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别懒连知乎都不怎么刷了……突然想起来还有个大坑只好一点一点地写啦_(:з」∠)_

上回说到声曲折和文字谱,今天就简略地介绍一下燕乐半字谱和减字谱两种唐代最流行的记谱法。

有关于敦煌乐谱的有关图片手里实在没有清晰的只好借助于某搜索引擎了,如果有机会去法国能够看到的话我会更新图片。

这份《敦煌乐谱》(又称《敦煌琵琶谱》)一般认为是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用燕乐半字谱抄写的一份琵琶曲谱。唐代的燕乐半字谱分为弦索谱系统和管色谱系统,读谱法均已失传。

玉笛谱_玉笛谱_玉笛谱

《敦煌乐谱》是有关于燕乐半字谱研究上最重要的史料之一,熟悉敦煌的人都知道从敦煌的发现到现在发生了什么事,陈寅恪先生也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在伯希和带走的大批文物中即有《敦煌乐谱》,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乐谱》中有《品弄》、《倾杯乐》、《又慢曲子》等25首曲子。琵琶谱正面是长兴四年农历9月9日抄写的《仁王护国经变文》,反面是琵琶曲谱25首。被发现后日本学者林谦三曾就该谱著有《琵琶古谱的研究》(1938年)等著作,但并未能解决节拍节奏问题。我国学者叶栋在《音乐艺术》上发表了《敦煌曲谱研究》论文和《敦煌的唐人乐谱》的25首乐谱。

玉笛谱_玉笛谱_玉笛谱

上图是摘自《琴曲集成》中《松弦馆琴谱》的部分。现在古琴的记谱大多数使用减字谱,上回说过,唐代《碣石调·幽兰》便是一首古琴曲,使用的是文字谱。唐代曹柔开创了减字谱,使古琴记谱不再繁琐。管平湖认为古琴谱可以分为文字谱阶段、明代以前的早期减字谱阶段和明代以后的晚期减字谱阶段。第一段以《碣石调·幽兰》为代表,第二段《神奇秘谱》上中的《广陵散》为代表,第三段则是《自远堂琴谱》中的《潇湘水云》为代表。图《良宵引》属于早期减字谱,但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古琴谱相近,说明在明初至清初这一段时间,减字谱已经在不断地被修改、完善。

减字谱其实十分简单,只需要将一个符号分开理解即可。如上图的左上方有一个“夕”字,其实是取自“名”字的上半部分,右边指古琴七徽的位置。符号的上半部分即为“左手名指按七徽”。下半部分是“勾”字的一半与“三”,中指向内弹奏即为“勾”,整个符号的意思便是“左手名指按三弦七徽的同时右手中指勾三弦”。这样的记谱相比于文字谱,好处自不必说。

减字谱是没有节奏、节拍的记录的,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演奏者的心境自由发挥。然而有些自诩先进之人常以此嘲讽传统音乐,说这是我们落后之处。但是演奏家,就真的会规规矩矩地按着前人所写的来走吗?

下期没有预告,如果研究透了可能就写乐律学吧……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