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场景适配度,可能没人家好;

论曲目的技法,配器、和声可能有他的一些弊端,但也绝对是国际顶流;

在配器的选用方面注重用特色乐器来突显地区风味,这是很常用但又很吃香的做法。蒙德地区古典吉他、长笛被多次采用,配器上有点凯尔特风味,但又不太像,总体上契合“风”和“自由”的主题,很明显的西幻风格。璃月地区也多用笛,二胡和筝,调式上以五声调式为核心,可以锁定是中国风。稻妻地区多用尺八、三味线、日本筝和太鼓,调式上以都角调式为核心,锁定日本风味。从配器选用和基础调式上就完成了地区特色的任务,体现其作为“配乐”的功能性。但是也不是很完美。稻妻地区的配器比前两者稍微好一点,前面两国的弦乐部分加得很厚,每个部都配了好几个人,但是传统乐器尤其筝,笛之类声音并不大,如果没用录音室专门平衡过的话现场演奏其实很容易被盖住听不见,稻妻这边就好一些,弦乐和铜管部都平衡过,也留够了民族乐器的发挥空间。(听了映雪春花的音乐会表示深有感触,可能这也是陈老师早年一直用电脑音效的弊端)

第二个还是配器,同时还有不同主题和主导动机的运用。以雷电将军的pv音乐的前四十秒为例,开头先用笛和钢琴在稻妻的主题下进入,很平滑轻盈,然后突然用了尺八来继续发展主题,弦乐部和打击乐加入,奏出高紧张度的和弦,威压感就开始出现,紧接着在用铜管来衔接,军鼓加入,和声也越来越紧张,最后再用尺八威严地奏出将军的主题,压迫感直接拉满,并且很顺利的从稻妻连接到雷军,由大及小,完成了与画面的适配。这种通过配器和和声连续变化制造氛围的手法让我想起了拉威尔的左手钢协,不过要比还是比不过拉威尔的,而且差远了,毕竟配器之神。但我觉得当我拿拉威尔的钢协与之比较时,原神就赢麻了,毕竟原神这里只是游戏配乐而已,人家是巅峰之作。同样的还有在苦涩的凯旋中,整体是以雷军的主题展开的。一开始依旧是以简短的稻妻主题引入,雷军主题最初是由钢琴奏出,同时用了单簧管作伴奏,单簧管略显闷的音色绝妙的适配了“苦涩”之意,紧接着就由宏大的弦乐,打击乐和铜管来发展主题,既满足“凯旋”,又适配剧情发展。紧接着到了影和真在一起的那一段,由笛和日本筝、钢琴应喝出现,听起来有一点像赋格的结构,其实完全不是 ,毕竟赋格的结构要严谨得多,但是一小个乐段由几种乐器几种音色交叠演出可以很有效地加强情感的渲染。再到下一段,上一段的节奏被固定为简短的动机在下层,而用尺八继续发展乐段,这一段是影在失去真后的表现,对上一层的节奏的沿用可以理解为影一直沉浸在过往的失去中无法自拔,带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前行,除了感情上的发展更加深切,人设和剧情也完美契合,这一笔写得妙。随后就发展了新的乐段,知道最后也一直是这个乐句,只不过变换了配器,这个句子节奏型简单,较为重复,反复中暗示了影决定用永恒守护稻妻,充满坚定,最终又在简短的稻妻主题中结束了全曲,呼应了开头,也可以说是影的经历和稻妻的发展绑定。还要举我可以举很多,但是不赘述了。

第三个是旋律。你说配器也好,各种技法、结构也罢,他跟一众学院派的和历史上的那些严肃作曲家比那自然是相形见拙,人家伏案数年才写得出一部交响曲 你这商业音乐更重视效率,不可能像人家那样写 没人家好是自然的。但你要说他旋律不好听,那我是大大地不认同。旋律是体现作曲家天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个人觉得原神音乐里的旋律基本上都很好听,对于我这种旋律控来说,一句好听的旋律就胜过你一万种音色去堆去造。

以上。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