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学习一门学科或一种知识,对该学科或知识本质上的掌握是最重要的事情,透过对本质的掌握,进一步建立该学问的知识架构体系,如此才能真正宏观的认识理解该学科。而每一门学问的本质,通常由专业术语来界定,透过专业术语的运用,来定义个别细项及内容。音乐的学习也不例外,除了用心感受、体会音乐之美外,“音乐”作为一门学问,也可以透过上述的方法加以理解分析。只可惜大多数音乐系学生,特别是学习演奏的,没有养成理性分析思考音乐的习惯,对记载音乐的工具— 乐谱,不详加推敲研究;对演奏,也不讲求方法。若不用正确的方法弹奏,而只是一再反覆的、机械化的练习,不但旷日废时,更像是走错了路一般,走得再快也走不到目的地。很多音乐术语,或许看似简单明了,但它就是定义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所以在此我不厌其烦地说明,希望能引领爱乐者、习乐者进入音乐殿堂,体会堂奥之妙!

【音乐】:有系统、有组织的音符串连

个别的音符不构成音乐,有意义、有组织的音符串连才是音乐。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高、节奏、音色,进而产生动机、旋律、音阶、和弦、调性、声部等构成音乐的变化与发展之材料。

【音高】

音高可说是音乐最重要的元素,音高形塑旋律,是辨认一首乐曲的关键,正确的音高演奏,也是演奏最基本的条件。除了弦乐器对音高(或音准)的要求严格外,管乐器、声乐也讲究音准,所以音感的训练均以辨识音高为基础。演奏之前要先确实地把乐器的音调准;演奏时除了注意自己的音准外,与人合奏时,更要注意聆听彼此的音准是否ㄧ致,如此才能演奏出和谐、美好的音乐。

【动机】:由数个音符所组成的音型,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

如贝多芬第五号“命运”交响曲的开始动机。动机呈现出乐曲的基本个性,动机的变化与发展则指出乐曲进行的方向,并构成音乐的面貌。ㄧ般而言,乐曲的开始就会有清楚、明确的动机呈现,掌握了动机的表现,就掌握了乐曲的个性,所以演奏时的首要任务是先分析动机的组成方式、内容为何,再思考应该如何表现。

【旋律】:不同音高音符的串连,加上节奏的变化

每个人对于优美旋律的感受虽然不尽相同,但一般而言,优美的旋律是指音符以级进为主的进行方式,偶有跳进音程的变化。优美的旋律强调音符与音符之间(音程)的连接与转折,也就是所谓的旋律线条的波动、起伏。演奏优美旋律的诀窍,在于着重圆滑奏、歌唱性;辅以音符进行时高低起伏所展现的音量大小变化;去感受并表达出音符与音符衔接的关联性与方向性。现代音乐旋律的呈现方式或许异于传统,但其歌唱性、情感表达的本质并无改变,不应该演奏得呆板而无趣。

【主题】:或称作“主旋律”,由ㄧ个或数个动机所组成的ㄧ完整乐念

主题为整首乐曲设定了基调,是乐曲基本概念的呈现。若用语言作类比,音符就像是单字;动机则像词或片语;主题就是句子。将主题所代表的音乐概念清楚的表达出来,就有如文章的“破题”,借此,我们得以了解乐曲进行的脉络。主题内容的清楚呈现,有赖于对组成的不同动机的分析,掌握每个动机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才能将主题表达的清楚而生动。

【节奏】:音符的长短变化

节奏感,指的是音符的长短变化分明、对比强烈。要表现音乐的节奏感,就必须长音演奏稍长ㄧ点、强ㄧ点;短音稍短ㄧ点、轻巧ㄧ点,让长音符短音符之间的对比明显,例如附点8分音符与16分音符的对比。通常越活泼,越有精神的音乐就要强调其节奏感。

【韵律感】:音乐进行时节拍所带来的一种律动感

韵律感与节奏感有关,但是节奏感强调的是个别音型音符的长短对比,而韵律感是音乐进行时节奏与拍子结合所产生的ㄧ种脉动或动感。所以精确的节奏表现不等于韵律感,但富有韵律感的音乐ㄧ定蕴含着节奏感。

【速度】:一首乐曲的步调

速度的快慢是传达乐曲情绪的重要元素,快板常给人愉快、有精神的感觉;反之,慢板则较优美或感伤。速度可说是音乐的主轴,举凡拍子、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表现方式,都由速度来决定。但是速度并不等同节拍器上的数值,相同的速度,不同乐器或不同人的演奏,感受不尽相同;速度些微的不同,也会让乐曲呈现不一样的风貌。所以演奏者在开始演奏之前,一定要先想好速度,找到适合自己,又能表现乐曲风格的适当速度。

【音色】:声音的质感(tone quality)。音色有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意义:不同的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演奏方式(articulation)产生不同的音色变化。

每ㄧ种乐器都有其特殊的音色,作曲家作曲时也会思考每种乐器的特性,为该乐器量身订做乐曲。优美动听的音乐演奏必须透过发挥乐器最佳性能来展现,所以每位演奏家都应多思考所演奏的乐器与其它乐器有何不同,了解该乐器的限制及音色上的特质,才能尽情的发挥该乐器的音色特性。

另一种音色是指透过不同的乐音处理方式(articulation),展现出乐音音质上的变化。这种乐音的处理方式弦乐器称为“运弓方式”;管乐器是“吐音方式”;键盘乐器则称为“触键方式”。以键盘乐器的“触键方式”为例,要讲究触键的长短、触键快慢、用力多寡、触键的角度,这几种触键要素的排列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变化。演奏者首先要看清楚乐谱上的要求,想像要演奏出什么样的音色,最后再决定用什么样的触键方式来呈现这样的音色。

【三和弦】:简称和弦,是五三和弦的简称,指连续两个三度音程的重叠

三个三度音的重叠则称为七和弦,以此类推九和弦、十一和弦等。三和弦有四种: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减三和弦、增三和弦,不同的和弦有不同的色彩,展现不同的个性,听觉上的感受也大不相同。

【和声】:和弦的连接、進行

和声色彩,是不同和弦连接时,所产生听觉上的声响、色彩变化,如和谐与不和谐、明暗、强弱、扩张与缩减等等。“和声学”即是和弦连接、进行的原则与原理。演奏和声时要体会和弦进行时的变化所带来的内心感受,进而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

【对位法】:多声部音乐(或称复音音乐)声部与声部之间音符对应的规则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多以复音音乐的方式呈现,在演奏上除了注意个别声部的清晰、歌唱外,更要兼顾声部之间的互动关系。若用旋律线条来看声部彼此关系的话,最好听又和谐的,就是平行三度或平行六度的声部关系;反向进行的声部则产生听觉上的张力感;另外还有斜行或不规则的声部进行关系。多声部音乐有如几个人之间在对话,每个作曲家所安排的声部之间的对话方式都不尽相同,也使得复音音乐听起来复杂又多变。为了让音乐听起来有规则可循,复音音乐通常会有清楚且重复出现的主题。声部之间的变化、音乐的开展,都紧紧的扣住主题,所以演奏复音音乐时,主题的演奏方式要仔细推敲研究。

【曲式】:乐曲的架构、音乐的形式

曲式之于音乐,有如骨架之于人体。曲式可庞大可短小、或严谨或松散,但仍然有一架构存在,音乐若没有了曲式,就只剩下一串串零散的、不知所云的音符。演奏家除了演奏出优美的旋律、正确的节奏、动听的音色外,更要把整首乐曲的架构组织起来,表现出音乐的形式美,这也是音乐艺术的最终目标!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