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半,在华山小区6楼的住所中,许国屏的手机接连响起了微信提示声,孩子们正争先恐后向他询问学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把这叫‘专家门诊’ ”。这位年近八旬的笛子演奏家是著名民族音乐家许光毅之子,与笛相伴数十年。练笛、吹笛、教笛、研究笛,许国屏笛不离手,被人戏称为“笛迷”。

发明多功能“魔笛”

许国屏出生于民乐世家,父亲许光毅是上海民族乐团第一任团长。9岁时,他开始学笛,师从“笛王”陆春龄;17岁进入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一直工作到退休。“宋庆龄说:‘你要用优美的音乐陶冶孩子的情操。’儿艺要为儿童服务,我深深被打动了。”78岁的许国屏精神矍铄,滔滔不绝地说起少时演奏笛子的趣事,“我的梦想是让笛声响彻祖国的大地”。

他一直为此而努力。在家中,许国屏拿出了珍藏在柜子中的多功能“魔笛”,由他在上世纪90年代发明而成。笛子由塑料制成,其管身仍以六孔为基础,另有五六种笛头供任意调换。转动管身,簧片的振动方式不同,发出来的声音也就产生了差异。一根小小的多功能“魔笛”,于是具有了竖笛、竹笛、梆笛、巴乌、箫、葫芦丝、长笛七种功能。

传统笛与许国屏发明的多功能组合笛

“魔笛”的发明直接与日本雅马哈八孔竖笛进入中国市场有关。“雅马哈笛在日本卖100元,在中国只卖28元,很多学校的老师觉得八孔笛更容易教学,传统竹笛就被取而代之了。”许国屏坐不住了,联系了上海民族乐器厂,开始研发多功能笛。为了保证音准、音色,笛子的模具修改了很多次,终于成功研制出标准的多功能笛。后又改进数次,材质从原先的半竹子半塑料,变成了全塑料,“好的竹笛要数百元,塑料笛只要40多元,我不要专利费,把笛子价格降下来,让孩子们都买得起”。

“笛子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传统的特色不能丢。”拿起笛子,许国屏即兴吹奏了一曲《鹧鸪飞》。顿了顿,他说:“我把笛子取名为‘中华牌’争气笛。”

“音乐长征”20万里

直到现在,许国屏还记得数十年前的一场调研,“去了上海一所学校,一个班级40人,学笛的寥寥无几”。当时,上海有十万琴童,每年约有两万人考级,而笛子考级人数不足两千,“民乐要流失了”。

于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带着自己发明的多功能笛,许国屏开始了“音乐长征”。从哈尔滨、沈阳到内蒙古大草原,从桂林、昆明到福州、厦门,从井冈山到大别山,他在露天牧场、矿区、小山坡、医院、学校演出并义务教学,尝试在山区农村开展民族器乐普及活动,行程20万里。

“笛子配合民间锣鼓,组合成一个简易乐队,尤其适合在贫困山区开展器乐活动。”最长的一次,许国屏在大别山待了45天,白天教孩子们用笛子演奏当地的黄梅戏及革命民歌,晚上去当地的师范大学培养音乐师范生。“我在小山坡上吹《祖国慈祥的母亲》,对面是当地的纪念馆,不知不觉,几十个孩子都过来围着我。这时候就感觉:值了。”

2000年许国屏在浦东新区花木幼儿园,用多功能笛吹起《各族儿童心连心》。

在“音乐长征”的途中,有鄂温克族的护士专门请假来学笛子,也有乡村教师专门来信感谢。许国屏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余个民乐教育实验基地,先后举办过“艺苗新展”、“新苗音乐会”等活动。他的学生中,既有4岁的幼儿园娃娃,88岁高龄的华山“童心”乐队的老妈妈,也有2万多名音乐教师。他算了算,“二三十年来,通过音乐教师作为‘二传手’,已在全国各地形成了百万笛子大军。不少小演奏员还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深造,成为专业的演奏家了。”

一辈子的“吹笛人”

每周四下午是静安寺社区笛子艺术团的固定活动时间。艺术团由许国屏于1997年组建成立,一开始只有40余人,平均年龄67岁,且都是患有各种疾病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记得,最初,老人们的手指很僵硬,往往连笛子都握不住,更谈不上练指法,“许老师鼓励大家,重在参与,知难而进,从吹奏技巧到说谱,手把手地教学,老人们越学越有劲了”。

许国屏为静安寺街道社区居民教授笛子吹奏

1999年开始,笛子队向全社区扩展。当年10月,由1000支多功能笛组成的大型乐队在国际旅游节中亮相,以“中华笛韵”为主题的民乐演出夺人眼球。千禧年8月,1580支多功能笛共同参加上海市第三届国际少儿艺术节,并在大剧院门口共奏国歌,气势壮观。此外,在革命老区大别山举办的“千笛广场音乐会”更是轰动了整个革命老区。

1995年,许国屏在小山陂上吹奏笛子,引来了数十名山村娃。这些年,许国屏五上革命老区大别山,只为弘扬中华优秀笛文化。

2007年,静安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建多功能笛普及活动志愿者队伍,许国屏和笛子队的14名优秀学员接过聘书。如今,笛子艺术团已经成为静安寺社区的特色团队,笛手从数十人发展至千人,队伍也从原先的1支发展到18支。“说起笛子,社区居民都能‘露两手’。”社区工作人员说。

小书房里,笛声又响了起来,与墙壁上悬挂的《牧童吹笛图》遥相呼应。“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吹笛人。”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