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乐器,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琴棋书画,琴居首位。

一直以来,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平衡、内敛、自省的生活方式。在古代,弹琴的人需要懂得礼仪、诗词、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从而达到身心的协调。古琴蕴含着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素笛谱_素笛谱_素笛谱

宋夏圭临流抚琴图,故宫博物馆藏

由于古琴的音色深沉悠扬,气质典雅出尘,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感悟。很多人通过弹奏古琴来放松心情、净化心灵,在古琴的音乐中,感受自然和谐的美感。

古琴虽然小众,但音色之优美、意义之深远、文化之丰厚,非常值得去好好探索。对于喜爱古琴的人来说,读一些古琴类的图书、了解古琴的历史和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琴之美,深入理解古琴文化,从而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古琴和中国传统文化,下面这个书单送给你:

《琴史》(中华生活经典)

[宋]朱长文 著 林晨 编著

宋代朱长文所著《琴史》为现存较早的七弦琴史专著,全书共六卷,前五卷按时代顺序收录一百五十六人与琴有关的事迹,末卷为十一个琴艺专题论述,是研究琴史的主要著作。本书以四库全书所收《琴史》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选取了前五卷中一些著名人物,如司马相如、嵇康等,和卷六的十一个专题中的七个。体例上采用正文、注释、翻译、点评的形式。

素笛谱_素笛谱_素笛谱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徐樑、陈忱 译注

本书由明清时期古琴美学著作中较为著名的两部——《溪山琴况》和《琴声十六法》组合而成。《溪山琴况》将古琴的审美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但并未停留在对古琴音乐审美理论的阐述上,同时也提出了对古琴弹奏技术的要求,可谓“道技并重”。《琴声十六法》提出了古琴的十六个审美范畴,在每一范畴下详细解说它的内涵与外延。从琴学史角度而言,《琴声十六法》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作为《溪山琴况》的必要补充,是探究《溪山琴况》早期面貌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当代学琴者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本书所著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琴学系统。

素笛谱_素笛谱_素笛谱

《古吴汪孟舒先生琴学遗著》(二十世纪琴学资料珍萃)(全二册)

汪孟舒 著 杨元铮 整理

本书汇集了已故著名琴学家汪孟舒先生(1887—1969)在古代琴学文献整理方面的重要成果,共计九种:1.《乌丝栏指法释》,2.《乐圃琴史校》,3.《太音大全集校注》,4.《五知斋庄周梦蝶逸谱》,5.《裛露轩琴谱校读记》,6.《雅轩琴谱校读记》,7.《编年考存琴书简表》,8.《永乐大典音乐史料辑录》,9.《嘉棠精舍题记剩稿》。汪先生整理琴学文献既专精,又淹博,代表了二十世纪琴学研究成果在该领域的较高水平。

素笛谱_素笛谱_素笛谱

《琴史·综议》

李祥霆 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琴坛领袖查阜西先生弟子、古琴大师李祥霆重磅之作。本书有对古琴本身的介绍,有关于古琴对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的描述,有古琴的演奏美学与音乐思想的阐释,有关于古琴与音乐、诗歌以及人的命运的相互关联的解析,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本书抓住了古琴发展中的重要节点,从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证述了古琴的性质、地位和审美特质的流变,评论了重要琴人和典籍的观点和价值,论述了“现代琴坛六家”的艺术特点和贡献,于今天读者对古琴的认识和理解有重要启发。

演奏技术方面:本书关注古代名曲的表现主旨和演奏技巧,作者分享了演奏方法、即兴演奏/吟唱的训练步骤、制琴选琴的规范和窍门等,重点分析了“理据”,理据具有举一反三的效用,名师指点,一字千金。

素笛谱_素笛谱_素笛谱

《琴史新编》

许健 著

全书以时代为经,依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现代之序,纵论古琴之起源、发展与流变;以琴人、琴曲、琴论为纬,广涉琴学诸多领域,探幽索微,钩玄提要,是一部全面、系统梳理古琴艺术发展史的佳作。

素笛谱_素笛谱_素笛谱

《琴曲集成》(全30册)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 编

《琴曲集成》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古琴研究会编,当代著名古琴大师查阜西、吴钊先生负责主持整理的一部有关我国古琴艺术遗产的大型资料汇编。全书三十册,收集了从六朝丘明传谱的唐代文字谱到清末民初千余年间的一百四十二种琴谱。这些琴谱是整理者对全国公私所藏的古琴曲谱、各种文献中所著的琴谱(包括刻本、稿本和有完整体系的转抄本),进行多年搜集、调查、比较、鉴别的基础上,汇集而成。它对文化史、艺术史等研究工作者研究、了解、整理我国传统的音乐遗产;对古琴的爱好者了解我国唐宋以来音乐发展全貌、了解千余年来流传下来的各个流派和不同版本的琴曲和音乐理论技术资料;对继承与发展这份丰富的音乐遗产,都是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弦歌雅韵》(二十世纪琴学资料珍萃)

王迪 整理

古琴传统上有独奏和弹唱两种表现方式,前者为琴曲,后者为弦歌,均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遗产。现存琴谱中琴歌遗存相当丰富,惜乎少有人整理。本书为已故著名古琴家王迪先生的遗稿,收入经王先生整理定谱的琴歌100首,是琴歌发掘、整理、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王迪(1923—2005),师承九嶷派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尽得心传。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古琴会副会长。1956年参加查阜西先生带领的古琴采访小组辗转全国各地,对古琴资料及琴人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访问,深感古琴之衰落尤以琴歌为甚,遂决心致力于琴歌的发掘、整理和研究。经多年辛劳,王迪先生陆续从《东皋琴谱》《风宣玄品》《张鞠田琴谱》《松声操琴谱》等二十余种历代流传较广的琴谱中发掘整理出琴歌百余首,并请专人以简谱、琴谱、歌词三行格式逐一缮写,以便于演唱和弹奏。遗憾的是,尚未及最后甄选并编排目次,先生便匆匆离世。

本书所收琴歌皆选自王先生遗稿,据原抄件影印,依各曲所据谱本年代先后排定目次,俾可呈现琴歌发展的大致脉络。书后附有王先生关于琴歌的两篇文章,以便读者对琴歌做进一步了解。另附CD两张,收有王先生监制并指导姜家锵、傅慧勤等演唱的二十四首琴歌,虽与本书并不完全配套,但鉴于这是王先生琴歌研究方面唯一的音响资料,故一并附于书后,以飨读者。

素笛谱_素笛谱_素笛谱

《琴曲钩沉》(二十世纪琴学资料珍萃)

姚丙炎 著 姚公白 整理

本书为已故著名古琴家姚丙炎先生遗作,汇集了姚先生毕生打谱成果。全书共收入33首琴曲,分为三部分:一、琴谱:以简谱、减字谱双行缮写。二、打谱札记:姚先生关于打谱琴曲所据谱本、源流、指法、意涵、曲式等问题之阐述,自手稿整理而成。三、记谱后叙:整理者撰写,关于姚先生打谱相关资料以及该曲记谱之补充说明。附录CD 4张,姚丙炎先生历年操缦录音尽收其中,弥足珍贵。

素笛谱_素笛谱_素笛谱

《古琴指法谱字集成》

张子盛 主编

古琴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记谱方式,与其他乐器截然不同,自成系统。本编所用历代指法原释主要源自《琴曲集成》,同时,广征博览,对自汉代以来的各家琴谱、琴论中之于指法解释的部分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又补入了《琴曲集成》之外的指法材料。本书不但在内容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完整度,也从体例上,对历代指法的沿袭和变化,提供了一个对比,以供查阅参考。

《高培芬古琴打谱集》

高培芬 著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独特,它并非是一般常见的表演娱乐乐器,而是融会了很多的哲学、美学思维。作者偶然得到一明代古琴谱,发现琴谱标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23段原始琴谱,后经版本专家认定,这个谱子成谱年代上可追至汉代,最晚至明代。这是全国罕见的有关《韶》乐的资料,十分可贵。但这些古谱只有音高标记,没有节奏标记,要想弹奏出这些琴谱,只能靠琴人打谱,这需要花费好长时间,付出艰苦的劳动。

《于水山古琴练习曲集》

于水山 著

本书是作者多年在美国进行古琴教学经验的总结之作。作者出于传统,但因多年留学欧美,又跳出传统,吸收了西方音乐教学的某些元素,因此其古琴练习曲,有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个习曲指要,对于某些同道而言,会是入琴道之津梁。

《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

严晓星 著

工笔细绘二十世纪古琴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真实呈现古琴大家査阜西鲜为人知的生平经历,再现古中国的优雅在乱离之际的赓续传承,完美复刻张充和手抄曲谱长卷。本书通过大量诗文、日记及口述、未刊手稿等资料,围绕宋琴“寒泉”与张充和写给查阜西的三首《八声甘州》,细致梳理张充和与查阜西的交往,生动展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娓娓道来,曲折动人。同时,作者将二人之间的交往放置于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描绘了古中国的优雅如何在一群遭逢离乱的现代知识分子那里赓续传承。

活动预告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