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弹奏钢琴曲《牧民歌唱毛主席》教学方法《牧民歌唱毛主席》是钢琴基础教程第二册中的一首小型乐曲,全曲可分为:引子(4小节)+A小节)+Al段再现(8小节)+尾声(4小节)。引子:引子要求自由地,不要被节拍束缚住,不能弹成死节拍的感觉,应该自由地,宽广地,辽阔地,展现一幅草原晨景。谱例l:(1)第--+节的右手倚音要灵巧,清脆,用指尖轻触琴键,奏出的琴声犹如天刚蒙蒙亮时草原上首先醒来的百灵鸟如歌地叫声。主干音高音E奏响后左手不必在第二拍马上奏出,而是让E略长一点,自由舒展,然后左手从容地奏出琶音,给人一种草原上的牛,羊在远处被鸟声从梦中叫醒的回应之声,四个音的琶音不宜在一瞬间奏出,应稍慢一点用手臂从左向右移动,手指主动弹奏,有梦醒应答之感。第--d,节同第一小节一样,只是应答感更强。(2)第--+节第四拍A音,以及第三小节的四个上行的旋律音要给人一种草原的东方,遥远的天地间太阳充满信心地一步步冉冉升起之感。(3)第四小节从左手到右手六个音的琶音要有明亮的音色。琶音速度要快,手指触键坚定,敏捷,仿佛太阳一瞬间从地平线跃出,金色光辉洒向辽阔的草地和星星点点的蒙古包,形成一种光芒四射,万物同辉之景色。

第一段:这八小节是表现牧民新的一天骑马放牧的热闹场景。谱例2:(1)前四小节旋律在中声区,弹奏时手指要用指尖触键并且很有弹性,表现出牧民骑马时一起一伏的动感,可以用身体协同手臂带动手指,奏出欢快,活泼的气氛。后四小节是在高八度上重复,除应具有前四小节的各种情绪外,音色更应明亮,情绪要更进一步,给人以更加热烈之感。(2)左手这8小节每两拍一个和弦,要单独练习到不用看键盘时方可与右手配合。为了左手准确可以把四个音同时弹下去找一下把位感,弹奏时左手要硬朗,指尖略勾,有了性,奏出的音符有骏马轻快飞奔时马蹄声的感觉。(3)这一段还需注意第一小节第一音是跳音,要有很好的弹性和句头感,第四,八小节第一,二拍和弦不同于前面和弦。该段结束时左手最后两音要坚定,最后一音E可稍长一点,略有一些乐段结束之感。(4)第一段结束小节的小节线上有一延长记号,这里并不表示把某个音延长,是表示以欢快的第一段转入歌唱性的第二段时的一种语气,情绪上的停顿,转换(弹完最后要做一个深呼吸并有少许停顿方可进入第二段)。第二段:这一段也是八小节,是用复调手法写成。该乐曲的标题是《牧民歌唱毛主席》,实际上这一段才是表现牧民在中午休息时载歌载舞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歌唱牧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谱例3(1)分手练熟左右手旋律,在分手练熟后再逐句合练。(2)弹奏时手指放平一点,用指肚触键,手指下键要深,通过手指让手臂的自然重量沉入键底,用身体,手臂带着手指弹出非常圆润。连贯的连奏。(手臂先到要弹音的上方然后臂重下沉,手指触键,这样音会很连)。(3)因为是复调所以左右手旋律要各自独立,但同时一定要求互相容合,互相辅助,特别是右手一拍半的音弹奏半拍后左手以八分音符接入时既要突出左手句头又要有呼应右手之感,左手两拍半长音时右手十六分音要真挚,稍突出,形成一唱一应的呼应关系,仿佛是一个二重唱。(4)该段音乐上要求旋律要流畅,优美,有很强的歌唱性,有十足的蒙古韵味。节奏要准确,把蒙古歌曲及马头琴中三度的嗽音,装饰音尽量表达出来,句符要随旋律线的上行,下行走向作音乐的起伏,句尾要渐弱,渐柔。乐句间的呼吸动作要小,两手相互容合。连接句:(1)从B段第ll小节的第四拍后半拍B开始,左右手交替进行,由八分音符转到三连音,可由B段的结束感上慢起到渐快至A1段的欢快情绪。(2)必须单独练习这一连接句,把握好慢起渐快到适当的快板,渐快过多或过少都无法使Al段进入正常的欢快情绪。第三段: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但它是在高八度上重复出现。

由于是高八度重复,所以它比第一段更加明亮,欢快,显得非常的热烈。(1)前四小节力度要求是f(强),仿佛是牧民在经过中午的休息之后下午进行一个赛马的群众活动,因此这四小节要弹出一种紧迫的,你追我赶,人人向前的一个竞赛场面,气氛非常热烈,场面非常宏大,热闹。(手指下键要灵活,有弹性,并有力)(2)第四至11小节力度要求P(弱),仿佛观看赛马的人群看到很远处参加比赛的人马渐渐向终点奔来,你追我赶,相互较劲,时隐时现。该段最后一个和弦要坚定,有力,短促,不宜过长,直接连接到尾声,好似参加比赛的人马已快到终点了,准备最后的冲刺。尾声:尾声要强奏,很果断有力。谱例4:(1)左手第一小节旋律的每一个音要铿锵有力,保持音要弹的足够长,右手E和弦的第一转位要用手腕抖动的方法弹出集中,明亮的音色来配合左手。(2)第--+节是强奏后立即弱下来的意思,旋律左右手音一样,应弹成四个音一组,突出每一组的第一个音,这样容易弹齐也更能体现紧张的气氛,在这--+节第一音强奏后马上弱下来,然后四组音一组比一组渐强起来,最后收在第三小节的E第三小节的三连音应理解为四个音压缩为三个音,有一种俗语三步并作两步的紧迫,争抢之感。

最后通过重奏,弹出左右手的B并直冲向E和弦,各音与和弦连接要紧密,一挥而就,给人以冲过终点的热闹,胜利之感,使全曲达到最高潮,给全曲划上圆满句号。踏板的使用:(1)引子一小节一个切分踏板(右踏板),此处的踏板就是为了让句子连接起来,让声音非常优美。(2)中段(B段)也是切分踏板,但是一拍一切换,主要目的是让前后音连接起来,显得声音很优美,很歌唱。(3)连接句的踏板是想让声音连贯,过渡自然。(4)尾声的踏板既有断踏板又有切分踏板。断踏板是为了增加音量,烘托气氛,切分踏板既有让各音之间密切相连的作用,又有增加音量,力度,共鸣的作用,起到把全曲推向高潮的作用。作者单位:陕西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