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hoom的菜名已经很全啦,想补充一下,Gustav Mahler第三第五交响曲。

十八岁那年,我在纽约留学,一个人住。夜深了喜欢拿音响放歌听,有时听着听着就哭了。想国内种种好处,童年,父母,朋友,食物;想未来要何去何从;想人心叵测,岁月无情,世道不公。这些最容易让我哭的歌,有jazz的Autumn Leaves,britpop的Creep。前者是隽永凄美的爱情故事,后者是反社会人格孤独偏执。这些都是小愁小怨,不足挂齿。

最让我撕心裂肺的莫过于马勒交响曲了。抓着头发使劲拉扯,拿头撞墙,哭得眼皮上红得斑斑点点,红肿如桃,鼻涕眼泪的纸巾扔了满床满地。好像魔怔犯了自虐身体就可以消解内心忧愁。可是并不这一点都无济于事。

第一次接触到马勒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魂断威尼斯》用色大胆,却又褪色,不时闪着白色雪片。像一场遥远的梦。地位尊贵生活优渥的中年作曲家Gustav乘一叶木舟在薄荷色的威尼斯水道上,他理想中纯净的乐土。不想威尼斯因霍乱横行,气氛压抑灰暗,人们接连死去没人对他说出真相。可他爱上沙滩上嬉戏的金发少年。他怜爱他,疼惜他,记挂他,尾随他,有一千个机会接近他,却不曾开口与他熟识。他的身份,家庭,社会,不允许他大胆说爱,可他爱得那么炽热纯净。终在沙滩上,作曲家因暑热霍乱,生命消亡,看向少年越游越远,可自己魂魄出窍,只能任由自己尸体被抬走,离少年远去…

一千个伤心的理由钢琴曲_伤心的钢琴曲背景音乐_很伤心的钢琴曲

《魂断威尼斯》剧照。“我爱你,与你无关。”

《魂断威尼斯》是意大利导演Luchino Visconti于1971年所作,改编自1929年Thomas Mann以作曲家Gustav Mahler为原型的小说。以同性忘年单恋的题材,讲艺术追求,错将情寄于少年“灯火阑珊处”,讲社会禁忌“霍乱时期的爱情”人们对霍乱真相重重掩饰,在游客 Gustav面前闭口不提,讲理想现实“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海水波光粼粼,沙滩日光熠熠,少年发若金沙眼如碧海,那么近那么远。

很伤心的钢琴曲_伤心的钢琴曲背景音乐_一千个伤心的理由钢琴曲

少年真美。

是啊,有太多的美好理想不可得,也许这辈子也做不到了。想当导演,缩着手跳了脚,学着完全不相干的东西。自己从来就是作曲家,不是美少年。明明已经被很多人羡慕,但只要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便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可是世界上谁不是这样呢,背景乐Mahler的高亢凄厉的小提琴,和意外平静的柔板,Mann将说未说的话,Visconti平移的镜头、冗长的叙事、…

马勒第三、第五交响曲诉说了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一生。他们一生激烈纠葛,表面上是古井无波,越衬得内心波澜起伏无法调和。听来,念及自身,一遍遍揭开伤疤,血淋淋,郁结在心中。把白发染黑,菜色面庞涂上粉色胭脂,会不会遮掩掉一丝死气呢?

伤心的钢琴曲背景音乐_一千个伤心的理由钢琴曲_很伤心的钢琴曲

伤心的钢琴曲背景音乐_很伤心的钢琴曲_一千个伤心的理由钢琴曲

死前为了见少年最后一面,悉心打扮的教授。“年轻”的特征在他的脸上显得造作而怪异。

并不会。因为无论你喜欢与否,这就是人生。

很伤心的钢琴曲_一千个伤心的理由钢琴曲_伤心的钢琴曲背景音乐

在另一个世界,你是否会看我一眼。

2018.3.13更新

作为托马斯·曼《魂断威尼斯》慧眼独具的首位英文译者,Kenneth Burke在修辞学也颇有建树。最近着手翻译了他关于希特勒《我的奋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请移步:

谢谢~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