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去听古典音乐,不知道你会不会下意识地去想穿着正式的礼服?有一个人,一直在打破这种刻板的印象,她倡导人们穿T恤听古典乐,更轻松愉悦地感知古典之美。

这个人大概不少人都很熟悉,她就是田艺苗,她做了近六年的“穿T恤听古典音乐”沙龙及节目在文艺青年中具有广泛影响,今年第一次结集出版同名书籍(理想国,2017年1月)。

易中天曾说田艺苗“把西方的古典音乐,变成了中国人的菜。”让它不再那么高不可攀,普通人也亲切可感。选了书中三篇从电影音乐的角度来谈古典音乐的小短文,都是熟悉的电影,不妨随田艺苗从音乐的角度再看一遍。

1.

《你的扣肉》

作为职业音乐人,说实话我听音乐有时候像例行公事,听和声、听转调、听结构、听对位声部,集中精神恨不得让一段乐声在心里一行一行打印乐谱出来。所以,新来的音乐治疗老师说,她开的音乐药方可治疗失眠和焦虑症,我和同事们齐声质问:那你给我们治治?带着一种职业病似的骄傲。

可是听到《麦兜当当伴我心》的最后一首歌,从小耳熟能详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我竟有点哽咽。好像第一次听见那样完美的旋律,天国的歌唱,“圣洁”这个词原来不只是存在于诗歌中—“乘着这歌声的翅膀,爱人请随我前往。去到那恒河的边上,世间最美的地方。那绽放着红花的庭院,被安详的月光渲染。玉莲花在安静地等待,他心爱的姑娘来到,紫罗兰微笑地轻语,仰望着那漫天星辰。”我再次相信,歌声就是这个世界的信仰和智慧。

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_刘德华唱的歌儿_刘德华歌谱简谱

麦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只乐呵呵的小猪遭遇各种耍弄逗人开心,表面欢笑背后凄凉,大到关照股市沉浮国计民生,小则吃喝拉撒的艰难小日子。看到后面,我发现《麦兜当当伴我心》其实是一部儿童音乐动画片。我想作者一开始可能没想过拍成音乐片,只是麦兜们没得高级玩具玩,只好啃啃糖炒栗子唱唱歌,顺便成了名歌荟萃。就像春田花花幼儿园,欠债太多实在办不下去了,小草根们英文又不好,只好行走江湖“卖口条”,生计所迫走上卖艺之路。麦兜这只小猪唱歌解解闷,逗逗乐,顺便还混个饭吃,没想到还当上了华仔演唱会的嘉宾呢。如此歪打正着,让麦兜故事很幸运地没有变成草根励志剧。如果说这是儿童音乐片,那也是没有教学指标,不经意地寓教于乐了。

看麦兜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童声合唱的美好是从何而来?让我这个在音乐学院里听腻了各种合唱的老师,听来也似夏日喝凉茶,浑身舒畅。或许因为它出现在最世俗、最无奈的底层生活,一片仙音,让人一听立刻升华了,世界和平了,连债主也成了朋友。就像麦兜的主题歌《你的扣肉》,就解释了这部音乐电影的成功所在。

“我愿似一块扣肉,我愿似一块扣肉,扣住你梅菜扣住你手”,显然,歌者是吃货,且是文艺范儿的吃货,能从梅菜扣肉里吃出和爱人永不分离的味道。不仅有爱情宣言,还有人生感悟——“风吹柳絮,茫茫难聚,随着风吹,飘来飘去”。这首歌将巴哈贝尔的《卡农》填词给麦兜们唱,模仿舒伯特给巴赫的前奏曲写成《圣母颂》那样,给《卡农》附加了一个独唱声部,给华仔唱。

麦兜们的歌选得十分有品位,这不奇怪,麦兜他妈麦家碧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高人,连梅菜扣肉饭都是巴洛克风。就像张爱玲说她不懂古典音乐,表示自己骄傲到可以放低身段。除了门德尔松和巴哈贝尔,还有舒伯特、比才(Georges Bizet)的《斗牛士》、童谣《玛丽有只小羔羊》。把“两只老虎”唱成“夏日鸡鸡”,将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唱成“是你一身猪腩肉”,用茶餐厅菜单唱出对古典音乐最朴素的感情。

“你可能是歌唱得太久了,早已忘了内心深处,窜来窜去的那份感动啊。”麦兜一听华仔唱歌就想急便便,“其实我可能不是肚子在动,只是感动,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感动,只是心里直翻腾着。有一点儿想哭,很难受,也很开心。”麦兜一听华仔唱歌,就吵着急便便。这急便便的感动,简直就是莫扎特的灵魂所在。而且,你看,舞台上那些大演奏家们最投入最感动的时候,看起来不都是急便便的样子?

刘德华歌谱简谱_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_刘德华唱的歌儿

2.

教父》的秘密

《乡村骑士》这部歌剧的作者,是普契尼的同代人,也是淹没在普契尼盛名之下的意大利作曲家之一,他叫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hi)。如果没有《教父》这部电影,《乡村骑士》大概不会如此知名。

到了《教父2》,小教父麦克有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离异的妻子凯告诉他,儿子在意大利学歌剧,他想成为一名歌唱家。麦克觉得欣慰,柯里昂家族这一姓氏将会因为一位艺术家而流传下来。可见在西方,艺术家影响深远且地位高贵。就像门德尔松家族,哲学家祖父和银行家父亲都不及音乐家门德尔松的名字流传久远。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他去看儿子第一次演歌剧的时候,遭遇仇家枪战报复,心爱的女儿中弹身亡。

刘德华唱的歌儿_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_刘德华歌谱简谱

那一天上演的就是《乡村骑士》,一个发生在西西里岛的爱情故事,关于偷情、嫉妒与情杀。意大利式如火的激情用歌剧表现尤其合适,歌剧本身就是意大利式激情的产物,是这个民族的激情和欲望抵达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沸点。

我喜欢多明戈演的电影版,是在西西里岛实景拍摄的。故事很简单,西西里青年图里杜结婚之后,仍与旧日恋人罗拉痴缠,妻子嫉妒,告知罗拉的丈夫,最后两个男人决斗,图里杜被杀死。

后来我们在姜文的《一步之遥》里面,看到教父式黑礼服口袋插红玫瑰的造型,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在屋顶上闲逛,黄昏里传来了《乡村骑士》间奏曲的漫漫旋律,姜文如此向“教父”科波拉致敬。他说:“我的《鬼子来了》,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其实都是从音乐开始的,我连简谱都不识,我只能说我的灵感是从那儿来的,比如,我听马斯卡尼的音乐,像一个火儿,把天点着,想抽根烟,白日梦,跟着走……”

刘德华歌谱简谱_刘德华唱的歌儿_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

马斯卡尼和普契尼是同代人、同行,风格也类似,都喜欢采用当时真实事件写歌剧。他的作品不多,除了《乡村骑士》,人们大概说不出他的第二部作品,当年也都淹没在普契尼的声名下。因为力量悬殊,他俩倒是交情不错,有段时间曾住在一起。普契尼常常开导他,多写点卖座的歌剧啊。可是马斯卡尼脾气暴躁又敏感,与音乐学院的高层闹翻,独自去了意大利南方,在轻音乐团里当指挥,不定期巡演,过流浪汉生活。大概他自己就是一位乡村骑士。

西西里这个岛屿一直存在于古典音乐中,有《西西里舞曲》、《西西里晚祷》、《乡村骑士》,那里有海水、好听的歌谣和如长笛音一般美妙的橙花香味的风。而我们是在电影中看见西西里风情的。《天堂电影院》里面那些用小石块铺成的崎岖小径和广场,《教父》里面的田园生活和古老别墅,还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美人莫妮卡·贝鲁奇,那才叫意大利美人啊,身材饱满馥郁,眼角和乌发里都藏着欧洲的古老哀伤。那些电影都是个人的、怀乡者的视角。

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_刘德华歌谱简谱_刘德华唱的歌儿

但在《乡村骑士》里面,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西西里风俗,它几乎可以看作一部西西里岛的风俗歌剧,类似我们的“印象丽江”系列。

开篇,人们挽着农具穿过山林草场,歌声飞扬,“云雀歌唱着,穿过桃金娘花的花叶,穿过金色的田野”,这首歌叫《柠檬花正飘香》。西西里岛的乡村生活,像一幅油画展现在眼前。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一座岛屿,非常炎热,因活火山的矿物滋养成了一片农业天堂,盛产葡萄、橄榄和柠檬。那里的农人住一种叫作Pagglialore的塔楼,楼下养鸡养驴,楼上住人。

之后,天亮了。那一天是传统复活节,庆祝耶稣复活的日子。人们用鲜花装饰马车,少女们换上鲜红点缀金线的节日衣裙,戴小圆帽,披浅蓝色头巾,挤在街头唱歌跳舞。人们在等待游行队伍。在复活节那天,教堂里的耶稣神像被神职人员扛到街头游行,接受人们的膜拜祈祷,然后又被送回教堂,乌压压的人群尾随游行队伍来到教堂做弥撒。

唯独图里杜的黑衣妻子,像一团不祥阴影盘旋在欢庆场面。她在节日里唱着悲痛欲绝的歌,嫉妒丈夫与罗拉的爱情。人们的占有欲多么可怕。意大利人的激情来自欲望,而欲望是盲目的,排遣不当容易酿成悲剧。在这里,激情是爱,是偷情,也是决斗。这部歌剧真正感人的,并非载歌载舞的风俗场景,而是歌中燃烧着的爱与仇。洋溢的爱与决绝的恨,都只能歌唱陈诉,就是姜文说的“像一个火儿,把天点着”,音乐中的激情就像美得不真实的黄昏。

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_刘德华歌谱简谱_刘德华唱的歌儿

真正让人忘掉爱恨的,同样是音乐,是那一段优美的间奏曲成就了这部歌剧。如今我们总是会在音乐会里听到。这首间奏曲的源头,应该是西西里民谣的优美和对美好乡村生活的赞颂。听到这里我发现,这样恬静优美的乐句,岁月静美的向往,大概只能滋生在激烈的爱与鲜血淋漓的仇恨中吧。它为后面的悲剧预先唱了一首哀美的挽歌。

即使耶稣复活,人间的罪也不得减免。音乐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救赎?

西西里岛长期被外族统治,那里的人不再信任政府机构,也不相信法律,他们只相信家族,逐渐形成以家族为核心的黑手党。《教父》讲的就是意大利黑手党迁往纽约的历史。西西里岛是教父一家人的乡愁。麦克来这里避风头的那段时间是这部黑帮电影唯一一段田园牧歌。他感觉自己回到了家,纽约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他找了个姑娘,差不多想在这里待一辈子。

可是没过几天,新娘和汽车一起炸了。后来麦克再没有提起这个女子,好像她从未存在。这是他成为教父的秘密。那时候他已经知道,田园牧歌不属于他,成为新教父就是他的命运。

他只是在这段音乐中想念过她一次。

刘德华唱的歌儿_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_刘德华歌谱简谱

3.

《沉静如海》

最初我被这部电影的标题吸引,于是点开视频。本来打算看一眼就继续写专栏,结果一个半小时一口气看完,中间竟没顾上瞄一眼手机朋友圈。

故事简单:二战时期,在法国北方的海边,少女简妮和爷爷住在一起,她喜欢弹钢琴,以教音乐课谋生。纳粹进驻小城,家里住进来一位德国军官。这个敌人身材高大,目光忧郁,他用法语对她说:“当我踏进你家,你在弹巴赫,最清纯动人的一首,我最爱的一首。”

简妮也是清纯动人的姑娘,她弹的是巴赫《十二平均律》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最著名的一首,后来被古诺附加了一条旋律,改编成《圣母颂》。我看到这里觉得编剧偷懒,竟找了这首尽人皆知的。这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巴赫音乐吧,我们的琴童考级,几乎每一级的曲目都要在《十二平均律》里面选一首赋格,考考孩子们的多声部合作与感知能力。

德国人是纳粹,却喜爱音乐,他们来自音乐的故乡。邪恶与美好就这样集合在一个男子身上,让家里的空气微妙起来。简妮后来想起来,她弹的不就是德国音乐。

刘德华歌谱简谱_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_刘德华唱的歌儿

巴赫沉静如海,是时钟在嘀嗒不宁。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一共有48首,一首前奏曲搭配一首赋格曲。巴赫不是一个创新者,他擅长把一些传统的形式写到精纯。他的主题都简洁干练,如一个论点,之后在不同的声部和调性上反复论证,最后再重申论点,就像下结论。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音乐逻辑,每个声部每个音都有讲究,没有一个音多余,没有一个句子可移动可删改,并且音乐组织严密而缠绕,可供细细聆听,追溯每一个曲线的升降游戏。据说在巴赫时代,音阶的上上下下是有说法的,下行,如同神恩降临人间;上行,是人间的赞美之歌向宇宙飞升。

巴赫的音乐难免与宗教和神学联系起来。他写宗教作品,也写世俗的音乐,为莱比锡教会工作的时候写宗教合唱,为科藤的亲王工作的时候主要写世俗乐曲。有意思的是,现在听起来,这些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差别并不太大。宗教音乐里面,有不少亲切温柔的细节,有滋有味的生活气息;世俗音乐里面,也有热烈而圆融、温柔而刚执的宗教力量。上帝在宇宙中,也在巴赫的心里。上帝就在人间,它会在某些瞬间某些事物里显现,心有虔诚的人才能领会。

刘德华歌谱简谱_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_刘德华唱的歌儿

这样一份纯洁真挚的爱情,就是上帝在末日的现身吧,音乐与爱情让人们看到一线希望,因而超越了种族、邪恶与仇恨。人们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而活下来,而获得救赎的。在文明沦丧的黑暗时期,在价值混乱的年代,在信念理想纷纷幻灭的时候,我们相信真理依然存在,比如靠近音乐、生活与爱就是我们体会真理的方式。

在这部电影中,巴赫只是一个标识吧。它推翻敌我关系,也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德意志这个民族能够出现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也会出现纳粹希特勒?这是无人能解释的疑问,人类文明存在了几千年之后依旧没人能彻底了解人性。保罗·策兰有一句诗:死亡这个来自德国的大师。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法兰西组曲》,根据死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法国犹太裔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遗稿改编而成。遗稿有三部分,很像音乐的结构,第一部分“六月风暴”讲兵荒马乱的逃亡,在混乱中揭示真实人性;第二部分气氛舒缓,就像交响曲中的“慢板”,有趣的是,它也叫“柔板”,标题是一个音乐表情记号“Dolce”;第三部分很可惜没有完成。这部电影主要选材自第二部分“柔板”。

题材与《沉静如海》非常类似,同样是在纳粹进驻法国时期,家里来了一位军官,他也一样喜爱音乐,闲来弹琴作曲。不同的是,这里有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女人发现丈夫原来有情妇和孩子,纳粹军官默默怀念死去的妻子。敌人是痴情的,亲人却不仁不义,这些身边的烦心事以各种方式撮合他们,鼓励他们推开敌我关系拥抱在一起。音乐是纽带。家中的钢琴是她的陪嫁,她听见他在钢琴上弹一首陌生的旋律,非常好听,知道他曾是一位作曲家,最后他离开时,把这首曲子的乐谱放在钢琴上留给她,标题就叫《法兰西组曲》。

刘德华歌谱简谱_刘德华唱的歌儿_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

以上文字选自《穿T恤听古典音乐》

田艺苗 著

刘德华唱的歌儿_刘德华歌谱简谱_刘德华唱中国范儿歌曲曲谱

专业的、实用的、数万人付费寻求的音乐经验。

《穿T恤听古典音乐》由田艺苗同名系列讲座的十七篇演讲稿整理而成。从怎么听古典音乐,到古典音乐的礼仪、知识、背后的故事,既有针对音乐作品的评论,也生动刻画了音乐家的个性和生活。听古典音乐,穿什么并不要紧。你可以穿T恤、穿牛仔、穿西装、穿睡袍……古典音乐不是老古董,不是装饰品,也不是奢侈品,它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也无需附庸风雅,艺术本身就是为了质疑一切规则与繁文缛节而生。

商业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