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题目描述,题主说的“土”的意思,应该并非是“具有地方气息”,而是在描述“缺少新意、平庸、落俗”;个人也不太喜欢用“高级”这个词语描述音乐,就姑且容许我把“高级”的措辞换为“优秀、有想象力、创造力”吧。

这个问题的讨论需要一定的乐理门槛。我自己所学尚浅,就从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讲解一二,期待有更多答主前来补充和讨论。

青花瓷钢琴曲谱_青花瓷的钢琴曲钢琴版_青花瓷钢琴版

仅仅说题主提出的周杰伦中国风,周杰伦很多中国风歌曲不完全是五声音阶,但也并非没有,比如《青花瓷》。不妨以此为案例分析下究竟和平庸的歌曲差距在哪。你乍一看《青花瓷》谱面,使用的音阶就是大调五声音阶(12356),没有4和7,也少有离调,主歌和弦走向大体上是1645,副歌4536251,看起来也是常见套路,但是旋律、节奏、和声,都是经过精致构思的。

当下因为大部分流行歌曲属于多声部主调音乐,不是单声部的,所以不好完全脱离开和弦谈论旋律,“土”还是“优秀”很大程度上是有和弦在起作用。而青花瓷的副歌看起来是A调的4536251,仔细扒曲子的话能发现它灵活运用了七、九、转位和弦大大丰富了听感。

《青花瓷》副歌和弦(自己扒的):

D—E7/D—C#m7—F#m7—Bm7—E—Aadd9—A7—

D—E7/D—C#m7—F#m7—Bm7—E—A———

周董原曲里副歌,下属和弦连接属七和弦的第三转位,这样大大弱化了属七和弦的解决倾向,而低音保持在下属音上,让这个低音的情绪张力拉大了,在当时应该算是比较独到的处理(不过现在也被很多人学去了)。

随后以五度关系连接了调内的三个小七和弦,小七和弦相比小三和弦削弱了暗淡色彩而更委婉一些(这个其实是相对常规的操作,但还是有很多粗制滥造的歌曲都不这样)。

第四小节(Aadd9—A7—)非常亮眼,主和弦上加了个九音让听感一下子丰满了非常多,起到了很强的情绪推动作用,这个add9是很多人不太容易想到的。随后接一级属七和弦,出现了一个变化音降si,随后解决到下属和弦上。

随后再说青花瓷的旋律线条。

553236 23532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553235 23521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等”字re,落在了和弦转换时的强拍上,此时和弦是下属和弦(fa la do),re没有落在下属和弦内的内音上,而是相当于和弦的十三音,也让这里听感近似于一个二级小七和弦的第一转位,削弱了大调的明亮感,显得委婉多了。第三小节开头“袅”re也是落在三级和弦的七音上,也比落在根、三、五音上更有色彩张力。

下面说一下题主所题主重要的一个困惑——“那从音符排列的角度就没有一个规律吗?”当然是有的。

剥离开和弦来看旋律的发展,也能看出《青花瓷》的作曲有反复有变化,有起承转合,这也就意味着其作曲能给人留下印象使人把握到曲子的性格,也不会单调乏味,更是连贯而有逻辑的,也是自身内部风格统一的。

《青花瓷》副歌的前四小节旋律线非常相似,而第一二小节“雨”“等你”对应的第二三小节出“起”“万里”有所变化,在重复中进行了简单的变化,让旋律构成了“起—承—”,是很符合国人审美习惯的旋律发展方式,而五六小节就“转”:“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123565653322)”对比前两句,音域有所上扬,让旋律的情绪往高处发展,整个段落也因而显得抑扬顿挫,百转千回。

最后是节奏上的,副歌节奏上最精妙的一句就是“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使用了切分节奏——

这组切分节奏看似是很不经意的,但是对比几乎都是十六分音符的前三句,这里的切分节奏有一点小小的拖沓感,一点变化就让这首歌的性格变得鲜活了起来。

就这么一首《青花瓷》,我仅仅拿出其副歌进行分析,都能发现其副歌在旋律、节奏、和声上都各具巧思,而这些技巧的运用又显得克制,也保持了整首歌的性格鲜明、易于快速记忆又暗藏让人值得反复品味的细节,这样的流行歌曲怎么不能算是“优秀、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

而很多听起来“土”的歌,别说是具有巧思,甚至还可能是有硬伤的。很多我们觉得“土”的歌,大都可以说是太过简单好记、但没有值得品味的细节。我们时常被迫听到一些“土”歌又很快记住,就像我们记住了“恒源祥,羊羊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些洗脑式的广告词一样,你会记得住它们,但你们说它们值得称赞和回味吗?你更多地恐怕是在想“怎么又是这啊,烦死了”。

什么歌的旋律很“土”,举几个例子——

青花瓷的钢琴曲钢琴版_青花瓷钢琴版_青花瓷钢琴曲谱

这首《一万个舍不得》我觉得应该很多人都有印象吧,它确实非常好记,但这个旋律完全初学者水平。它很明显有大量地运用同音反复,第一句七个音符里六个是do,第二句八个音符里七个sol……当然这样的音高无疑是单调的,但这样排列并非绝对不可,还是举周杰伦的例子——

青花瓷钢琴版_青花瓷的钢琴曲钢琴版_青花瓷钢琴曲谱

《夜曲》这首歌的主歌几乎是la和mi两个音,但《夜曲》主歌的旋律线平整单调是为了让位以表现作曲的节奏与和声,尽管音高排列较为简单,和声的流动感和多变的节奏律动也避免了单调感,反而显得有股冷酷而肃杀的性格,可见一首歌曲可以有表现的侧重点而弱化了另一部分(这同样也可以解释Rap弱化了旋律和和声、通过强化节奏来进行表达)。

反观《一万个舍不得》……就几乎没有律动变化可言,仅有第四句“我真的好快乐”的切分让曲子灵活了一下,几乎每句都是在重复“八八八八四四”的律动,而且每句都还起在小节强拍,让这首歌的重复性过于强而缺少必要发展变化,更别说几乎都是三和弦的和声进行了。尽管听一两遍就能记住这首歌标志性的律动并唱出来,但这也仅仅是因为它太简单粗糙、太“土”了。

另:《一万个舍不得》节奏律动上的硬伤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我们觉得《一人我饮酒醉》这些喊麦很土,在这点上《一万个舍不得》和《一人我饮酒醉》的问题确实是一样一样的。

再举另一个“土”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首既辣耳朵又辣眼睛的歌曲:谢孟伟《哥不是娘炮》MV这首歌的Hook部分的旋律是这样——

33216 655556 3321212326656

33216 655556 3321212326656

这组旋律音域只有六度,这个跨度很难写出戏剧张力了,比起这个,更严重的问题是这首歌的律动也呆板单调。旋律线相比《一万个舍不得》,是另外的问题,这首歌看起来旋律基本是五声音阶的“音阶式旋律”,几乎都是五声音阶的级进和小三度跳进,仅有“26”一处是四度跳进。一般来说级进的听感是稳定的,而跳进尤其是大跳会有跳跃感,好的作曲常常是级进和跳进的合理分配,过多的跳进会显得凌乱,而过多的连续级进就显得很单调乏味,《哥不是娘炮》就犯了过多连续级进的问题,搭配这组简单粗暴的节奏,写出来的成效真的是灾难级的。

最后总结我几个个人观点:一首流行歌的作曲“土”还是“优秀”,都是旋律、节奏、和声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好单独割裂开;从旋律的角度分析,音符排列的问题(级进过多、旋律过平整)也可能造成“土”,但光凭这点很不一定造成“土”的感觉,有时是可以发挥其有利一面的双刃剑;“土”的旋律往往都是简单粗暴容易记忆,但是缺少创意的,不好记忆的旋律很难给人留下印象,就也自然难以给人“土”的感觉,但也不是“不土”了就是好的作曲了,倒是有些作曲人会为了极力避免自己落入俗套而矫枉过正,让自己的曲子显得晦涩生硬。

一点个人见解,纯属抛砖引玉,希望能吸引更多有价值的讨论。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