怎么诠释了(这结论虽然不常被直接说出,但很多人就是这么干的)。前半句倒是没有错,但你得仔细考虑巴赫应该会使用什么样的强弱,不会使用什么样的强弱。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让巴赫为现代钢琴作曲,他写出的音乐大概也应该有不少变化而不太会仍然写出同样的音乐。

既然巴赫写的键盘乐器作品都不是给现代钢琴的(《音乐的奉献》里的利切卡尔可能是给雏形期的钢琴写的,但绝对不是给现代钢琴写的),那我们用钢琴上的强弱和音色变化给它“增色”之前,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在没“增色”之前是什么样的。在巴洛克管风琴和羽管键琴这些靠触键(基本上)控制不了强弱的乐器来演奏巴赫,并不像很多人想当然认为的那样,就是给钢琴演奏的力度变化抹平、音色变化抹平的那种劣质 MIDI 的效果。在这些乐器上,一个音什么时候弹下去,什么时候离键,触键离键的方式都是有很多讲究的:除了强弱,音乐中还有其他强调一个音乐元素的方法(即使在钢琴演奏中,只会通过力度来进行强调的演奏也是过于简单直白的)。在击弦键琴这种有强弱变化的乐器上,演奏方式和钢琴也非常不同,比如在占统治地位的 fretted clavichord 上相邻的音上使用连奏,会产生让人难以忍受的效果。

总之,要想真正“改良”一个东西,得先认识它本身是什么样的,否则就很可能把正宗的中国菜“改良”成了欧美中餐馆里的中餐:吃着“改良中餐”的老外觉得不错,但中国人还是觉得不改良的比较好。这当然不是说改良都是不好的,只是说你得确认你是真的做出了改良而不是拍脑袋觉得“这就是改良”。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