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

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最近推出中国作品集《中国素描》,其封底是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附近的马路拍摄的:一边是现代化的国家大剧院,一边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杨雪霏模仿披头士乐队那张经典专辑的封面,提着吉他走在斑马线上,将这条马路变成了自己的“Abbey Road”。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杨雪霏谈到这张照片:“这正好呼应了专辑的选曲,有种从古老跨入现代的感觉。”

吉他曲梁祝吉他谱_吉他曲梁祝吉他曲谱_梁祝吉他曲

《中国素描》是杨雪霏20年来对中国作品持续探索的集中展示,收录《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多首以古典吉他演奏的中国作品。为什么做这样一张“西方乐器+东方音乐”的混搭作品?杨雪霏坦言,作为一名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中国音乐家,她希望以音乐作为桥梁,吸引世界更多观众关注中国文化。

梁祝吉他曲_吉他曲梁祝吉他曲谱_吉他曲梁祝吉他谱

古典吉他很适合演奏中国传统音乐

杨雪霏是当今活跃在国际舞台的顶尖古典吉他演奏家之一。她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深造,取得最高演奏文凭,之后常居英国,在国际舞台开创职业演奏生涯,演出足迹横跨美洲、欧洲和亚洲50多个国家。

“小提琴有《梁祝》,但古典吉他几乎没有专属的中国曲目。”杨雪霏坦言,古典吉他的曲目大多是西方音乐,这次做《中国素描》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希望拓展古典吉他的作品。《中国素描》中收录的都是中国作品:古曲《胡笳》《阳春白雪》、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民间小调《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瑶族舞曲》等等,时间跨度从汉末直到当代。

吉他曲梁祝吉他曲谱_吉他曲梁祝吉他谱_梁祝吉他曲

杨雪霏广州大剧院独奏音乐会现场

在保有原曲主体的基础上,以充满新意的配器与创作手法全数改编为包括吉他独奏、吉他及箫与吉他及古筝的二重奏、吉他与管弦乐团的协奏曲等不同版本。除了改编之外,专辑还收录了当代音乐大师谭盾、陈怡等人特地为古典吉他创作的原创作品:“我希望可以丰富古典吉他的曲目,所以一定要有原创作品。”

除了杨雪霏的吉他独奏之外,专辑还有张维良的萧、袁莎的古筝与傅人长指挥下的厦门爱乐乐团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吉他与不同乐器搭配演出的多面表现力与独特魅力。杨雪霏特别提到与古筝演奏家袁莎合作的《长相思》:“这是一首讲述两个朋友互相思念的曲子。吉他和古筝这两种乐器有点像,最后出来的效果是两种乐器的声音缠绵在一起,又能听出微妙的差异。”

在杨雪霏看来,古典吉他很适合用来演奏中国音乐:“吉他原本是一种沙龙乐器,私密性强,跟讲究诗情画意的中国音乐很匹配。”她希望,《中国素描》能够成为一扇窗口,让世界观众了解中国文化:“中国音乐在世界仍然比较小众,我尝试用西方观众熟悉的乐器来推广中国音乐,在国外的音乐会上会演奏中国曲目,观众觉得新鲜,可能也会对曲目背后的中国文化感兴趣。”

流量不应成为演出唯一的衡量标准

8月30日晚,杨雪霏在广州大剧院歌剧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带来多首《中国素描》中的作品。

这场音乐会能顺利举行实属不易。广州场音乐会原计划在2月举行,受到疫情影响而延期,北京场也顺延至9月。杨雪霏从英国回到中国,在这一轮巡演开始前,在上海隔离了14天,“还好隔离时我带着吉他,失眠的时候、焦虑的时候,还可以弹弹琴,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

吉他曲梁祝吉他谱_梁祝吉他曲_吉他曲梁祝吉他曲谱

杨雪霏广州大剧院独奏音乐会现场

疫情对全球的线下演出造成极大冲击,除了中国巡演能够顺利举行,杨雪霏原定的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演出目前仍遥遥无期。无论是流行圈还是古典圈,有不少音乐人开始转战线上,杨雪霏也一样。在隔离期间,杨雪霏实现了她的B站首秀,首次直播就收获了1.6万观众。据悉,她也已经入驻了抖音和快手。

在英国的时候,杨雪霏应邀参加了一个澳大利亚的线上艺术节,收获了一次还不错的直播体验:“全球的观众都可以收看,还有美国观众半夜两点起床看我的演出。而且这种直播形式还是挺适合吉他独奏的,观众们可以在家吃着东西、带着孩子和狗一起看演出,有点像当年音乐沙龙的感觉。这是线下的音乐厅演出所不能给予的。”

面对线上演出,她也坦言心情有点矛盾:“虽然线上直播看上去流量很大,到底有多少人好好在欣赏音乐?我们不知道。现在国内外大部分的线上演出都是免费的,但对古典音乐家而言,线上的流量有多少可以真正转变为买票的观众?也有人跟我说应该做点通俗的东西来吸引流量,但我始终认为艺术跟娱乐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艺术不可能跟娱乐比流量,难道流量要成为音乐演出的唯一衡量标准吗?”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