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Schubert,1797 - 1828)是四位古典时期作曲大师之一,然而就他作品本身风格而言,很多已经完全属于浪漫主义的范畴,尤其是艺术歌曲——他一生创作了六百余首艺术歌曲,并拓展了声乐套曲这一形式,因此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才华横溢,却从不随波逐流。他信奉歌德的一句名言:“宁死也不愿空虚无聊。”因此,他的最初只是在少数朋友间流传,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他在公众中的地位开始确立,是在 1822 年,然而不幸的是,不久他身染梅毒,这导致了他年仅 31 岁就英年早逝。

《纺车旁的格丽卿》、《野玫瑰》、《魔王》、《死神与少女》、《鳟鱼》、《圣母颂》、《听,听,云雀》、《岩石上的牧羊人》等等,都是舒伯特最经典的艺术歌曲杰作。

《纺车旁的格丽卿》刻画了一位对爱情满怀憧憬,然而却极其不幸的女性,表达了被抛弃的少女内心的渴望与痛楚。《魔王》如同一阙短小的戏剧,讲述了魔王如何引诱父亲怀中的孩子,并夺去他的生命,歌德具有民间气息的叙事歌,在舒伯特的歌曲中变得更加形象化。

《死神与少女》所表现的是一位少女与死神的对话,表现了少女对死神的反抗,和死神对少女的诱惑。《鳟鱼》描写的是溪流中善良的小鳟鱼,在欢快地游动,然而邪恶的渔人搅浑了水面,将小鳟鱼捉去。

前者的旋律曾被用于《D小调第 14 弦乐四重奏》中,后者的旋律曾被用于《A 大调钢琴五重奏》的第 4 乐章“小快板”,二者均因此而广受欢迎。

《岩石上的牧羊人》是舒伯特最后的作品之一,它是一首抒情迷人、生机勃发的歌曲。它最为与众不同之处,是使用了单簧管和钢琴来做伴奏,在长长的器乐引子中,以单簧管来表现牧羊人的号角。而且在歌曲中,为女高音写有非常华丽和灵活的花腔唱段,以一连串高昂婉转的花腔乐句,来宣示春天的来临。

舒伯特三部声乐套曲皆为珠玉之作,为缪勒诗篇谱写的《美丽的磨坊女》是其创作的转折点,被认为“是艺术歌曲有史以来最凄美绝伦、感人肺腑的作品”。

其主题是“爱情”,描写一个浪迹天涯的青年磨工与美丽的磨坊女相遇相恋,幻想着爱情的欢乐,但心上人却嫁给了森林猎手,他最终安息在碧绿的小溪中。

为缪勒诗篇谱写的《冬之旅》,是舒伯特声乐套曲的巅峰之作,其主题是“孤独”。描写一个被爱情抛弃的磨房工,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在寒冬的冰天雪地里,漫无目的地四处漂泊,饮尽漆黑寒夜的北风,从绝望至癫狂到麻木,记忆中剩下的是不堪回首的往事,所面对的是不复存在的未来。著名的《菩提树》是这部套曲的第 5 首。

《天鹅之歌》为舒伯特最后一些艺术歌曲的合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套曲,其中尽人皆知的、雷尔斯塔作词的《小夜曲》,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海涅作词的《城市》,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神地表现了内心的情绪。

在艺术歌曲之外,舒伯特最杰出的室内乐作品是《C大调弦乐五重奏》,它散发着古典的馨香,凝聚了作曲家一生的丰富感情。凄美迷人的《C 大调幻想曲“流浪者”》,溶汇了古典与浪漫的激情;绝世的《降 B 大调钢琴奏鸣曲》,打破了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建立在理性思考下的清晰平衡的原则,凸现了浪漫主义精神。

完全违背传统、只有两个乐章的《B小调第 8 交响曲》,被爱因斯坦称为“一首无与伦比的哀歌”;最后的《C大调第9交响曲“伟大”》,是对古典主义传统的发扬光大。还有简洁短小、兴趣盎然的6首“音乐的瞬间”和 11 首“即兴曲”,是浪漫主义钢琴小曲的早期名作。

舒伯特为后世留下如此珍贵的音乐遗产,而当他去世时却十分贫困,人们清点他的遗物,只发现一些衣物、一条床单、两条被子、一只床垫、一床鹅绒外罩、一条床罩,及一叠旧乐谱。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