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生(1945 年生),中国现代作曲家、教育家、钢琴演奏家、音乐理论家,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当父亲发现了赵晓生有较好的音乐天赋后,从他六岁起开始培养其学习音乐,先后跟随杨体烈、李明珍、周路得、项信恩、拜雷蒙·赫伯特、谢洛夫等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学习钢琴,1956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因为天赋斐然、成绩优秀、被直接推荐进入上海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学习钢琴,师从范继森。

1978年考取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师从丁善德。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从学钢琴到学作曲,音乐占据了他几乎所有的时间,也使他成为卓有成就的音乐家,1981 年被公派到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学习电子音乐的人。

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_中国钢琴组曲_中国曲目钢琴

回国后,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方向、钢琴艺术理论方向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赵晓生在世界各地的音乐活动甚广,曾在上海、江苏、中国香港、美国等近百座城市举行超过三百场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并在多地展开大师班等公益教学活动。他虽然接受了系统的西洋传统音乐教育,在投身于作曲学习与创作后,却一直致力于探索钢琴音乐中的“中国风格”,提倡并重视发扬民族化音乐,实现在中国制造的钢琴上发出属于中国文化的中国音响是他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创立了极具东方色彩的“太极作曲系统”及“音集运动”理论系统,为我国现代钢琴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钢琴组曲_中国曲目钢琴_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

赵晓生创作成果

赵晓生所创作品颇丰,其音乐理论著作主要有:《钢琴演奏之道》(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 年)、《琴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年)、《琴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年)、《走进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年)、《传统作曲技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钢琴中高级练习曲五十首(全二册)》《通向音乐圣殿》(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年)、《音乐活性构造》(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 年)、《钢琴经典导读》(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年)等。赵晓生音乐作品创作主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以改编作品为主,收集民间音调,探索民族化的和声,追求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

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_中国钢琴组曲_中国曲目钢琴

作品有:创作曲《渔歌》、改编曲《这些兵急人难》(《智取威虎山》第七场选曲)、改编曲《沿着大道奔前方》(影片《青松岭》插曲)、改编曲《东风传送》(《海港》选段)以及音乐会练习曲六首等。第二个时期是 20 世纪 80 年代,赵晓生在这个时期重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结合,创作出大量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作品。作品有:钢琴曲《太极》《碧霄排云》;钢琴协奏曲:《希望之神》。第三个时期是 20 世纪 90 年代,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从题材、风格还是内涵上,都有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逐步走向即兴化与个性化。代表作品有:钢琴独奏曲:《辽音》《听松随想》《新翻〈霓裳羽衣曲〉》等;舞剧:《地曲·人声·天祭》;民乐室内乐:《时漏》等。

中国曲目钢琴_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_中国钢琴组曲

《渔歌》创作背景

渔歌创作于 1975 年,那段时期赵晓生每年都被分配到农村和解放军部队工作,当时抵达了位于长江口的横沙岛,生活在一个小渔村里。一天他上了一艘 37 吨重的渔船,在东海航行过程中数次遭遇暴风雨,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颠簸,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就这样在海上漂流了十天,渔民和乘客都经历着对身体极限的挑战,头晕目眩,腹中翻江倒海,苦不堪言。

30 吨渔船虽大,但在一望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中却是沧海一粟,卑微感、无助感、渺小感油然而生,挥之不去。海上这番历程让赵晓生体验了渔民的海上艰辛作业与淳朴生活,同时,渔民们或悠扬深情,或豪放高昂的歌声也给他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与灵感,由此创作出钢琴独奏曲《渔歌》,纪念他这番路途坎坷、经历难忘的海上旅程。

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_中国曲目钢琴_中国钢琴组曲

这部作品是赵晓生在创作初期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唯一未注明改编的独立创作曲,于 1977 年出版于上海人民出版社,后因特殊原因,出版社自作主张更名为《乘风破浪渔歌亮》,赵晓生为此持不同意见,时隔数年后重新出版,改回《渔歌》。钢琴独奏曲《渔歌》旋律动听,形象鲜明,深受大众喜爱,后作为赵晓生常演曲目出现在各大钢琴独奏音乐会上,如 赵晓生红海滩钢琴音乐会、长江钢琴大师巡回演奏会之赵晓生苏州独奏会等。

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_中国钢琴组曲_中国曲目钢琴

《渔歌》本体研究

钢琴独奏曲《渔歌》,运用了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写作手法,乐曲由引子、A段、B 段、A1 段四个部分构成,以西方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为基础,结合运用中国五声化和声手段。以下就本曲的曲式结构、和声色彩、旋律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_中国曲目钢琴_中国钢琴组曲

曲式结构

从 6 小节开始隐伏旋律线转变为独立层次的旋律线,即织体和显性旋律线的结合体。6-16 小节既贯彻了 1-5 小节的织体形态,又加入了显性旋律线条的层次。引子部分节拍变化比较频繁,虽然只有 4/4 拍、6/4 拍、5/4 拍这三种节拍,但在节拍之间经历了 8 次变换,节拍配置丰富,最后结束到了完满终止上并做出延长,形象地描绘出海浪连绵起伏的音乐场景。接下来引出 A 段(17-50 小节),建立在降 A 宫五声调式上,a 乐句(17-22 小节)有 6 小节,每一乐节的开始旋律都是重复的,随着音乐的发展在之后的旋律进行中进行变化反复,最后落于 22 小节的半终止(属和弦)上。

a’乐句(23-29 小节)有 7 小节,整体提高了一个八度,力度由 p 变为 mp,和 a句形成对比,27 小节体现了旋律线条级进上升的音高关系,做出有过渡性的扩充,最后落于 29 小节的完全终止,结构自由,灵活,形成了上句与下句的和声功能呼应关系。

中国曲目钢琴_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_中国钢琴组曲

旋律的发展以音阶式上行或下行级进与二、三度跳进为主,只有少数部分出现了四度和五度的跳进,旋律在听觉上明显更加平缓,对于大海以及渔民劳动的描绘起到了深化的作用。b 乐句(30-33 小节)转为降 b 商调式,其和声进行完满地于完全终止上结束。音乐发展特性由b乐句的对比式发展进而回归至具有a乐句特征但与a乐句不同的 a’’乐句(34-37 小节)后调式转为降 A 宫。音乐的发展及旋律写作过程中兼顾音响效果上的复杂性,a’’乐句在主要音乐材料上具有明显的趋同性,但在音乐片段的具体陈述部分上有所不同。

这种变化再现在巩固、加强、深化了对其听觉印象的同时,也极大地保持了全曲的统一。

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_中国曲目钢琴_中国钢琴组曲

38-41 小节是 b 乐句的变化反复,运用复调形式手法创作,旋律主题材料基本相同,但整体音区提高了一个八度,右手织体更加复杂,层次增加至三个声部,高音部与低音部的旋律同时进行,织体在中间声部并且更加复杂,旋律明显轻快活泼。接下来进入 B 乐段(51-189 小节)。该乐段第一个动机是 c 乐句,51、52 小节,具有劳动号子的音乐特质,高声部和弦为领唱音,吆喝渔工准备开始劳作,低声部和弦为船工相和音。

第二个动机于 52 小节出现,随音乐发展成 d 乐句(53-76 小节,6+6+6+6),六小节一句,呈现出明显方整型的乐段,从 77 小节开始突快直至 124 小节,d'乐句是对 d 乐句的变奏。

怎么编即兴中国钢琴曲_中国钢琴组曲_中国曲目钢琴

125-140 小节是 c 乐句的变奏 c’,描绘出一幅渔民们刚经历完激烈的闯滩,收获颇丰,豁然开朗的情景。短琶音与柱式和弦织体互相切换,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形成了极具感染力与画面性的特征。e 乐句(141-164 小节)建立在 C 羽调式上,左右手旋律体现了呼应原则,右手呼,左手应,相互补充,互相依附。第141 小节至第 152 小节高音部和弦为领唱旋律,低声部是为众船工相和旋律,描绘出一幅渔民收获颇丰,迫切想要返航回家的喜悦心情,也唱出一曲胜利的凯旋之歌165-189 小节是再现前的准备,以展开性写法为主,以宽广宏大的音响凝聚成华彩形成整个乐章的高潮,并由此推向最后主题的再现

作者充分利用柱式和弦的饱满性,进一步加强原有线性旋律的丰满度和充实性,通过踏板的加入与力度的变化,更加突出了钢琴在音响效果上的的感染力和表现力。190-230 小节为 A’乐段,降 A 宫调式,其音乐发展具有明显的收束性,是对于 A乐段中音乐主题的再现,这是一个动力型再现,因为在 B 乐段后期达到了全曲的高潮,高潮能量延续从而形成了动力型再现,并且在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强弱、结构的分裂、织体与音乐状态等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