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叔同的《送别》,永恒的经典。《送别》是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1936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北师附小学生龙珣独唱的灌录唱片,该版本后被中国唱片2004年出版的专辑《百年经典秋水伊人》收录《送别》。曾被选为《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电影的插曲。李叔同于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留学,学习油画兼修音乐戏剧。1915年,李叔同回国后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是一片凄凉。李叔同与好友许幻园挥泪而别,却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含泪写下了《送别》。《送别》的歌词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作者从不同的几个层次几个方面去刻画一个即将离别的场景。作为一个第三人称去叙述好友将要远行,而作为至交好友的二人从此将各奔东西,于是送了好远来到了长亭外,长亭在古时候通常是一个栈道,为了旅人休憩或者是在朋友送行时使用的,长亭也就暗喻了两人要分别,古道边又是苍茫的寂寞,芳草一望无际,显出一片孤寂的景象,从不同的角度为送别打下烙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2、《草原之夜》“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耶,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耶,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来来来来….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草原之夜》这首歌曲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听,非常好听,我听了都有四十年了,百听不厌!1982年我在一所县城中学当老师,校总务处的老师听说我是理化专业毕业的,他就把学校一台坏了的电唱机拿来让我看看能不能修。我有些哭笑不得,但看着总务老师一脸的信任,我就硬着头皮接了下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不知怎么,居然给修好了。总务老师很高兴,他说,修好了就先放在你这里,你喜欢听就听一听。这电唱机配有好多个唱片,我就放着听,其中一首歌曲就是《草原之夜》,旋律悠扬婉转,词曲情真意切,我一听就喜欢上了,用电唱机反复听了好久,跟着电唱机也学会了这首歌。后来自己有了录音机,就买来《草原之夜》磁带听,再后来用MP3听,现在方便多了,是用手机听。我会唱的歌曲不多,而《草原之夜》则是我唱得最拿手的歌,每逢单位举办联欢会,或者外出旅游途中,我必唱,多数同事和朋友也喜欢听。我对这个歌曲喜爱程度已经到了见到草原一词就联想到《草原之夜》,听到别人播放,也会不由自主跟着唱。唱这首歌曲的歌唱家很多,我基本都听过,谁唱的有什么特点,风格如何,我大致都了解。只要一播放这个歌曲,我马上就能听出来谁唱的。2013年我去过可克达拉那个地方,时代变迁,现在已经完全变了样,变得越来越城市化了,与我想象中的美丽草原不一样了,已经找不到那种夜色下弹琴思念心爱人的感觉。但我对这首歌曲依然很喜欢!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