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红

周末清早,我去小桥后面晨跑时,看到一位老人被围观。

老人坐在靠背椅上,拿出一条蓝色的长围布垫在腿上,又从一个长布袋子里拿出了一把二胡

“这把二胡有年头了吧?”有人问道。老人笑呵呵地说,他俩相依相伴快30年了。

调弦,定音,戴上指套,老人把琴筒的内侧紧贴下腹部,琴杆垂直稍向前倾斜,左手虎口轻握琴杆,右手自然曲肘平伸前出,一串悠扬的琴声,顿时便流了出来。

是豫剧《花木兰》的唱段。马上有人听出并跟着哼唱起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一曲拉完,一曲又接着响起,这次我也听了出来,是《朝阳沟》里拴宝的唱段:“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

这一曲拉完,老人停下来喝水。我忍不住和老人攀谈起来。他说自己属羊,1931年生,今年刚好90岁,从县里一个医院退休30年了。说起自己的孩子,老人满脸自豪,三个儿子、一个闺女,都是大学毕业,现在也都定居在洛阳。

如果老人不说自己的年龄和职业,我还真看不出来他已九十高龄。问他闺女多大,竟然和我同岁,而且还毕业于同一所大学。

得知这一情况后,老人更是高兴地滔滔不绝说起来。年轻时,老人夫妻两人,一个在医院忙着治病救人,一个在田里辛勤劳作,并操持一家大小的吃喝穿戴。两口子省吃俭用供4个孩子上学,孩子们也一个个争强好胜,到家里也是说学习,常比赛看谁考得好。老大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的好政策,考上了名牌大学。可他去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拿不出来每个月15元的学费。学校知道后,不仅把学费全免了,还报销来回的路费。“4年大学上下来,竟然没花多少钱。要不然,我这一家4个孩子肩挨肩上学,可就要了命喽。”

老人告诉我,他闺女在大学时很是节俭,一份5分钱的菜都舍不得买。国家发的饭票、菜票,她每个月有剩余,每次回家还不忘给父母带些学校食堂制作的酥饼……

别看老人岁数大,却是紧跟时尚,他说自己从抖音里看李玫瑾教授的教育视频,非常赞同李教授的观点,认为对孩子不能溺爱,还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老人会拉的剧目有很多,但最喜欢的除了《花木兰》《朝阳沟》选段,还有《村官李天成》“吃亏是福”那一段。在他看来,戏如人生,戏更能教育人。前两段能鼓励人们爱国爱家乡,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建好自己的家园。“吃亏是福”更能教育人要学会吃亏,别斤斤计较。

“我在医院当科室主任时,像那个村官李天成一样,经常吃亏,从不计较干活多少,人前人后都扬眉吐气,带出的科室最团结,也最务实。”

老人的话,令我感慨万端。一位耄耋老人对教育孩子和人生处世的态度,令人刮目相看。

“我拉二胡虽然是个人娱乐,但我更想向周围的人传播正能量……”说着,老人的二胡又响了起来。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