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抱歉我没学过民乐,但有认识学民乐的同学。首先如果毕业后以演奏为职业,民乐和西洋乐需求量都不大,主要是因为老百姓音乐素养太低了,不习惯没事去听个音乐会。如果以教学为职业,民乐的冷门乐器和热门乐器也不一样。古筝二胡这样的乐器,流行度不亚于钢琴小提琴,有大批的孩子想学,最近几年,古琴又很流行(个人认为很多小孩学古琴的原因,B格大于音乐)。而唢呐、笙这种乐器,虽然不算很贵,但真的算是冷门乐器,几乎没人听过专业的现场表演,电视、网络上也没有相关新闻。如果你的专业是冷门乐器,那就业真的很难,我那位朋友刚毕业没多久,没从事本专业,干着工资不算高的工作。除非当地民乐团发展比较好,冷门乐器会比较吃香,因为不容易被替代。

关于民乐我想再说一点。因为我是Hi-Fi党,所以会搜集很多无损音乐、高解析音乐,但我发现民乐的录音太少了,和西洋乐比起来差了几个数量级。我的硬盘里有大量西方古典乐(虽然听的不多),同一部作品就有好几个版本的录音,有不同时代、不同音质的。而关于民乐,我熟悉的CD也就女子十二乐坊、二泉映月各版本、中国十大古典名曲(实际上有三十个,3张CD),再加上个试音用的阎学敏-《鼓诗》。西洋乐的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我能说出好多,而中国民乐的演奏家,我是真的说不出几个。还有,中国有位笙演奏家吴彤,2017年获得了一项格莱美奖,但是国内的新闻几乎没有报导,我主动搜索,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获奖专辑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哪儿能听到。所以根本原因是国内媒体、官方对于民乐的重视程度也太低了,导致绝大多数人对民乐不了解,因而没有消费,导致没有就业。总之想要发展民乐,还要依靠国家层面的宣传教育、民间资本的投资,才可以让民乐行业有一个正常的发展。等到学民乐的赚到钱了,才有精力搞创作、创新,让民乐乐器更多地被人们听到(古风歌曲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形成良性循环。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