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年上高中、大学时候,送别毕业的师兄师姐,大多会去KTV。那个时候,《祝你一路顺风》算是KTV里终场必点的歌之一。当然,这个歌可能对于00后来说过于陌生,在这里我就先把歌词贴出来:

那一天知道你要走

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

当午夜的钟声敲痛离别的心门

却打不开我深深的沉默

那一天送你送到最后

我们一句话也没有留

当拥挤的月台挤痛送别的人们

却挤不掉我深深的离愁

我知道你有千言你有万语

却不肯说出口

你知道我好担心我好难过

却不敢说出口

当你背上行囊 卸下那份荣耀

我只能让眼泪留在心底

面带着微微笑 用力的挥挥手

祝你一路顺风

当你踏上月台 从此一个人走

我只能深深的祝福你

深深的祝福你 最亲爱的朋友

祝你一路顺风

那一天送你送到最后

我们一句话也没有留

当拥挤的月台挤痛送别的人们

却挤不掉我深深的离愁

我知道你有千言你有万语

却不肯说出口

你知道我好担心我好难过

却不敢说出口

当你背上行囊 卸下那份荣耀

我只能让眼泪留在心底

面带着微微笑 用力的挥挥手

祝你一路顺风

当你踏上月台 从此一个人走

我只能深深的祝福你

深深的祝福你 最亲爱的朋友

祝你一路顺风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那么,对比一下这两首歌词,我们其实立刻就可以发现流行歌曲与经典的差别。

《祝你一路顺风》的歌词,是很努力的在表达临别时的祝福珍重,唯恐说得不够多。但是,《送别》里似乎是在把所有的感情都藏着,表达出来的很少,可仔细读下来,却发现似乎这短短几十个字要表达的却比前面整首歌还要深得多。

这其实就是《送别》的第一重好,含蓄。

在现实中,感情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简单来说,你表达的越多,其实你表达的也就越少。好的情感的表达最好是在有限的字数内,激发出读者的联想,这样反而可以让情感的表达空间变大。比如中学时学过的《项脊轩志》,最后一句是: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一句话就胜过了千言万语。假如作者在“亭亭如盖矣”后面写,“想到过去这些年,没有妻子陪伴的日子我可太难受了,每天晚上我就哭个不停,第二天还要强忍着思念去上班……”就这么写上一两千字,反而让人看不出这人对妻子有多么深的思念。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情侣之间写小作文用处不大的原因,写的太多了,留的念想也就少了。

送别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常见的场景,因此古往今来的送别诗词是不少的。大多数好的送别诗,都具有含蓄的特点。这里的含蓄,并不一定是说不能直接表达对朋友的祝福或者自己的思念,而是即便要表达,也要尽量的点到为止,而要把更多的联想空间交给读者。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这句诗里,李白并未直接说自己对孟浩然是多么思念。但从“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句,却可以知道李白是站在黄鹤楼上看着孟浩然的船消失在视野里的,这就能翻过来印证李白对孟浩然的思念。

《送别》也是一样,这里面选取的其实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但是通过作者的组合,却呈现出了另一番味道。从《送别》的词上看,自这首词诞生以来,就有很多评论者认为这首词写的过于“悲”了,因为无论是“古道”、“笛声残”、“夕阳”还是“知交半零落”等等,都一直在渲染一种凄惨的气氛。而如果我们看古代的送别诗或者送别时的回诗,大多数时候其实都要避免这种“悲”的气氛——毕竟不要让人家带着一脸苦相出门嘛。但《送别》反其道而行之,整首歌词一直都在塑造一种哀伤的氛围,这在中国的送别诗词、歌曲里是很少见的。

该如何理解《送别》里的哀伤?其实还是要从“知交半零落”说起。高赞答案里已经有人提到,李叔同作此词的背景,是当年的好友已经有人去世,而民国初年社会又极其动荡,在那个时代下一别的确有可能难以再见,所以李叔同用了“知交半零落”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而之前那种无处不在的哀伤也就可以理解了。整首歌词的妙处就在最后那一句的转折里,在说到“知交半零落”后,李叔同笔锋一转,写的是“一壶浊酒尽余欢”——这里的“余欢”两个字表明送别时的气氛还是欢乐的,而“尽余欢”又是一种欢乐流尽的无奈与哀伤。

因此,整首歌词看下来,我们能看到的是李叔同把所有的感情都藏在了长亭、古道、夕阳这些意向之中。他在尽力的向读者传达那种难以言喻的哀伤气氛,却又从不点破,而是说到“知交半零落”和“今宵别梦寒”为止。这样一来,我们也才会发现,当我们唱完《送别》的时候,总会觉得没有结束,似乎还有很多东西萦绕在思绪里挥之不去。这一句“今宵别梦寒”,比“朋友我祝你一路顺风”显然是要有韵味得多。

说完了《送别》的第一点好,接下来应该说的就是第二点,意象的选择。

在中国的诗词创作里,意象的作用不言而喻。由于诗词的篇幅短小,因此想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出更深层的意义,就必须借助于意象、典故这类能拓展词语内涵的东西。而在这方面说,对创作者而言,就面临着两个难题:假如你选取的意象是少见的,那么读者很可能不太理解你表达了什么;但如果你选取的意象太常见,读者倒是容易理解你表达什么了,可又容易落入俗套。

怎么理解这个难题呢?我们不妨拿春节来举例子。比如你想拍个视频,表现一下春节期间的气氛,你会拍什么呢?如果你是北方人的话,视频里大概率离不了贴春联、包饺子等元素。在这些元素里,“贴春联”就是一个很经典的“意象”——因为在千年前的古诗里,当时的人就“总把新桃换旧符”了。你一拍贴春联,不用任何交代,大家也都知道这是过年了。可反过来说,人人都想到拍贴春联,那每个人的视频也就一样了。如果不拍贴春联呢?比如说南方一些小众地区,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这些习俗背后可能也有几百年、上千年的传统,可如果要把视频拍给全网的观众看,大家不理解,自然也感受不到那种气氛。

选择意向的好处在于可以拓展表达的空间、降低理解的门槛,但难点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意象。这方面,我们就拿《我的祖国》这首歌举例子,这首歌的第一句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当初,这首歌的词作者乔羽是在去长江地区采风的时候创作的这首歌,而歌词交到《上甘岭》的导演沙蒙手中时,沙蒙问乔羽,既然你去的是长江,“一条大河”也应该指的是长江,那你为什么不写“万里长江波浪宽”呢?乔羽的回答是,长江只是一条河流,不能够代表全国,现实中可能每个人的家乡附近都会有一条大河,两岸种满了庄稼,写“一条大河波浪宽”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事实证明乔羽的说法是对的,“一条大河”意象可以让绝大多数的观众都想到自己的家乡的那条河,这比长江要好得多。

再说回到《送别》。可以看到,《送别》对于意象的选择是很讲究的。这里面的几乎所有意象,都可以找到历史和文化的渊源。如“长亭外”一句,是从古人“长亭相送”的传统中变化出来的,“晚风拂柳”一句则是与古人送别诗中常见的“柳”的意象有关,“一壶浊酒”则可以让人直接联想到“一壶浊酒喜相逢”,这也是一个古诗词里很常见的意象。这些常见的意象,本身就已经具备了一些情感召唤的空间,为整个作品奠定了基础。

既然这些都是常见的意象,为什么说李叔同的选择很讲究呢?因为李叔同选择的这些意象里,既有“哀”,也有“喜”。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我们前面已经说到,《送别》这首歌的整体基调是哀伤的,但哀伤并不露骨,却又能有余韵。这就与李叔同的意象选择有关。如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一句里,单把“长亭古道”拿出来,实际上是有点哀伤的韵味的,因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古道西风”等萧瑟的场景,而后面一句“芳草碧连天”则又把情感拽了回来,让哀伤止步于此。后面的情况也都类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李叔同并不是简单的在表达哀和乐,而是让二者相得益彰,来让情感得以缓慢的流淌,营造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

而在最后,要说的就是《送别》的意象组合技法了。

题主认为《送别》里的意象过于常见,所以整首歌词只是常见意象的堆砌组合,这实际上是小看了堆砌组合的能力。比如说,让你画三个圆圈,你肯定能画出来,但如果我把三个圆圈画成这样呢?

笛子谱送别_笛子吹奏送别_送别笛谱

是不是迪士尼法务部就该来找我了?

所以,越是常见的意象组合,实际上越是考验创作者的能力。如果说你认为《送别》是的堆砌组合,那么我们不妨就拿《送别》里的这些意象,重新搭配组合一下:

夕阳下,古道边,长亭笛声残。

晚风吹过山外山,芳草碧连天。

天之涯,梦今宵,零落是知交。

一壶浊酒余欢尽,相见地之角。

长亭外,古道边,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角,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夕阳山外山。

你看,这意象要是这么堆砌,感觉还好么?

实际上,《送别》的意向排布是很有讲究的。简单点说,《送别》采用的是很传统的上部分写景、下部分抒情的手法。先看上半部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在这里,作者的描写视角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我们把《送别》的场景看做一部电影,那么“长亭外”是画面聚焦的点,“古道边”是一条延展开的线,而“芳草碧连天”这是铺开的面。也就是说,在短短11个字里,李叔同将点线面的空间全部都照顾到了。而下面一句,“晚风拂柳笛声残”,前面写的是晚风吹拂下摇曳的柳树,营造一个视觉上的焦点,而“笛声残”则是听觉上的焦点,相当于电影的BGM,最后一个“夕阳山外山”直接把目光推向远处,过渡到下半部分的抒情。

在下半部分,李叔同开篇便写“天之涯,地之角”,这并不是突兀的。因为上半部分的后两句分别是“芳草碧连天”和“夕阳山外山”,一个延伸到天际,一个绵延到地角,承接上面的这种景色描写,写“天之涯,地之角”是非常自然的。而后就是“知交半零落”——在中国诗词里,“零落”常用来指花草、树叶的掉落,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忽惊风雨夜来时,零落了千红万紫”等等,而这里李叔同将朋友的离去比作花朵的凋零,既比较含蓄又多了一层伤感的意味。

最后,“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句写的也很讲究。因为按照一般的创作思维,写到“知交半零落”,后面跟的应该是类似于“努力加餐饭”这种让朋友保重身体之类的句子,不应该再用悲伤的情绪,否则整个送别的过程就不是那么的好了。可反过来说,你如果直接把收尾的情绪转向“喜”的一面,也破坏了前面营造出来的感觉。于是,李叔同写到了“一壶浊酒尽余欢”,这里面的“一壶浊酒”是古诗词里的常见意象,通常与送别、相逢有关,而“尽余欢”三个字妙在它一方面写到了“余欢”,即一面写到了“欢”,另一面又写到了“尽”,将悲与喜在一句之内进行了很好的调和,做到了“哀而不伤”。最后一句“今宵别梦寒”则以含蓄的方式收尾,让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以“梦”的形式体现。

至于说最开头的那首《祝你一路顺风》,作为流行歌曲,他也是好的。而且,它能传唱这么多年,也证明了他的价值。但是,在《送别》面前,这种“祝你一路顺风”的祝福,终究还是因为直白而显得有点浅,而且这里面对于朋友的思念,用“我只能让眼泪留在心底”来表达,无疑要比“今宵别梦寒”查了一层,显得太迂直了一些。

总的来看,尽管《送别》里的意象的确没有什么特别出奇的,但就像用三个圆圈组合出米老鼠一样,李叔同的确是把这些常用的意向按照自己的方式组合出了新的意境,并且整个的情绪主线是完整流畅的,这就是李叔同的能力。而且,相比于单纯的祝福式的送别,李叔同的的送别更多了一层哀伤的气氛——但另一方面,李叔同也通过“乐景”的调和,在做到“哀而不伤”的同时,却也让“哀伤”在余韵中不断地回味,最终让《送别》成为了一首短小却堪反复品读的经典。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