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丰子恺版)

首先必须认可的是这首歌从词到曲,极具感染力,很容易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堪称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传世经典。

但是,若从歌词的【创作性】来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这些典故和意象全部都来自大家名作,还有几句直接复制粘贴了千古名句,可以说李叔同这整首歌词,是拼凑起来的,这歌如果出现在古文环境的清朝之前,文人们对这些词句的出处都门清,基本就没有艺术价值了。如果出现在具有版权意识的当代,由方文山或者林夕写出来,则会被批为抄袭。

之所以现代人推崇这首《送别》,一是因为白话文的兴起,人们对文言诗词已经失去了创作能力,鉴赏能力降低,这时出现这么一首经典诗句堆起来的词,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在古诗词的专业场合,是绝对不会提这首词的,哪怕《中国诗词大会》这种偏娱乐性的电视节目上,也不可能出现。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愁绪满怀的曲调实在是太棒了,随便拿一首优秀的宋词稍微改改做歌词,都是天籁般的存在。作曲是《送别》成功的关键。

不然你用《泥娃娃》唱李叔同的歌词试试:

泥娃娃(长亭外),泥娃娃(古道边),一个泥娃娃(芳草碧连天)。

其实这首曲子也并非原创,也许是当时的社会没有版权意识,所以李叔同从来没有主动交代过词和曲的原出处。

李叔同的声名,源自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在当今娱乐至死的八卦社会极具吸引力),以及对佛教律宗的贡献,但其文采并不算突出,他已经足够优秀了,没有必要强行加码。

在中国古诗词中,“长亭”和“古道”都被赋予了离别的意象,烘染离情愁思,衬托送别怀远,这里将两大意象都用上了。一首作品中,大量引经据典虽然很正常,但全篇的每一句都是前代经典,甚至整句复制粘贴,就不能称为创作了。

防喷,简单列一下出处吧。

长亭外:宋代陈允平的“长亭外,烟草带愁归”,另外元代王实甫也有《长亭送别》等。

古道边:这句古人用得也较多,比较喜欢朱显的这首“行旅正纷然,危亭古道边,晚峰千树雪,寒陇几家烟。”

芳草碧连天:出自宋代释道颜的“落花红满地,芳草碧连天。”

笛声残:元代郭奎“初月凉风夜向阑,倚楼愁到笛声残”。清代的“江上笛声残,双桨悠悠去不还”也不错。

夕阳山外山:源于著名的典故,宋代戴石屏偶得之佳句“春水渡傍渡,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出自大文豪韩昌黎的名篇《祭十二郎》,“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知交半零落:唐宋八大家王介甫的名句“十年亲友半零落,回首旧游成古今。”清代有“交游半零落,相见无几时。”

一瓢浊酒尽余欢:明代陈眉公的“一瓢浊酒尽能沽,倦时呼鹤舞,醉後倩僧扶。”宋代叶梦得“一杯聊与尽余欢。风情何似我,老去未应阑。”

今宵别梦:清代邓瑜的“秋到云天,今宵别梦,梦落谁边。蛟水留人,鉴湖约客,离绪丝牵。”

结语:《送别》是现代流行音乐中极其优美的一首歌词,但不少人把《送别》当作顶级古诗,甚至有人说“一词照千古”,这是不对的,从来没有一首优秀古诗是每一句都复制。当然,也并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李叔同的文化功底,能写出这种歌词,首先就需要具有极为广博的阅读基础,以及巧妙化用的创作能力,这本身也是有门槛的。

李叔同的粉丝多,为了保命,表明一下立场吧,弘一律师(李叔同)是近现代僧人中我最为欣赏的一位, 2019年还曾去拜见过弘一舍利塔。

笛子谱送别_送别笛谱_笛子曲送别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