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优美的萨克斯前奏曲谱大全_优美的萨克斯曲_优美前奏大全曲谱萨克斯简谱

前言

说起我和肖邦前奏曲的缘分,起源于2018年冬天,我去拜访小提琴演奏家盛小华老师的时候。那时候她刚刚从一位老太太手里淘到很多琴谱,非常激动,于是就给我展示了一些藏品,其中就有这本肖邦《前奏曲Op.28》。看到这本,发现是心动的感觉,幸运的是后来盛老师慷慨地把它交予了我。

钢琴演奏家傅聪曾说,这是一部关于生死的作品。我把这套曲子确定为2019年度钢琴计划,并顺利用手机录完了24首。可任务虽然完成了,我却非常清楚地知道,这套曲子我理解得还远远不够。想要了解艺术,就要了解它的创作者和创作背景,于是这篇文章就诞生了。而现在正是新型肺炎爆发之际,肖邦也是因肺病去世,因此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你汲取到音乐的力量,更加坚定战胜病魔的勇气。

在这篇推送中,我用比较简洁通俗的语言介绍了这套前奏曲的方方面面(毕竟我也只是个非专业钢琴弹手,不会专业理论),并附上了自己不成熟的录音音(视)频,希望大家不要嫌弃并喜欢。关于乐曲的分析,我除了查询专业文献,还偷偷夹带了自己的理解。因此如有谬误,还望指出并见谅。

快速问答FAQ

问:这部前奏曲是不是写在大型音乐前的暖场,就像它的名字“前奏”所指代的那样?

答:不是。前奏曲的含义视具体的时代和作曲家而定,有的确实是暖场曲目,类似于歌剧前的“序曲”(序曲和前奏曲往往互指),比如巴赫《十二平均律》的前奏曲是赋格的“暖场”、罗西尼著名的《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是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的暖场。但肖邦《前奏曲Op.28》却是独立的24首作品。

问:为什么是24首?

答:因为钢琴每一个八度都有7个白键和5个黑键,以这12个音为主音分别可以组成12个大调和12个小调。每一个调一首,一共是24首。这种每调来一首的风格其实是源于巴赫《十二平均律》(肖邦非常喜欢巴赫)。

问:这套曲子似乎很强调”技术性",它们很难弹吗?

答:要说技术难度,必然是比不过肖邦《练习曲》的。但《前奏曲》保持了肖邦一贯的个人浪漫特色,可以算是抒情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问:《雨滴前奏曲》很出名,是不是每一首都有这样生动的名字?

答:是的,不过和肖邦本人没关系。第15首前奏曲的名字“雨滴”是肖邦的恋人乔治·桑加的。1926年,著名钢琴家Alfred Cortot在他修注的曲谱版本中给肖邦前奏曲每一首都加了标题,比如给第4首加的是“在墓地”、第10首“坠落的火箭”、第15首“一个妈妈在摇晃她的孩子”、第24首“血液、淫荡和死亡” [2,6]。其实肖邦对这种命名方式是抗拒的 ,认为这类标题太简单粗暴以至于会造成对情绪的误解 [1]。

问:这套曲子长不长?

答:很短。大部分曲子都在一分钟左右,只有两三首可能会超过3分钟,具体取决于演奏者的诠释方式。

风格迥异的作品特色演奏版本

肖邦前奏曲被认为是钢琴演奏者必弹的一部作品,在网络上流传了很多版本。这里我附上在2019年自己录的(点我在线试听),其2020视频版本也会陆续更新在大美丽的B站up主主页上(点我观看),欢迎关注。除此之外,我比较推荐李云迪2016年在卡耐基音乐厅表演的版本,以及意大利演奏家Maurizio Pollini的录音版本。关于演奏技巧,可以参考 [2]。关于情绪表达,钢琴演奏家傅聪曾经上过一堂公开课,非常不错,视频可以在B站观看(点我观看)。

这24首前奏曲风格迥异,无论是在情绪(平稳到歇斯底里)、旋律(优美到刺耳)、速度(舒缓到极快)和力度(安静到吵闹),都呈现出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整体上它们大致可以分为8类 (取材并修改于[1,2]) :

悠闲/田园类——No.1, No.7, No.11, No.23

这一类曲风比较悠闲恬静,曲速适中,都是以大调为基础创作的。从旋律上讲,它们都是单旋律的,也就是说整首曲子基本上都是把一个旋律重复来重复去、变着花的重复。除此之外,另一个标志性特点是对旋律动机的重复(乐曲最开始的一两句音型)。比如说第11首的前四小节就是一个短小的动机

优美的萨克斯曲_优美前奏大全曲谱萨克斯简谱_优美的萨克斯前奏曲谱大全

,你可以在乐曲后边一遍又一遍地听到。第7首具有波兰民间玛祖卡舞曲的一些特点,但比肖邦《玛祖卡》系列要短多了,乐谱上只有两行。

有时候我们在听古典音乐的时候可能分不清乐曲动机(motive)和旋律(melody)的区别。乐曲的动机是一个非常短小的片段,往往会出现在开头,可以理解成是乐曲之后发展的”原材料“。而旋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乐句,有开头、发展和结尾。

哀歌类——No.2, No.4, No.6

这一组乐曲很忧伤,速度较慢,并且在结尾会越来越慢。在这其中,最出名的毫无疑问是第四首,其令人陶醉的旋律成为了很多流行音乐的素材。比如歌手Radiohead为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创作的《Exit Music》,在我看来,就抓住了原曲的精髓并赋予其更夸张的表现力。

优美前奏大全曲谱萨克斯简谱_优美的萨克斯前奏曲谱大全_优美的萨克斯曲

Radiohead - Exit Music

除此之外,还比如Serge Gainsbourg的《Jane B》和Antonio Carlos Jobim的《Insensatez》。研究肖邦的权威Frederick Niecks评论道 [3],”这是一首短诗,其精致甜美慵懒的沉思,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作曲家似乎完全沉入到了自我,以至于周围广阔而喧嚣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了”。

练习曲类——No.3, No.5, No.19

想必大家对肖邦《练习曲》并不陌生,而这一组就是和《练习曲》最相似的。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快、准,并且往往情绪活泼/高昂,对技术要求很高。

叙事曲/歇斯底里类——No.8, No.12, No.16 No.18, No.22, No.24

不得不说,肖邦是叙事曲体裁的集大成者。在《前奏曲Op.28》中,他同样在将叙事曲的特点赋予了一部分乐曲——富有活力、戏剧性的夸张、歇斯底里甚至有点让人喘不过气。这一组乐曲不仅具有快、准,还具有狠的特点,难度极大,手小的人是不太适合的。第16首我断断续续练了快要半年的时间!但不同于练习曲的是,它们每次旋律的循环都使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更进了一步,据说是肖邦和疾病做斗争的体现。

进行曲类——No.9, No.20

2018本科毕业那一年,我在南大林泉钢琴音乐会和大美丽一起表演了肖邦《葬礼进行曲》,而这一类前奏曲就和《葬礼进行曲》是类似的。它们听起来比较忧伤,但和前面的“哀歌类”最大的不同是,它们的旋律有很强的低音辅助(像是鼓点),有明确的节奏感,因此听起来也很庄重。

谐谑曲类—— No.10, No.14

谐谑曲是一种快速、节奏感强烈、带有幽默感的乐曲体裁,通常具有鲜明的强弱对比的戏剧性特征。它的意大利语Scherzo是“笑话”的意思(嗯,我坦白其实一般我不太听出来诙谐的感觉)。这类乐曲一般是三拍子,比如第10首(但第14首不是)。

谐谑曲曲式常常也被用在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比如著名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三乐章。

夜曲类——No.13, No.15

大家对肖邦的《夜曲》都不陌生了,周杰伦还曾经写过一首歌《夜曲》致敬肖邦。这类曲子温柔舒缓,虽然通常可能是抒发爱意,但可以当作睡前故事。

第15首前奏曲可以说是非常著名了,因为持续的滴滴答答的声音,被乔治·桑冠名“雨滴”。它被广泛用于各类影视作品,从爱情片、科幻片到惊悚片。

吟唱/如歌类——No.17, No.21

这两首旋律鲜明舒缓,一首两分钟,一首三分钟。门德尔松曾评价第17首:“我太喜欢它了!我没法告诉你我有多喜欢或者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永远不可能写出来这种曲子的吧” [1]。

作品评价

李斯特评论道,“它是一套富有诗意的前奏曲,就像当代伟大的诗歌一样,可以轻柔地把灵魂融进了一个金色的梦中,并把它带到最高理想境界”、“它们富有自由和魅力,堪称天才之作”。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和傅聪父子曾多次探讨这部作品。在傅聪看来,“假如说要肖邦的所有作品都没有了,要我选一个作品留下,我就选这二十四首前奏曲,因为这是肖邦空前绝后的作品”。钢琴家鲁宾斯坦也表示过,前奏曲是“肖邦作品中的明珠”。类似的称赞数不胜数。

当然,也不全是好评。最著名的批评来自于音乐家舒曼 [2]:

这套前奏曲非常诡异。我承认我想象中的肖邦前奏曲和这个是很不一样的,它们应该是宏大的,就像他的练习曲。但实际上的前奏曲恰恰相反:它们是草稿、是练习曲的开篇,杂乱无章。但是每一首又写得很细致,时刻提醒着“看,这是肖邦写的”。你可以从热情的呼吸中分辨出这是肖邦,他拥有当下最勇敢最骄傲最富有诗意的头脑。可这部作品还包含病态的、紧张的、令人生厌的东西。但愿每个人都能取之所需,远离庸俗!

《前奏曲Op.28》如此风格迥异的创作其实是和肖邦的经历分不开的,接下来我们来简要了解一下肖邦的生平。

肖邦其人早年

肖邦在181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附近的一个村庄,很小就疾病缠身。他很小就表现出了强大的音乐天分,据说6岁开始学琴,7岁就创作了两首《波洛涅兹》舞曲,8岁开始公开表演。

优美前奏大全曲谱萨克斯简谱_优美的萨克斯前奏曲谱大全_优美的萨克斯曲

Magaloff - Polonaise C Minor

优美前奏大全曲谱萨克斯简谱_优美的萨克斯前奏曲谱大全_优美的萨克斯曲

Ashkenazy - Polonaise B-Flat

在华沙学习了几年音乐之后,父母把他送去了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在那里没多久他就举行了个人演奏会,相继到各地演出,后于1831年到巴黎并定居(并因为某些我考证不到的原因,再也没有回到波兰)。他非常热爱这座城市,在这里过得顺风顺水,并且结识了李斯特、柏辽兹等著名音乐家,以及女作家乔治·桑。很快,肖邦和乔治·桑就陷入了恋爱。就是在这段他们恋爱的日子里,肖邦创作了《前奏曲Op.28》。

晚年

肖邦的晚年,比一般人来得更早一些。1840年之后,肖邦身体逐渐恶化,同时和乔治·桑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不和,最终在1847年画上句号。1848法国爆发二月革命,随后肖邦离开巴黎前往伦敦,并且在同年11月表演了最后一场音乐会。那时他已经非常消瘦了,体重不足45千克。

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巴黎。1849年,年仅39岁的他在家中去世。根据遗愿,人们在他的葬礼上演奏了莫扎特《安魂曲》和他的《前奏曲》第4、6首,并在下葬时演奏了《葬礼进行曲》。有超过3千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优美的萨克斯曲_优美前奏大全曲谱萨克斯简谱_优美的萨克斯前奏曲谱大全

Rubinstein - Funeral March人物和作品评价

目前已知肖邦的所有作品都涉及到钢琴,而且只有很小一部分不是钢琴独奏。他把夜曲、前奏曲、叙事曲、谐谑曲、圆舞曲等音乐体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并且热衷于传播波兰民族舞曲——玛祖卡和波洛涅兹,让它们成为了欧洲音乐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他师承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脉,并且把巴赫和莫扎特引为对他最重要的两位音乐家。可即便如此,他完美地把复杂的音乐和细腻的情感融合起来,很少写单纯强调技巧的作品,被誉为“钢琴诗人”。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不少关于波兰民族文化、爱国的作品。他对钢琴演奏有着独到的分析,非常强调手腕、指法和踏板的运用,对后来的钢琴教学影响颇深 [2]。

除了这些赞誉,当然也有很多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为了拍摄关于肖邦的传记电影,钢琴演奏家Andras Schiff对他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谴责他是一个反犹太人、自我陶醉的贵族、社交势利小人、讨厌与普通人接触的花花公子、完全不忠于波兰流亡同胞的人。Schiff用一句话总结, “他是一个非常怪癖的人,很难让人喜欢”。换句话说,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但同时也是个烂人 [4]。

人生的转折

这24首前奏曲几乎全部是在1838-1839年完成的。这高产的两年,却也是肖邦人生的转折点。

恋爱

粗略地了解了肖邦的一生后,现在我们来看看他和乔治·桑恋爱的这段日子。在暧昧了一段时间后,1838年,他们正式确立了关系。同年冬天,他们出发去西班牙马略卡岛,打算共度一段甜蜜的旅行。可没成想,就在这里,肖邦被诊断患有肺结核,岛上的居民都不愿意让他们住在附近。于是他们不得不住到一个偏僻的修道院。

《前奏曲Op.28》创作背景

简陋的居住环境,加上多变的天气,肖邦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差,情绪也越发敏感、喜怒不定。有一天,他心情愉悦,给在巴黎的好友写信道,“最美好的地方的色彩,没有被人的视线所掩盖”,而且有一种“万物如诗”的感觉。然而没多久,他又写道,“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大海和岩石之外”,语气中充满了绝望与对死亡的恐惧 [1]。也许就是这种持续性的情绪波动,才让这些前奏曲拥有如此迥异的风格吧。

短短三个月后,肖邦和乔治·桑离开了马略卡,而这段经历也被乔治·桑记录在了小说《马略卡岛上的冬天》中。在这段日子里,除了《前奏曲Op.28》,肖邦还创作了《叙事曲No.2》《波洛涅兹Op.40》和《谐谑曲No.3》。

音乐体裁:前奏曲

本节的综述主要取材于[2]。

早期

前奏曲这种音乐体裁是在15世纪被创造出来,是最早用来避免固定旋律、表现自由的键盘乐器作品。这种特点一直延续到现在,因此前奏曲多多少少会被认为带有一点“即兴”的成分。当然了,我们知道这肯定不是真的即兴,毕竟都写在谱子上的,但这里所指的是“即兴”这种感觉,也就是自由和多变。

在17世纪初期,无度量前奏曲(unmeasured prelude)开始出现。以现在的角度看来,这种乐曲非常奇葩,它不规定速度、调性,甚至每个音符的时长 [5],这些全靠个人发挥。要说没有两首无度量前奏曲是一样的,那可一点都不为过。不过在那个时候,这种音乐主要用来暖手和调琴(鲁特琴和大键琴),很少会作为正式表演曲目。

巴赫一脉

到巴洛克音乐时期,前奏曲就真的变成“前奏”了,一般只出现在赋格或组曲之前。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在这本曲集中,每一个调都拥有两首自己的曲子(上下册各一首),每首都由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组成。当然,前奏曲只是前戏,都比较短,不过也相对通俗好听。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前奏曲是第一首,BWV 846前奏曲 。它被广泛用于各个时期的“流行歌”,比如19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把它改编成一首广为流传的器乐和声+美声旋律的歌曲《圣母颂》

优美前奏大全曲谱萨克斯简谱_优美的萨克斯曲_优美的萨克斯前奏曲谱大全

Fleming - Ave Maria

一个世纪之后,著名流行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又把古诺《圣母颂》的美声部分改编为钢琴,变成器乐和声+钢琴旋律的形式。再近一点的例子,林俊杰在《黑键》的开头就原封不动引用了巴赫原版前奏曲。

不过没多久,随着奏鸣曲的发展,赋格和组曲越来越少见了,于是前奏曲就被吸收进了其他的音乐形式。(前奏曲好惨)

肖邦一脉

不过这一切都在肖邦出现之后改变了,前奏曲终于开始翻身做主人。虽然肖邦继续沿用了前奏曲短小、即兴的特点(当然,如果说巴赫前奏曲是“即兴”,那肖邦前奏曲就是“非常即兴”了),但前奏曲的存在不再依赖其他音乐形式,而是自成体系。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Andre Gide曾评论道:

我承认我确实无法理解为什么肖邦给这套曲子起名为“前奏曲”。是什么的前奏曲?巴赫的每一首前奏曲都会紧跟着一首赋格,它们是一个整体。但是我却无法想象肖邦前奏曲后面可以跟着什么。其他人的前奏曲

很多著名的音乐家都写过前奏曲集,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脉:巴赫一脉和肖邦一脉。巴赫一脉的代表人物有门德尔松,而肖邦一脉有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Op.34)。偶尔也存在一些杂合子,比如采用巴赫一脉“前奏”的形式,但是却更符合肖邦一脉“非常即兴”的特点,比如说肖斯塔科维奇(Op.87)。

当然,除此之外,总会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喜欢自立门派,大有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气势,比如德彪西。德彪西的前奏曲就比较不羁了,不仅用了多个动机和大量不和谐音符(比如用钢琴模仿打击乐),而且一首曲子的调性也会变来变去。更美妙的是,他给每首前奏曲都加了生动的标题,比如“雪中的脚印”、“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乐音和芳香在夜晚的空气中萦绕”等等。

还有一些人,没有成功加入巴赫、肖邦、德彪西任何一脉,但是他们的前奏曲又不足以自成一脉,比如法国作曲家Grabriel Faure和波兰作曲家Karel Szymanowski。

什么是前奏曲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前奏曲的定义是不断演化的。对于巴赫一脉,前奏曲大致有四个特点:(1)是赋格和组曲的“前戏”;(2)比较短小、自由;(3)一般每套有24首,每首曲子调性比较统一;(4)由一个动机贯穿始终(也就是说旋律比较一致)。到了肖邦这里,我们需要把这些定义里的第一条,“前戏",删除。而到了德彪西这里,前奏曲就剩短小和自由了。而且这个短小不是真的小,毕竟比巴赫和肖邦还是长一些的,但这个自由是真的由。

参考文献

[1] Breaking Down Chopin's 24 Preludes

[2] Meier, Marilyn Anne. "Chopin Twenty-four preludes opus 28." (1993).

[3] Schirmer's Library of Musical Classics, Vol.34, "Chopin Preludes for the Piano". (1943).

[4] A troubled genius: The truth about Chopin

[5] Rhythm, Deep Structure, and the Unmeasured Prelude

[6] Chopin, F. 24 Preludes, Op.28. Ed. A. Cortot. Paris: Salabert, 1926. Preface.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