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爱丽丝 音乐里的故事4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曲调柔美动人、短小精致,是作曲家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这种回旋式的乐曲特别适合反复播放,因此在中国成为了马路洒水车和垃圾车音乐,有点遗憾。如果老贝先生地下有知,可能会严重抗议。

那么这首钢琴曲的背后,有没有故事呢?有的,且看:

贝多芬二十几岁时,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贫困、孤独的青年音乐家,一个人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心,仿佛在寻找什么,又似乎是漫无目的,仅仅为了享受一下这圣诞之夜的冷寂的星空…… 。空气中飘过了富人们餐桌上的烤鹅和苹果的香味,年轻的贝多芬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卷发在风中飘扬……他的心灵似乎感到了一股冲动……

突然,他看见一位身体单薄的小女孩,匆匆地从教堂的那边走过来。她的脸色那么难看,仿佛正因为什么不幸的事儿而感到绝望,她的弱小的身体在寒风中哆嗦……

“小姑娘,什么事使你这么伤心,我能帮助你吗?”

原来,小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他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唯一的小孙女上个月也得伤寒病死了。雷德尔老爹哭瞎了眼睛,正躺在床上发着高烧。他有一个愿望,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

小爱丽丝说,“先生,雷德尔老爹是个善良的人,他爱画画,爱听音乐。每到春天,他就骑着马到森林里去,秋天带着一大捆画回来。他把卖画的钱都分给了我们这些穷邻居,而他自己穷得只剩下一架破钢琴。他病了,他天天都念叨:‘让我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吧,让我到塔希提岛,到阿尔卑斯山去看一眼它们吧!……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唯一的愿望啊!’”

小女孩含着泪水告诉面前的这位先生说:

“多好的老人啊!可是没有人能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

“不,也许有的!”

贝多芬随着小爱丽丝来到了老画家的身旁。他轻轻地打开了他那架旧钢琴的琴盖。他坐在琴前,心中似有一种神秘的激情涌起……他的手指轻轻的按动了琴键…… 是的,他的灵感和激情迸发出来了,在他接触琴键的的一刹那间,仿佛有一仲无法言说的神秘召引,又若内心深处正在接受神祗的帮助,他弹奏着,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这时候,雷德尔老爹停止了咳嗽,好象是一种回光返照似的,他坐了起来,咧开嘴巴,微笑着,头部也随着音乐的节拍摇晃……小爱丽丝更是满脸惊讶地望着这架破旧的钢琴,好象在怀疑,这位年轻的先生是不是一位巫师,怎么好象具有魔法一般……“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全看到了!啊,上帝!我的灵魂终于可以升入天堂了……

雷德尔老爹扑上前,拥抱了正沉醉在琴声里的音乐家。“先生,感谢你让我在圣诞之夜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 贝多芬站起身,“不,是你那仁慈的心灵在召引我,在趋动着我,还有你,美丽可爱的,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是你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

“不,是您帮助雷德尔老爹实现了他的美丽愿望。”

“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你吧----可爱的小爱丽丝。”说完,青年音乐家低下头,轻轻地吻了小爱丽丝,然后猛地转过身,拉开门,大步走进了夜色中,他的火焰般的卷发在风中飘扬,雄壮的姿态活象一只雄狮……

许多年过去了,贝多芬从没忘记过这个冬天的夜晚。他的心灵常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缠绕着。终于有一天,他凭着准确的记忆,写出了那首曲子,他的心情才稍微平静了一些。他难以忘怀那位善良、美丽的小女孩爱丽丝。他不假思索地把这首钢琴曲题名为《致爱丽丝》……

故事讲完了,凄楚动人。

但经不起推敲,有人考证出它是后人杜撰的。

真实的故事是:

在1808-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Therese Marfati)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贝多芬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特蕾莎(“巴加泰勒Bagatelle”的意思是小玩意儿),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的字样。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

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小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钢琴谱致爱丽丝_钢琴谱子致爱丽丝_致爱丽丝钢琴谱

贝多芬

后记:以前读过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据说是贝多芬的传记。书中把贝多芬的一生描述的无比悲苦,不停地奋斗、抗争,或者思考。所谓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后来看电影《重现贝多芬》,似乎没有了这个感觉。电影里的贝多芬,生活优裕,风流倜傥。哪个更真实呢?我比较相信后者,理由就是这首欢快的《致爱丽丝》,以及她背后的故事。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