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一部带你入坑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小学毕业那年从我爸的抽屉里无意翻出他多年前录的磁带,各种杂七杂八的音乐,其中一张磁带的A面是《天鹅湖》选段。听了几次我就有种着魔的感觉,特别是序曲和主题曲的旋律,那种优雅哀伤、最后歇斯底里的悲剧性,让我有一种发现新世界的激动。我先买来《天鹅湖》的全剧CD陶醉其中,然后又听老柴的其它作品,再就是别的古典音乐,一发不可收拾。

也是那几年,我在沉迷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自己内心也逐渐涌现出旋律,创作冲动越来越强,我觉得音乐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创作是我自己最大价值,不能投身音乐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从那时能一路走到今天,确属幸事。

DAY 2 一首你心中最伟大的慢板乐章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但又不是宗教的那种神性,而是依然身处人间的,带有人文情怀的超脱。仿佛是历经磨难后回顾身世的沧桑,亦或是痛苦淬炼后的欣悦。表面上是宁静、祥和,背后却隐藏着深邃、隽永。听这首曲子时,真是可以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思考一些超越世俗的问题。

我曾在一节midi制作课后做了这首曲子的前奏当作业,上课时老师先播放原曲,引子过后就不需要听了,老师不忍直接关掉,慢慢降低音量让它淡出——“这样的音乐不可以打断”。

DAY 3 一份你最喜欢的演奏家的独奏录音

帕尔曼的柴小协,与尤金·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

大师手笔自不必说,气息的把控、音色的雕琢这些都是举重若轻、雕琢不露痕迹似从心所欲。我推荐的原因是最符合我心中这首协奏曲的气质吧,特别是不吝啬滑音的使用——用不好很容易落俗,但这里却恰到好处。柴氏这股子如怨如慕的浓烈感情非得藕断丝连般的缠绵滑奏不可渲染。

保罗·亨利·朗说贝多芬的音乐讲究克制,虽然波澜壮阔但不被情感左右,仿佛航海家始终牢牢握住舵盘。借此比喻来说,老柴便是另一个极端,完全被情绪推着走,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在《悲怆》那种深刻的作品中是一股对于命运的无奈,而在小协这样艳丽的乐章里则是意乱情迷、不能自已。

这首曲子的精妙全在旋律。被情感左右也是容易落俗的,把一段优美歌谣翻来覆去越唱越煽情乃是烂大街的笔法。而柴小协的旋律如万花筒般迷人,特别是第一乐章,两个主题每次道来都不一样,乱花渐欲般的变奏在他笔下几乎是自然而然地流出,仿佛这首歌谣无穷无尽、永不定格,令人目不暇接的炫技像过山车一样上天入地,情绪的起伏如浪潮般一个接一个涌来,无休无止,无边无际。而逐渐迷失方向时,又峰回路转,熟谙的曲调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倏然而至。真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地。

这是我最钟爱协奏曲,所以对细节的处理也最敏感。我最在意的有两处,一个是展开部起始,小提琴在C大调上用加花的方式轻轻说出主题。这是一段如梦如幻的体验,小提琴音色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加花的琶音和音阶十分密集,旋律表面上蹦蹦跳跳、满是顿弓和重音,实际上隐伏其中的歌谣却又格外安宁。这种矛盾之美要拿捏得当是很不容易的,一旦做出来便带给人极致的享受。帕尔曼最让我心旷神怡的手笔是172小节末尾抬高了八度,这个二度创作把中音区的旋律突然升到极高音区,音色骤变,一瞬间变得纤细、晶莹,顿时让整个乐段都升华了。

另一处是再现部副主题的高点,264小节小提琴极限音区最后一遍吟唱副主题。原本在中低音区的旋律移高到几乎难以把握音准的高度后却在本应回落之处反而继续向上模进,最高音的那个短句是一种心碎之美,闻听的瞬间简直感到酸楚,所谓“甜痛”莫过于此。这样揪心的旋律在寻常人音准、音色几乎要失控的高度演奏,难度可想而知。帕尔曼如履平地地走了过去,一唱一叹都恰到好处,也没有刻意雕琢。我也听过故意强调这个短句的版本,不好说是不是更喜欢,有时候可能盈满则亏吧。

可能是职业习惯,我对演奏的关注比对写作的关注少很多,想要谈谈独奏,结果说来说去还是在说作曲,也是无可奈何了。

DAY 4 一个颠覆你对原曲认知的演奏版本

似乎没有哪个演奏版本颠覆过我对原曲的认知。这个说法逻辑也有点奇怪,怎么会颠覆认知呢?要么是这个版本太奇怪,与众不同,那跟我对原曲的认知并没有关系;要么我对原曲的理解一直是错的,直到听见这个正确的版本,可我为什么会是错的——是读错了谱子还是听了错误的演奏?

分享一个题外话,有一个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的的确确颠覆我对原曲理解的体验:《The Evil Within》里头安全屋的配乐是德彪西的《月光》,当时真是听的我毛骨悚然。本来朦胧幻美的曲调放到那个超现实恐怖的世界里,暂时的安全与宁静,感觉每个音符背后都是无底深渊。实在是佩服选这首曲子的人。

DAY 5 一部对你有重要意义的作品

陈其钢的《蝶恋花》专辑,主要是《蝶恋花》和《逝去的时光》。

这部作品对我来说非常特殊,倒也未必影响最大,但却是最值得单独拿出来说的。

我从音乐爱好者转变为作曲专业学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主要原因就是面对学院内“现代派”环境的无所适从。现在我可以轻松谈论这些话题,因为问题都想通了心中没有困惑,当时的压力却是非同小可的。面对那些自己内心既不认同也不理解的东西,而身边的环境却告诉你这才是主流,这是业内所有人都认可的,你喜欢的东西早就过时了……很容易就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觉得整个精神世界都要崩塌了。

那几年我听的最多的曲子就是这张《蝶恋花》,它就仿佛现代派音乐里头的一根救命稻草,我不但能理解,而且陶醉其中、心驰神往,它展现了一种其余任何音乐中不曾有过的中国古典美,细腻、婉约、含蓄、优雅、深邃……一种原本我只在古诗词中感受到的境界此刻在音乐里复生了。而这部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从现代派音乐里看到了一丝希望,觉得还是有东西值得追求的,至少要是环境逼着我非得写现代派的话,我就写像《蝶恋花》这样的吧……(虽然按那时候的水平根本写不出来)

时至今日,我仍觉得《蝶恋花》有极其独特的地位,它所营造出的中国古典美是独树一帜的,没有匹敌者,没有后继者。婉约派诗词里的黯然神伤、柔肠百结,文人墨客的那种淡雅厚重,这种美学气质,到今天我也只觉得《蝶恋花》做到了。

虽然各种“国风”音乐都有文邹邹的歌词,但抛去词藻单看音乐时,其意境落差往往相去甚远,乃至呕哑嘲哳难为听。这里头可能有历史的缘故吧,我觉得我国古代音乐与诗歌在发展程度上是不匹配的,而且传统音乐的丰富性主要在民间音乐里,“文人音乐”匮乏得可怜。李杜苏辛那种博大精深是巴赫、贝多芬级别的,又岂是民间曲调能表达呢?对于当今的民族音乐创作,《蝶恋花》是一个方向,值得所有有志者思量。

作为一部“现代派”作品,《蝶恋花》能吸引我,回过头仔细想想,其实是因为其中并不“现代”乃至于非常“传统”的部分。它的现代性并不在于追随二十世纪先锋音乐,而是放任自我,作者个人想象力海阔天空地驰骋,什么传统、现代、东方、西方统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内心如梦如幻的意境怎样跃然纸上。曲子里头“功能”和声比比皆是,触动人心的瞬间也依靠这些调性元素,但又丝毫不老套,充满当代的气质。这种心态其实很像今天学院外音乐的氛围,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就是去自由地表达。我一个朋友听完《蝶恋花》后有点不理解的问:“这不就是配乐吗?”——其实有一定道理。

《蝶恋花》代表了中国古典的婉约美,可中国古典之美远不止此。“风急天高猿啸哀”般的苍凉与凝练,“此生自断天休问”般的狂放桀骜,“人生代代无穷已”般的深邃浩瀚……这些美学境界,何日能在音乐中听见呢?

DAY 6 一部第一次听时把你震惊或感动的作品

舒伯特弦乐四重奏13号。

可能是开头乐段写得太好了吧,第一次听就有种心驰神往的感觉,恨不得立马跑到欧洲去旅游。

大部分音乐都是越听越喜爱的,第一次就非常震撼主要有两种,要么是耳熟能详的旋律头回正式欣赏,要么是开头的部分格外抓人。而且一般来说都是自己喜欢的、熟悉的风格,哪怕作品是陌生的——音乐还是熟悉的更打动人,这是有科研依据的。

DAY 7 一部很牛逼你却听不下去的作品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这类曲子很多啦,我觉得对曲子的艺术评价和个人好恶是可以区分开来的,有些作品我能够分析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肯定其伟大的历史地位,但我自己就是不爱听,得不到享受,很正常。艺术毕竟是个主观的东西。

勃拉姆斯大部分作品我都不太喜欢,他的语汇对我来说过于温吞水,节奏不紧不慢,旋律绕来绕去,简直像鲁迅《社戏》里头写的老生唱京剧一样,听得昏昏欲睡,好不容易他站起来了,还以为要开打了,正期待着呢,结果他又坐下接着唱……就这感觉。

但第一交响曲是伟大的作品吗?当然是。

DAY 8 一部数次令你感动落泪的作品

感动的很多,落泪的没有。

我好像从来没有纯粹听音乐听哭过,让我哭的一般是戏剧性的体验,电影、舞台剧、小说等。当然电影里头戳泪点的部分一般都会有配乐。我在入戏之后泪点很低,有时候观众席里就我一个人在抹眼泪;但我入戏的门槛非常高,倘若不入戏,全场观众都哭了我还在腹诽。

但大部分作品哭过一两次,再看就很难还有那么大的情感波动了。真说数次感动落泪的,可能是音乐剧《悲惨世界》吧,有幸在伦敦看过现场,真的是流着泪看完的,现在哪怕听到里面的歌都仍会起鸡皮疙瘩,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这不光是音乐本身感人,当时由于音乐与戏剧的高度契合。

但让人哭与作品好没有必然联系。我们有没有廉价的眼泪?有的。

DAY 9 一份你最崇拜的已故指挥家的最后录音

无。

对指挥家关注不太多,谈不上特别崇拜谁,也不对哪个最后录音有特别的兴趣。

DAY 10 一场你最喜欢的歌剧现场演出

2010年科隆歌剧院来上海演出《尼伯龙根的指环》。

我现场看歌剧很少,主要国内这种演出机会也不多。生平第一次看现场居然就是《尼伯龙根的指环》实属幸事。那个版本用了二战时期的服化道,巨龙是个挖掘机,后现代而不失幽默。后来我看了一些古装版的视频,总觉得“写实”反而不如“写意”的舒服。

现在回想,比这出戏更值得怀念的是那个家门口就能看到国际顶级演出的岁月,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DAY 11 一部令你感到寒冷的作品

无。音乐好像无法让我感到冷,即使有,应该也不是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里头容易让我联想到寒冬的大概是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开头,有一种坚冰的质感。但联想到冬天和感受到寒冷似乎不是一码事。

DAY 12 一套你喜欢的声乐套曲

无。

我没完整听完任何一套声乐套曲,惭愧。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

DAY 13 一部悲剧性色彩的交响作品

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

柴六可能是和贝九并列我最推崇的两部交响曲,一个是生命的辉煌,一个是死亡的阴暗,一个是希望,一个是绝望,如硬币的两面。我深记得初中时刚刚迷恋上老柴,对他的印象还主要是《天鹅湖》《第五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那种华贵、优雅的气质,有一次偶然看见一张柴六的碟,心血来潮买回家听。那一天阴雨绵绵,仿佛哭泣,我一个人坐在屋里,把CD放进播放器,音量调大,看着窗外黑沉沉、凄惨惨的天空,跟着音乐进到那不可言喻的悲情之中。

老柴的悲情从某种角度讲是“俗”的,不是勋伯格所谓“轻描淡写地叙述切肤之痛“那种崇高之美。他不仅不轻描淡写,反而歇斯底里、撕心裂肺地嚎哭出来。第一乐章主题惊惶不安如噩梦,副主题仿佛回忆起亲情般温柔又绝望,展开部晴天霹雳般嘶吼着痉挛的痛苦,最后死亡的钟声响起,最后一次梦见童年。第一乐章用匪夷所思的极端情绪对比、大开大合的气魄,前所未有地创造出面临死亡的痛苦、甜蜜、绝望、挣扎……音乐戏剧性之高、能量之烈、感染力之强,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二三乐章仿佛弥留之际的梦魇,柴五的典雅似乎又回来了,但却再也没有当初的神圣感、欣悦感,而是优雅背后隐藏着恐惧,第三乐章诡异的进行曲表面上斗志昂扬,但怎么听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压迫感、焦躁感。死亡就在前方,无可逃避。

第四乐章大概是安魂曲吧,却绝无安宁感,没有那种“甜蜜的死亡”的告慰。悲情没有了,痛苦没有了,挣扎没有了,噩梦也没有了,仿佛生命之火熄灭一样冰凉,冷得可怕。但最后的最后,还是扬起了高潮,仿佛回光返照,仿佛临死前最后一次睁开眼,那种凄厉感无法言喻。第四乐章也是交响乐历史上的神来之笔,没有人这样结束作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柴六对我影响很大,让我对古典音乐的深刻性、戏剧性、主观性都有了新的认识。至今仍是我以为对于死亡的个人主观体验塑造的最好的音乐作品。

DAY 14 一部令你感到遗憾的未完成作品

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按老贝晚年的功力,无论写什么都会是音乐史上的宝藏。第十如果写出来可能未必超越第九,但绝不会是平庸之作,光想想他还有什么巧思妙笔就教人神往。

DAY 15 一部结构庞大到令你感到无所适从的作品

无。

从音乐分析角度不存在无所适从,更不会因为结构庞大就无所适从。但从听众角度,太长了又温吞水听不下去的倒也不在少数。

DAY 16 一部十分狂热情绪亢奋的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

古典音乐里火热的快板很多,但如此暴力的几乎没有,第一次听到时简直刷新三观。古典音乐没有节奏打击乐的概念,不像现在的配乐可以借助打击乐、电子乐等把听觉冲击做到极致,何况弦乐四重奏本身也不是什么很炸裂的音响效果,就是文质彬彬的室内乐。这首曲子的狂热、爆裂是内在的,是通过扭曲的旋律、尖锐的和弦、焦躁的节奏、沙哑的演奏所凝聚成的冲击内心的野蛮力量。其中的美学很值得今天的配乐借鉴。

DAY 17 一部配器精妙色彩丰富的作品

拉威尔《图画展览会》。

从俗一把,配器教科书作品,据说一天只写几小节,可见推敲雕琢之精细。

DAY 18 一部你认为音乐史上重要的划时代作品

梅西安《时值与力度的模式》。

这个肯定是划时代——只不过未必令人欢欣鼓舞。古典音乐由盛转衰,传统古典音乐彻底变成先锋派音乐,大概这首曲子可以算转折点吧。

之前从浪漫主义晚期的不协和音日渐增多,到新维也纳三人组的无调性尝试,总的来说都还是在传统古典的框架内搞实验,希望推陈出新。而梅西安在达姆施塔特推出的这部作品第一次把“数学美感”这种概念引进了古典音乐,一锤定音地奠定了先锋派审美的基石——音乐像科学一样精密、理性、高深。梅西安自己其实没有走这条道路,而是布列兹、斯托克豪森等人顺着这个方向开辟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先锋派时代,彻底否定传统、否定学院以外的音乐,断绝学院派与外界文化的联系,辉煌了几百年的古典音乐一夜之间变成孤岛上固步自封搞各种稀奇古怪实验的“科学怪人”。

至今音乐学院作曲专业依然没有走出这个荒谬的时代。

DAY 19 一部初听无趣再听惊为天人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其实我想说“无”,因为惊为天人和无趣的落差有点大,我确实没有过这种体验。《如歌的行板》是个比较有意思的经历,初中买过一张大提琴独奏专辑,里头是古典名曲大杂烩,其中就有《如歌的行板》。我一路顺着听过去,几乎没有留下印象,甚至分不清是哪首。后来因为很迷老柴,读了一些跟他有关的书,好几本音乐欣赏读物都对《如歌的行板》大书特书,说什么托尔斯泰听哭了云云。我读完就很神往,心想这该是多么美妙的旋律啊!但找来找去也没买到《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碟,而且我早忘记了那张大提琴专辑里头有这个乐章。等后来终于买到老柴的四重奏全集,赶紧毕恭毕敬地聆听,旋律一出来我就惊了,这不就是我听过的大提琴曲么……当时随便听听并没觉得怎么样,现在有了托尔斯泰流泪的光环再去听果然感人肺腑,要说惊为天人勉强也不为过吧。

DAY 20 一部你认为优于原作的改编作品

李斯特《钟》。

和帕格尼尼原曲相比,炫技程度各有千秋,但作曲的艺术水准高了一个台阶,帕格尼尼的只能说是主题惊艳的佳作,李斯特改的则是载入史册的经典。

从开头同音反复“钟声”般的引入就体现出独到的匠心,本来已经很抓耳的旋律略加润色更加流畅——主要是第一乐句后半句的修改,原曲停住了,改编版则做成了前半句的低八度复述,相比之下帕格尼尼的旋律一句一顿,就有点(相对而言)呆板,不如李斯特一整段旋律收束才轻轻停顿一下来的灵动。

原版是协奏曲末乐章,却显得小家子气,改编版是独奏小品,却听起来气象万千,可见格局之高下。原版曲式繁复,但绕来绕去感觉越来越废话,改编的语句精炼,从宁静到爆发一气呵成,结构美感不可同日而语。

最妙的在于钢琴版结尾,突然拿原版一句不起眼的连接句变奏成狂风暴雨般的尾声,点石成金、神来之笔。

DAY 21 一部听起来平常乐谱炫目的作品

克拉姆《大宇宙》。

绝大部分现代派作品都符合这个描述,这就涉及到近现代古典作曲的一个重大弊病,注重谱面超过了听觉。但要说炫目,那最厉害的还是《大宇宙》,几乎是平面设计作品了,还是要佩服的。相比之下诸如复杂乐派密集恐惧症似的乐谱之流并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DAY 22 两部不同作曲家的类似作品

这个题目有点水,不知道有啥可说的。

DAY 23 一部优秀作曲家的平庸之作

老柴的《1814序曲》。

虽然是自己最喜欢的作曲家的如雷贯耳的名作,但实在很无趣,几乎是哗众取宠了。作者自己好像也很讨厌这部作品。我看过一个国王合唱团用阿卡贝拉表演的精简版,最后有一段唱得不耐烦看手表的桥段,很是传神嘛。

DAY 24 一部色彩阴暗带来负面情绪的作品

无。

色彩阴暗的音乐有,但我觉得音乐不太可能带来负面情绪。有文本性内容的艺术作品才可能引发负面情绪。

DAY 25 一部听起来毫不晦涩的现代作品

吉松隆《And Birds are Still...》。

有一次无意间听到这首曲子,顿时被一股乡愁和孤寂之感笼罩,仿佛灵魂飘去了雪中禅境。然后我好几天都沉浸在吉松隆的作品中,有种发现了宝藏的感觉。

听起来悦耳的现代派作品主要是简约派,像美国的正统简约主义,欧洲的神圣简约主义,都是雅俗共赏的。吉松隆在我眼中也是某种简约主义,他的一些曲子里存在那种简约的美学,一种抽象的东西——重复一些很细小的东西,但形成一种极其宏大的美感。

DAY 26 一部乐器配置罕见的室内乐作品

梅西安《时间终结四重奏》。

这是个传奇作品了,梅西安被关在纳粹集中营里,集合狱友攒出这么一个奇怪的四重奏编制:小提琴、单簧管、大提琴、钢琴。这组短曲包含了梅西安个人艺术的很多元素,像宗教、鸟鸣、平行和弦等——相比于整体序列,这些才是他内心的真爱。

我对他的鸟鸣、平行和弦这些其实不怎么感冒,也就勉强听一听吧,这部里头主要喜欢的是两首慢板,充满安宁与神圣。想到这是在监狱里写出的,更有一种崇高的悲剧美。

这个偶然形成的四重奏因为历史意义而被很多人模仿,变成了一种特殊的编制。

DAY 27 一部你认为被人忽视的优秀作品

柴可夫斯基《佛罗伦萨的回忆》。

这部名气不如《弦乐小夜曲》或者《第一弦乐四重奏》,但我觉得是一个档次的,每个乐章的旋律都才华横溢。整体热情洋溢的气质也让人心旷神怡。

我记得有一年参加现代音乐节,当天晚上是个全是无调性作品的音乐会,我没啥兴趣,在音乐学院门口散步偶然看到张海报,同晚东方艺术中心有老柴的作品音乐会,其中就有这首《佛罗伦萨的回忆》,我想都没想果断买票去听了,欣喜不已。

DAY 28 一部结构短小却内涵丰富的作品

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短小自不必说,几乎就是一句不完整的旋律断断续续哼唱了一两遍;丰富更不必说,全曲色彩斑斓、变幻无穷,仿佛凝视着一幅油画渐渐进入了一个世界。

我刚学作曲的时候曾试图分析这首曲子,却分析了半天还是云里雾里,得出一堆毫无意义的结论,第一句怎么写的,第二句怎么写的……然后发现,我根本无法从中搞清楚他的艺术构思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写,那一句句的变化是怎么做出来的。开头单旋律给出一个淡雅的分解七和弦,之后像调色盘一样从中绽放出越来越多的色彩,时而明艳,时而朦胧,真是让人瞻前顾后、流连忘返。

现在要我来分析这部作品,也许我已能讲出很多名堂,但天才究竟不是讲出来的啊!

DAY 29 一部由多位作曲家共同创作却浑然一体的作品

无。

那种作曲家没写完就去世,助手根据其草稿补写的不算。我的理解:一套组曲,海顿写一个乐章,莫扎特写一个乐章,贝多芬再写一个乐章;或者一首独立乐曲,拉赫写一段,斯克里亚宾写一段,斯特拉文斯基写一段……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古典音乐史上有这种东西吗?如果有的话,我倒也感兴趣。

DAY 30 最后一天随便发些你想发的

最后一天刚好是上海封城最后一天,挺巧和。

纪念一下,推荐一首巴伯的《弦乐柔板》吧。这首最初是他《弦乐四重奏》Op.11的第二乐章,后来改变成弦乐版大受欢迎,再后来又改编成合唱《羔羊经》。我最初接触反而是在一张合唱专辑里听到了《羔羊经》,一下子就被打动了,还在想怎么教会音乐的语汇这么现代。等听了大名鼎鼎的弦乐版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当代作品。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