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思想性拉满,愿意去改善糟糕的华语音乐大环境,推动音乐进步!才华T0,唱功稀碎。

罗大佑,先抑后扬,按照声乐标准他的唱功稀碎。这个还是很明显的,音色偏向于压喉公鸭嗓,有舌根音,高喉位,挤卡,基本上所有的声乐坏习惯罗大佑全有了,音域在C3-F4为主,不具备混音能力。从声乐上讲,罗大佑的问题还是很大的。但是这并不影响罗大佑的音乐伟大之处。

罗大佑一生音乐之中最核心的点在于他的音乐具有思想性,不是普通的商业音乐,而是立足于音乐对于社会、国家、文明、文化的意义。说一句罗大佑有现代版文人傲骨也一点不足为过。《童年》这些歌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用一些不被大众熟知的《之乎者也》去管中窥豹,看一看罗大佑是如何让音乐不止于音乐。

雷鬼音乐风格专辑的《之乎者也》的歌词是这样写的:

“风花雪月之,哗啦啦啦乎。所谓民歌者,是否如此也?”

“歌曲审核之,通不通过乎。歌曲通过者,翻版盗印也!”

“大家都知之,大家都在乎。袖手旁观者,你我是也!”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都曾经这么说,现在看看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

“哇塞!但是要想想你到底要他们怎么做?”

罗大佑第一句歌词说的是市场上的音乐清一色都是情情爱爱的风花雪月,包括当时的李宗盛,都是以情感为主切入。而实际上音乐的范畴不应该如此狭窄。

罗大佑第二句歌词说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华语音乐市场,尤其是香港音乐市场和台湾音乐市场全都是抄袭为主流,尤其是香港音乐市场全面抄袭日本音乐的事实,造出了大量的明星,实际上都是以抄袭为荣的病态样貌。而且歌曲的审核是根据商业利润来决定的,太过于激进的歌曲不允许通过。

罗大佑的第三句歌词说的是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病态,但是你我他都是推波助澜者、袖手旁观者。最重要的是这个自省,罗大佑自己骂自己表明出他个人也无法具有能力改变这个现状,只能写一首歌发发牢骚。

而最重要的第四、五句来了,之乎者也本身就包含了过去文化的精髓和糟粕并存,而如今的青年已经彻底忘记了精髓,也抛弃了糟粕。可是你说这是青年的问题吗?显然不是,你去想一想,你认为青年们应该能怎么做呢?我们自己就是青年走过来的。

最重要的第四、五句,表达出了罗大佑对于青年们参与社会后的困惑与不解的认同。这种巨大的共鸣感和评判感是罗大佑的音乐思想的重要核心。

但是,罗大佑如果仅仅是一个像早年韩寒一样的愤青,那也不会成为如今的音乐教父。我们看一看罗大佑在愤青之后做了什么,你就知道这个人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高。

1.《童年》,给孩子的歌。

1981年在《之乎者也》前一年,《童年》就发布了。但《童年》的正式录入专辑是在1982年随《之乎者也》专辑一起发布的。这就是罗大佑思想性的地方。他不是光批判不干事,而是反省和引导改善。

《童年》这首歌,就是罗大佑对于原创音乐最好的标杆。在当时的年代,音乐是极度匮乏原创性的,而且整体音乐风格极为偏向于阉割版,就是同质化乐器音色,缺乏音乐类型的律动内容。各种抄袭、翻版的音乐占据舞台。

这样的情况下,罗大佑以《童年》完成了《之乎者也》这张专辑的最大现象级传播度,相比于《之乎者也》这首主打歌,实际上《童年》《鹿港小镇》才是所谓的黑色旋风的核心力量,而《之乎者也》给与的是严肃化和思想化。

《童年》这首歌成功的地方首先是他的音乐立意堪称完美。不同于李宗盛的情歌,陶喆、王力宏等人后来的情歌为主,罗大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走在了拓宽音乐风格立意的道路上,《童年》的音乐立意是“回忆”和“童趣”,是写给每一个长大的人对于童年美好时光的思念。

真正长大之后,才会知道儿时那种无忧无虑是永远不会再有了,每每在生活遭遇社会毒打和痛苦至暗时刻时,都会时不时闪过儿时的梦境画面。基于童年的思想共性这一点,《童年》这首歌在音乐立意切入点上就已经是完美的存在。

除了切入点完美之外,作词作曲上,罗大佑也是挖空心思。首先就是作词上,在作词角度上,罗大佑和《之乎者也》一样,并没有站在李宗盛常用的后来者的角度去诉说,罗大佑一直让自己保持着超越时代的自我共鸣感。其中的主角不是别人,就是他自己。而且落笔的核心不是某一种歌颂、某一种快乐,而是一种写实的期待。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没有男孩子天生喜欢上课,爱玩、每次上课期待着下课才是最真实的学生时代的感受。和你大人上班期待下班点到来一样。罗大佑的落笔精准,就是将自己身为学生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自己就是主人翁。

歌词中充满了:期待下课、期待隔壁女孩、期待有钱买零食。重重期待,期待才是童年的主旋律。

而同时歌词之中也写下了孩子们听不懂的劝诫: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以及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这种表达方式,没有所谓的教训、斥责,只有共同感和你我皆如此的安稳笑意。

在作曲上,整体作曲十分简单,非常简单的套路和弦,非常亲民的音区,这首歌的存在就不是为了商业市场,而是为了去开展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音乐教育。不需要太多的高内容编曲,追求简朴,以吹口哨这种轻松惬意的方式和温暖回忆的木吉他作为主要编曲音色。总体上和雷鬼专辑《之乎者也》相比做的是减法。

总体上,《童年》的存在,就是对于《之乎者也》这张专辑最好的补充,补充原创音乐该如何去做,从作词、作曲、编曲、音乐制作、音乐立意上该如何一步一步做好的标杆。

2.从更高维度去看音乐立意,《明天会更好》《东方之珠》《光阴的故事》

在《之乎者也》之后,罗大佑对于音乐的表达就过了那个批判的思想境界,开始着力于如何给未来的青年人做好标杆之上。所以在《童年》之后,他推出了《明天会更好》的和平主义歌曲,这在未来对于周杰伦的《止战之殇》有明显的影响。

而除此之外,《东方之珠》《光阴的故事》《你的样子》等等音乐歌曲,即使是写情歌,罗大佑也写得极具巧思,作词和作曲的高度统一性,着实拉高了当年华语音乐的上限表达。

而除此之外,还有《未来的主人翁》《闪亮的日子》《恋曲1990》等等音乐,这个阶段表达出罗大佑对于音乐更深层理解,一个长者应该是以身作则去给青年做标榜,而不是一味的去批判。你自己本身就是曾经的青年,如果你都无法做到你认为的风貌,如何能要求现在的年轻人做到?

所以罗大佑对于音乐的思想性就在于此,他愿意在批判之后去努力改变、改善音乐环境。在八九十年代的抄袭时代之中,罗大佑绝对是音乐文化最高的一座高峰,即使是李宗盛也无法达到的地步。

罗大佑这样的从更高、更远、更有生命力的音乐思想结果很明显:

《童年》成为了全国小学生入学第一首歌,《明天会更好》更是成为内地教育官方的代表音乐,具有完美的流行性,具有完美的韵律感。《光阴的故事》则是在高中成为热门歌曲。

这是打通了不同地区的隔阂、完成音乐性成就。相比于内地的流行音乐人,罗大佑做的堪称无懈可击。

综上,这就是罗大佑。

罗大佑的歌曲曲谱_歌曲罗大佑曲谱图片_歌曲罗大佑曲谱简谱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